满血套件仅售2.88万!复古迷人方盒子硬派SUV,剑指比亚迪元PLUS

#AIGC热点大赛#

作为一名常年混迹于各大车展的自由车评人,隔壁老王我见过太多打着"复古"旗号的新车,但当我站在iCAR V23复古版面前时,还是被这个方盒子小家伙的诚意打动了。展厅里那台奶油白拼接墨绿色的展车,活脱脱就是从80年代挂历里开出来的小精灵,但车顶那排LED探照灯又提醒着我——这可是台货真价实的电动SUV。销售小哥说这车普通版才10万出头,但眼前这台加装了满血复古套件的顶配版,全套改装件就要2.88万,我掏出手机算了算账,这价格也就相当于给老婆买个名牌包的钱。

要说这车的外观设计,设计师绝对是吃透了复古越野的精髓。那个电镀包边的木纹前杠让我想起老式收音机的旋钮,密格状中网像是把爷爷的怀表放大了一百倍。最绝的是圆形大灯周围那圈LED日行灯带,白天看是经典的双圆灯造型,夜晚点亮时居然能呈现像素化的欢迎动画。车身侧面那些铆钉装饰可不是样子货,每个都实实在在固定着加宽的轮眉,我特意用手掰了掰,纹丝不动。销售说这套复古轮圈是专门开模铸造的,单个重量比普通轮毂轻了1.8公斤,这细节处的考量让我这个老车评人都要竖起大拇指。

转到车尾才发现设计师的恶趣味,那个偏右安装的"小书包"乍看是备胎罩,打开才发现是个贯通式储物箱。我试着把展厅里的露营装备往里塞,居然能轻松放下两把折叠椅加一个保温箱。尾门采用侧开设计倒是意料之中,但铰链的阻尼感调校得异常顺滑,单手就能轻松开合。车顶那五个探照灯可不是装饰,每个都能独立旋转角度,最大照射距离达到200米,这配置在野外露营时绝对能派上大用场。

拉开车门的瞬间我就笑出了声,这内饰简直就是时光穿梭机。白色真皮座椅上压印着类似老式旅行箱的菱格纹,中控台上那排亮银色按键分明就是复刻了古董相机的快门拨盘。但一抬头就被那块15.4英寸的2.5K中控屏拉回现实,屏幕边框窄得几乎看不见,显示效果比我家的iPad Pro还细腻。最让我意外的是空调出风口的设计,金属拨杆调节的咔嗒声异常带感,出风口内部居然还藏着氛围灯,能随温度变化切换冷暖色调。方向盘采用实木与真皮拼接,握感厚实得像是握着老式轮船的舵轮,但后面藏着的换挡拨片又提醒我这是台现代电动车。

动力系统倒是出乎意料的朴实,单电机版136马力的数据放在今天确实不算亮眼。但实际开起来才发现iCAR的工程师耍了个小花招——电机扭矩输出特意调校得线性平缓,配合刻意保留的轻微电机嗡鸣声,驾驶感受莫名有种老式V8发动机的韵律感。我特意找了段非铺装路面测试,43.5度的接近角确实不是吹的,上个马路牙子比我家那台城市SUV从容多了。续航方面501km的CLTC数据中规中矩,但快充30分钟能充50%的电量,这个表现在同价位算是中上水准。最让我惊喜的是底盘调校,前麦弗逊后多连杆的配置看似普通,但过减速带时的韧性居然让我想起某款德系豪华车。

要说智能化配置,这台复古小车可一点都不含糊。8155芯片加持的车机系统流畅得不像十万级产品,语音助手甚至能听懂"把空调调到老式收音机的温度"这种抽象指令。高速NOA功能在环线上试了试,跟车距离保持得比某些新势力还稳健。最有趣的是那个"复古模式",开启后仪表盘会变成机械指针样式,连加速时的声浪模拟都是老式越野车的排气声,这种细节处的幽默感深得我心。

站在市场竞争角度看,iCAR V23复古版这步棋走得相当聪明。10-15万区间的新能源SUV市场早已杀成红海,但真正打出差异化设计的产品寥寥无几。相比比亚迪元PLUS那种四平八稳的家用风格,V23复古版瞄准的是追求个性的年轻群体。我看过他们的选配系统,光是车身双拼色就有12种组合方案,改装件还能像乐高一样自由搭配。4S店朋友告诉我,首批300套满血改装包上线三小时就售罄,买家大多是25-35岁的都市白领。更妙的是后续的改装生态,官方已经放出了车顶帐篷、复古自行车架等周边,这分明是要打造一个移动生活方式的IP。

试驾完这台小方盒子,我忽然理解为什么销售说这是"能上新能源牌照的情怀玩具"。在电动车同质化严重的当下,iCAR用不到15万的价格,给了年轻人一个既满足日常通勤又能彰显个性的选择。回程时我特意打开车窗,让初夏的风吹进车厢,中控台上那根仿木纹饰条在阳光下泛着温润的光泽。这感觉就像在星巴克喝到了一杯用古董咖啡机现磨的拿铁——现代科技包裹着旧时光的温度,或许这就是电动时代最好的情怀表达方式吧。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