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某开车打电话,捡手机侧翻,承担事故全责

你说这么多年,咱也算在世间摸爬滚打,不敢说阅人无数,但把那些交通事故新闻看下来,差不多也积攒了不少“看客”经验。可每次遇到类似邱某这种操作,我心里都忍不住问一句:难道手机比命还重要吗?

咱先盘一盘这事。邱某开着个白色SUV,在襄州大马路上边开车边打电话。拜现代通讯工具之所赐,他估计早已习惯了“随时在线”,只是没料到,这一低头捡手机,命运就给了他当头一棒:直接冲向路边停着的黑色轿车,“嘭”一声——两车“各回各家,各找各妈”,邱某的车还给侧翻了。

我猜,现场的声音要是烙在耳边,那一刻,他八成有点懵。得,这回不光车坏了,人还要把事故全责一肩挑。关键是,这事一旦闹到交警那儿,监控一查,花活全露馅:你前脚还在打电话,后脚就开始飘移“走S”,等低头捡手机时,前方人生路已经说拜拜。

我真挺想问问,像邱某这样的人,到底是觉得世界太无聊了,还是自己太牛了?到底哪里来的自信,认为自己能做三心二意的“多线程”专家,把安全驾驶当副业,玩手机才是主业?难不成他以为自己开的是那种自动驾驶的未来汽车,什么事情都可以交给“人工智能”?

真要说起来,说句难听的——他撞的不是一辆黑色轿车,而是路边无辜的生命和自家小命的底线。万幸的是,这次只是车辆报废,没殃及无辜,不然呢?一次低头,可能就是一辈子的遗憾。

现在各种规章制度,真是说得细得不能再细。《道路交通安全法》里明明白白写着:驾驶机动车,不允许一心二用,别说打电话了,看个电视、回个微信、吃点瓜子都不行。按这规矩——这回邱某的全责,无话可说。不仅自己赔上“铁皮”,还差点把命搭进去。

但我其实更想问一个更冒失的问题:我们是不是都习惯了“侥幸心理”?就跟邱某一样,觉得开车打电话有什么了不起——大不了快点挂断呗;手机掉了算啥,两秒钟捡起来,哪有那么巧就出事了?可惜啊,事情就是这么巧——“以为没事”和“真的出事”, 往往只差那一秒和那一低头。你以为老天爷会一直给你留后门吗?

正经讲,这种事情,真的值得我们一次又一次反思。为什么总有那么多人,不怕死不怕罚,高高兴兴开车玩手机?原因其实一点都不复杂:一是笃信偶然,二是对违法成本估计太低,三还是自视过高。“别人出事关我甚事,我又不是三岁小孩”。可偏偏,到了事故发生那一刻,不分什么年龄、经验、身份,所有的骄傲和信心,都被命运按在地上摩擦。

我真建议所有有车人士,哪怕不高看自己一眼,也低头看看前年那些交通事故统计数据:全国因为分心驾驶导致的事故,层出不穷,就手机一项,直接拉高了致死率和伤害率。可惜这一行血淋淋的数字,到了自己身上,却觉得天塌不下来。

这里面其实还有个挺普遍的误区——大家都把“开车打电话”这种行为归为“小毛病”,好像也没那么大不了。你瞧,马路上多少司机,一边夹着手机,一边在方向盘里夹着烟,一副“老司机”的样子。甚至有人还乐此不疲地“现场直播”,还真把路当成自媒体演播厅。可大家有没有发现,这些花活,最后大概率不是“高光时刻”,而是“黑暗瞬间”。

我以前听个朋友说,“开车打电话,等于盲驾五秒”。要知道,这五秒可不是段子里那种“老司机光环时间”,而是实实在在的“生死考验”。城市马路上,哪有那么多空闲给你挥霍?有时候,悲剧和侥幸之间,只隔一茬陡坡或者一个孩子闯出来。

顺带说句题外话,有些人还喜欢边开车边追剧、刷短视频,有的能在司机座位上弄出一座“小型娱乐基地”。我就纳闷了,难道这年头连坐个车都能憋着半分钟不看屏幕?咱们是不是已经被手机“绑架”到连最基本的生命安全都可以交换?如果真是这样,那开车不如坐地铁,最起码出事概率还小点。

咱不妨再换个角度看。其实你要真忙到每分每秒都必须回消息、接电话,那咱稍微放慢点,车靠边停了再说。到底是一通电话重要,还是一家老小等你安全回家更重要?有时候,“急事”只是借口,懒得负责才是真事。

邱某开车打电话,捡手机侧翻,承担事故全责-有驾

归根结底,大家之所以常犯类似错误,说到底就是因为处罚太轻,代价太低,体会不到一次事故带来的痛到底有多深。可社会不能养成这种“没出事就当没事,不出事就当违规没事”的心态。依法办事、严格执法,别碍于情面,别觉得小问题掩一掩就过去了。要让分心驾驶的代价不仅仅是赔修理费,更得让“侥幸心理”无处可逃。

我还有个念头,媒体不光要播报事故,也要多报道那些因“小动作”引发的大事故,让更多人看到这些警示,而不是等到自己看到血的教训时才抱头痛哭。一篇新闻下不止列举数字,更要有人情味地告诉大家:你以为短暂的分心不过几秒,结果毁掉的可能是一辈子的幸福。一桩家破人亡的事故,往往就在一个“不经意”的低头里。

当然,也有朋友说,做人要“灵活变通”。我承认,生活里有太多需要变通的时候,但“安全驾驶”这件事上,还真变通不得。规则就是安全底线,谁也不能拿命去赌。

其实到最后说来说去,开车这点事,说白了不过四个字——“专心致志”。记住,这不是道德说教,而是拿血和泪教训换出来的朴素道理:别让手机和各种分心“夺走”了你、我和身边人的平安。

我想给每个司机提个“老生常谈”的建议:不差这五分钟,不缺那一个电话,买单的不是“便利”,而可能是命。想想家里的老人、孩子,咱再想想邱某“低头瞬间怼翻”的代价,比起手机响声,还是让命响一辈子更有意义。

车,可修,手机,可换,命,只有一条,这话尽管朴实无华,却最值得咱们咀嚼一万遍。开车路上,别分心,别手贱,多留意,安全才有家的归处。

邱某开车打电话,捡手机侧翻,承担事故全责-有驾
邱某开车打电话,捡手机侧翻,承担事故全责-有驾
邱某开车打电话,捡手机侧翻,承担事故全责-有驾

本文以弘扬社会正能量为宗旨,若存在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通过官方渠道反馈,我们将及时回应。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