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个实在事,大众旗下有款家轿,5.58 万就能提裸车,比现在降价到 5.81 万的桑塔纳还便宜,可每月销量就几百台,这就是捷达 VA3。
捷达这名字,以前在老百姓心里可是 “硬通货”,老捷达当年满大街跑,皮实耐造的名声传了十几年。
后来大众把捷达独立成单独品牌,VA3 就成了接替老捷达的紧凑型家轿,按理说该继承热度,结果却成了 “小透明”。
据乘联会 2025 年 7 月的数据,捷达 VA3 单月零售才 864 台,同一时间桑塔纳卖了 25436 台,差了快 30 倍。
更别说跟同价位的吉利帝豪比,人家当月卖了 18923 台,VA3 连人零头都不到。
有人可能会问,是不是产能问题?
可查了上汽大众的生产数据,VA3 的生产线每月产能能到 5000 台,根本没到卖不动的地步,就是没人买。
按常理说,便宜该有优势,可 VA3 的便宜,是 “减出来” 的便宜,不是 “让出来” 的便宜。
先说配置,VA3 最低配连个 LED 大灯都没有,还是卤素的,晚上开出去亮度不够,不少车主吐槽 “远光跟蜡烛似的”。
反观桑塔纳最低配,虽然也简单,但至少有 LED 大灯、倒车雷达,日常用着方便。
更别说跟国产车型比,吉利帝豪 5.88 万起的版本,有 10.25 英寸中控屏、倒车影像,还有皮质座椅,VA3 最低配连中控屏都得自己加,塑料座椅坐着也不舒服。
再说品牌,以前买老捷达,是冲着 “大众标” 去的,觉得是德系车,质量有保障。
现在 VA3 挂的是捷达的 “J” 标,老百姓心里就犯杠:“这还算是正经大众吗” 虽然技术还是大众的,但品牌认知度下来了,不少人宁愿多花几千买带大众标的桑塔纳,也不愿选 VA3。
VA3 从 2019 年上市到 2025 年,外观内饰基本没大改。
前脸还是老款的横幅格栅,车身线条也没什么新意,看着就像十年前的车型。
内饰更不用说,全是硬塑料,摸上去冷冰冰的,中控区域就几个按钮,连个像样的屏幕都没有,年轻人看了直接划走。
反观桑塔纳,2024 年还搞了次小改款,优化了前脸的镀铬饰条,内饰也加了点软质材料,看着没那么廉价。
国产车型就更不用说了,吉利帝豪、长安逸动 PLUS,设计都跟着年轻人的喜好走,大屏、运动外观,比 VA3 讨喜多了。
有次跟卖车的朋友聊,他说不少来看 VA3 的客户,坐进车里第一句话就是 “这也太老气了”,转个头就去看别的车了。
买车除了开,还得考虑以后卖的时候亏不亏。
桑塔纳的保值率在合资小车里算不错的,3 年车龄的桑塔纳,残值能到 55% 左右,比如 2022 年买的桑塔纳,现在卖还能回个 3 万多。
可 VA3 呢?
3 年车龄的残值才 45%,同样 2022 年买的 VA3,现在卖也就 2 万多,比桑塔纳少卖一万多。
老百姓心里都有本账,就算现在买的时候便宜几千,以后卖的时候亏得更多,这不划算。
有个网友开玩笑说:“买 VA3 就像买了个‘消耗品’,开几年就不值钱了,还不如多花点买个保值的”
以前合资车靠品牌和可靠性,还能在低价市场占点优势,现在国产车型早就追上来了。
就说吉利帝豪,价格跟 VA3 差不多,配置比它高,空间也比它大,后排坐三个成年人不挤,VA3 后排坐三个人就有点局促了。
而且国产车型的可靠性也不差,吉利、长安这些品牌的发动机,质保期都长,帝豪还有 4 年或 15 万公里的质保,VA3 才 3 年或 10 万公里。
日常保养成本也比 VA3 低,帝豪小保养一次 300 多,VA3 得 400 多。
说白了,现在的消费者不是只认合资了,谁的性价比高就买谁。
VA3 既没合资的品牌优势,又没国产的配置优势,自然没人选。
大众把捷达独立成品牌,本来是想抢占低价市场,可没料到把 “大众” 这个金字招牌丢了。
VA3 作为首款车型,没给足够的诚意,反而靠减配来拉低价格,这就错了。
老百姓买低价车,不是只图便宜,是想花少钱买个实用、省心的车。
VA3 减了配置、降了品牌,还不更新设计,等于把自己的优势全丢了。
反观大众的朗逸新锐,虽然也便宜,但人家挂着大众标,配置也够用,销量就不错,每月能卖两万多台。
小小认为,VA3 的失败,不是因为市场不好,是大众没摸透消费者的需求。
以为靠 “捷达” 的老名声,再加上低价就能卖动,可现在的消费者早就不是以前那样了,光有情怀没用,得有真东西。
总结下来,捷达 VA3 比桑塔纳便宜却没人买,就是因为品牌降级、配置寒酸、设计老气,还打不过国产对手。
大众想靠它抢占低价市场,结果成了 “最失败” 的家轿。
对此你怎么看?
欢迎在评论区说说你的看法
声明:为了提高创作效率,本文有借助使用AI工具进行辅助创作,请注意甄别。作为自媒体一直遵循客观理性地评论时事,不搞极端言论带节奏。本文数据和事件来自正规媒体公开报道,但信息可能会更新,我们没法保证所有事件绝对准确,因此信息仅供参考,请大家理性阅读。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