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网上看到一位车主朋友的分享,标题挺有意思,说的是买了星纪元ES增程版之后,生活中的烦恼反而变多了。
这话一出来,估计很多人第一反应都是,这是不是车子有什么毛病,买后悔了?
毕竟现在大家买车,尤其是换新能源车,图的就是省心、省钱、体验好,怎么还会凭空多出烦恼来呢。
带着这份好奇心,仔细看了看这位车主的“诉苦长文”,才发现这所谓的“烦恼”,其实是一种挺有意思的、带着点凡尔赛意味的幸福感。
这事儿也正好反映了现在很多人在选择新能源车时的一些普遍纠结,以及当他们真正用上之后,观念上发生的巨大变化。
咱们先来说说第一个,也是最核心的一个“烦恼”,就是关于增程式电动车到底好不好的问题。
这位车主坦言,当初决定买这台车,家里人都不是特别赞成,他自己心里也犯嘀咕。
大家想啊,开惯了传统油车的人,突然让他接受一个既要充电、又要加油的“新物种”,第一感觉肯定是“麻烦”。
有充电的条件,为什么不干脆买个纯电车,享受极致的安静和低成本?
如果图方便,那继续开油车不也挺好吗?
花二十多万买一个增程,总感觉有点高不成低不就,像是做了一个妥协的选择。
这种想法,相信在很多准备买车的朋友心里都出现过。
可实际用起来,这位车主发现,当初认为的“麻烦”,现在成了他最津津乐道的优点。
他开的这台星纪元ES增程版,用的是奇瑞自己研发的一套增程系统。
咱们不用去深究那些复杂的技术原理,就看几个普通人最关心的数字。
官方说,这车一升油能发出来3.7度电,在电池电量不足的时候,百公里油耗也就4.9升。
这是什么概念呢?
就是说,车里那个用来发电的发动机,工作效率非常高,它只在自己最舒服、最省油的状态下工作,不像传统油车那样需要应对各种速度和路况,所以油耗能控制得很低。
这位车主的生活场景就很有代表性。
平时在城市里上下班,他就把这车当成纯电动车来用。
家里有充电桩,晚上回家车一停,充电枪一插,第二天早上出门就是满电状态。
算下来,一公里的电费也就几毛钱,和他之前开油车一块多一公里的成本比,一个月下来能省下一笔相当可观的开销。
而且这车的充电速度也很快,有时候在外面办事,找个快充桩,吃顿饭或者喝杯咖啡的工夫,电量就能从20%充到80%,基本上没什么续航焦虑。
真正的改变,体现在跑长途上。
以前开油车跑长途,总得惦记着油箱里还剩多少油,什么时候该进服务区加油了。
现在开着星纪元ES,心态完全放松了。
上了高速,直接用增程模式,车子一边跑,发动机一边悄悄地给电池充电,动力完全由电机来提供。
电机的特性就是反应快,动力输出直接,所以高速上超车特别有信心,一脚电门下去,动力说来就来,非常平顺跟脚。
一趟几百公里的旅程跑下来,可能电用完了,但油箱里的油还剩下一大半。
根本不需要像开纯电车那样,提前规划好沿途的充电桩,担心节假日充电排队。
这种“有电先用电,没电就用油”的模式,把电车的经济性和油车的便利性结合在了一起,彻底解决了续航焦虑。
所以你看,当初觉得“又充电又加油”是麻烦,现在才发现,这恰恰是它最大的自由和底气所在。
接下来说说第二个“烦恼”,关于车子尺寸大的问题。
这台星纪元ES,车长快到五米了,轴距也有三米,是个标准的中大型轿车。
对于很多开惯了小车的司机来说,刚上手这么大的车,确实会有点不适应。
尤其是在一些老旧小区里,路窄、车位也紧张,掉头、停车的时候都得格外小心,生怕哪里刮了蹭了。
这位车主一开始也是这么觉得的,感觉开着这么大的车在市区里穿梭,有点“笨重”的麻烦。
但是,这种对“大”的抱怨,在一次家庭出游后就烟消云散了。
他载着父母和孩子一起去郊区玩,后排坐上三个成年人,空间都非常宽敞,腿可以伸直,坐姿也很舒展,一点都不觉得憋屈。
更让他惊喜的是后备箱,把婴儿车、大号行李箱,还有一堆给孩子准备的零食、玩具全都放进去之后,居然还有不少空余。
那一刻他才真正体会到,大空间带来的不仅仅是数据上的优势,更是实实在在的家庭幸福感。
孩子可以在后排安稳地看动画片,老人可以舒服地靠在座椅上打个盹,自己则安心地开着车。
车子不再仅仅是一个从A点到B点的工具,更像是一个移动的、舒适的、承载着全家欢声笑语的第二个家。
为了家人的这份舒适和惬意,当初感觉到的那点停车掉头的“麻烦”,似乎也变得微不足道,甚至心甘情愿了。
再来看看第三个“烦恼”,就是关于车里那些高科技配置。
很多人,尤其是一些驾龄比较长的“老司机”,一开始对车里的各种大屏幕、智能辅助驾驶、语音控制之类的功能是有点排斥的。
他们觉得开车就应该靠自己的技术和判断,这些花里胡哨的东西用不上,甚至还会分散注意力。
这位车主最初也是这么想的。
可事实证明,好的科技是真的能让人“上瘾”的。
比如,节假日高速堵车,走走停停最累人,现在打开智能辅助驾驶,车子能自动跟车、保持车道,驾驶的疲劳感大大降低,也更安全。
以前下雨天,要手忙脚乱地去按空调除雾的按钮,现在只要动动嘴,说一句“你好,星纪元,打开前风挡除雾”,系统马上就执行了,手不用离开方向盘,视线也一直看着前方。
还有那个让他头疼的窄车位,现在用自动泊车功能,车子自己就能稳稳当当停进去,比他自己反复倒腾停得还标准。
更别提那个座椅按摩功能了,跑长途的时候打开,对缓解腰部的酸痛感非常有帮助。
这些曾经被他认为是“华而不实”的配置,如今已经成了他日常用车离不开的好帮手。
科技的进步,最终目的就是为了让人更轻松、更安全、更舒适,从这个角度看,他承认当初是自己“格局小了”。
最后这个“烦恼”,可以说是最凡尔赛的一个了。
他当初最担心的,就是增程车在高速上用油跑,会不会很费油。
结果经过几次长途实测,在满载家人、全程开着空调和音乐的情况下,百公里平均油耗算下来也就五六升的样子。
这个数据,对于一台车重超过两吨的中大型轿车来说,可以说是相当出色了,比他之前那台尺寸小一圈的燃油车还要省将近一半。
这下好了,由于平时在城里基本都用电,他发现油箱里的那箱油加进去一个月了,油表指针几乎就没怎么动过。
他甚至开始产生了一个新的担忧:这汽油在油箱里放太久了,会不会过期变质啊?
这种听起来有点炫耀的“烦恼”,恰恰最直接地说明了这套增程系统的经济性和高效性,也彻底打破了很多人心中“增程车费油”的刻板印象。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