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一点,修理厂的灯还亮着。某台开了九年的CR-V静静地趴在工位上,发动机舱“骨头”裸露,技师正皱着眉头查气缸盖的微渗油。车主在旁边忍不住问:“到底是小毛病还是大麻烦?”空气里混着机油味和焦灼。但假如今天这辆车搭了“终身质保”的顺风车,这场焦虑估计会提前收工。
东风本田忽然掏出“终身动力总成质保”这张底牌,把现场气氛搅得热闹——有人叫爽,也有人怀疑。从事这么多年法医,每每碰到“终身”承诺,都先本能多留一个心眼。毕竟现实里的“终身”,有时候比一纸承诺的寿命还短,大多数品牌对“核心部件”通常三缄其口,但这回本田把话说到了发动机、变速箱这些真伤得起的大部件头上,让人忍不住用放大镜刨一刨:这里头到底有多少真金白银,又有几分营销的烟雾弹?
先交代一下大致情况,新款CR-V 30年荣耀版直接带着动力总成终身质保下场,顺带把整个本田旗下车型一锅端了。明面上,不论油车、混动、插混,一律盖章——发动机、变速箱、电池为代表的动力总成非人为损坏,都能终身免费修。没什么“仅限首任车主”,也没藏着什么“授权保养、价格高昂”的肥尾巴。只要让车子在合适的节点做基础保养就能视为“合格履约”。
转念一想,这招其实不复杂。本田这些年口碑不臭,修车少,核心部件出故障的概率极低,反正问题发现甚至换总成的低频操作,算下来成本可控,却能收获一波扎心的用户信赖。表面看像是财大气粗,实际上很会借题发挥。有人可能说,这跟医保骗保似的,光安心没什么用——可别忘了,正是这类“用不上的保障”最能拉高长线信任。不信你问问隔壁那辆经常“被召回”却还被主子深情守护的老车。
当然,行业里也不是没人玩过这种“质保时间的拉扯游戏”。有的品牌质保写得玄乎,等你真正出问题时,先拿“正当保养证明”卡一道,再抬出一串“易损件清单”让人摸不着头脑。最后回到修理厂,钱包落下泪,厂家多了“忠实客户”且毫无心理负担。这点本田目前的政策尚算干脆,倒没有刀里藏糖的复杂流程。
其实,在汽车这个动辄几十万的大宗消费面前,“终身质保”更像是一剂心理安慰剂——不是每个人都能用到,但人人都想要慷慨的未来。让消费者买单的,无非三点:产品靠谱、规则简单、纠纷少。很遗憾,大部分人只等到了前两条,第三条多数只在购买时想象过。东风本田这套玩法,看似“大出血”,实则是把30年积攒的“好评如潮”兑现了一波。他们用不起眼的三不原则(不接收、不制造、不流出不良品),甚至构建了一套隐性的信仰,没出毛病时像空气,真出事时像急救箱。
但你说这等承诺就能封神?我就见过情真意切的承诺被现实扇得头晕眼花。比如政策执行时会不会遇到分歧?配件短缺时会不会推诿拖延?二手车过户名义下,质保还有没有效力?再比如数字化维保被篡改之类,细枝末节见人心。这些不写在协议里的内容,才是“终身”两个字的真正含金量。如果说人们更相信“工人系好每一颗螺丝”的直观功夫,恐怕比法务部写的一纸承诺更让人安心。
况且,中国的汽车市场正在进入饱和甚至卷退阶段,品牌之间的血拼渐渐从“配置”到“服务”,从“豪华感”到“靠谱值”。这个节点把“终身质保”搬上台面,有人叫它“卷”,有人说“套路”,其实归根结底就仗着心里有底。毕竟,产品不过关,仅靠售后服务也没法挽回人心。要知道市面上的高端药品保修,可没人敢许孩子“包治百病”,品牌的底气有时候就藏在这种自信里。
最后多说一句,“终身”到底该怎么界定,一半是协议,一半还是人心。就像很多老夫妻,一直没换人,不是永远激情澎湃,而是知根知底信得过;一辆车能靠谱到让人舍不得换,没那么多仪式感,但天冷天热、风霜雨雪,它就该一直有回应。这才是车与人的长情。
想想,你会因为“终身质保”,更愿意把一台车开十年、二十年、甚至三十年吗?还是这些年市场变了,长情本身成了稀缺品?毕竟,在如今谁都换车换手机比换发型快的世界里,一份终身的承诺,是信心,更是勇气。你觉得呢?
本报道严格遵守新闻伦理,倡导积极向上的社会风尚。如有内容争议,请依法提供证据以便核查。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