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ONE车主集体沉默!20万车主为何突然消失?真相太扎心!

最近,在中国的汽车圈里,一件不大不小但却触动了很多人神经的事情正在发酵。

主角是理想ONE,一款曾经被誉为“奶爸神车”、帮助理想汽车一战成名的明星车型。

可如今,许多车主发现,这款曾让他们引以为傲的座驾,正在以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慢慢地从“智能设备”退化成一个普通的交通工具,而近二十万车主,也从品牌的功臣,变成了沉默的大多数。

理想ONE车主集体沉默!20万车主为何突然消失?真相太扎心!-有驾

这背后到底发生了什么?

一个当初承诺要“持续成长”的家,为何突然就停止了生长?

咱们得把时间拉回到理想ONE刚刚问世的时候。

那时候,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还处在一个群雄逐鹿的阶段,大家普遍对电动车的续航里程感到焦虑。

理想ONE的出现,可以说非常聪明地解决了这个痛点。

它既有电池可以纯电行驶,又带了一个增程器,没电了能用油发电,一下子就打消了很多人“怕跑不远”的顾虑。

更吸引人的,是理想汽车创始人李想给所有潜在用户描绘的一幅美好画面:这台车不仅仅是代步工具,它更像一个智能手机,可以通过不断的OTA软件升级,获得新的功能,修复旧的问题,让车“越开越新”。

这个“可成长”的概念,在当时是极具诱惑力的,它意味着你今天买的车,在未来几年里不仅不会过时,反而会变得更聪明、更好用。

正是这份对未来的期许,让第一批消费者,在众多选择中,毫不犹豫地成为了理想ONE的车主。

他们用真金白银和口口相传的好评,为理想汽车打下了坚实的江山。

然而,美好的故事总有转折。

随着理想汽车后续L系列车型(L9、L8、L7等)的推出并且大卖,成为了公司新的利润增长点,理想ONE的地位开始变得微妙起来。

理想ONE车主集体沉默!20万车主为何突然消失?真相太扎心!-有驾

终于,在2023年底,一纸官方声明,将所有理想ONE车主的美好幻想彻底打破。

理想汽车宣布,将停止对理想ONE进行功能性的OTA升级,未来的更新,将仅仅局限于一些基础的安全补丁和系统错误的修复。

这个消息就像一颗炸弹,在车主群体中瞬间引爆。

大家想不通,当初白纸黑字写在宣传里、发布会上反复强调的“全生命周期软件升级”承诺,怎么说变就变了?

那个被定义为“移动的家,幸福的家”,怎么突然就成了被遗忘的角落?

对于车主们的愤怒和不解,理想官方给出的解释听起来似乎很“专业”:技术瓶颈。

他们表示,理想ONE所搭载的硬件平台,尤其是那颗名为“地平线征程3”的智能驾驶芯片,其性能已经无法承载后续更复杂、更高级的智能驾驶和智能座舱功能的开发。

简单来说,就是“硬件跟不上了,我们也没办法”。

这个理由,对于不太了解技术的普通消费者来说,似乎有那么点道理。

但是,现在的车主们可都是在互联网时代成长起来的,信息渠道多,也爱钻研,这个看似无懈可击的理由,很快就遭到了普遍的质疑。

大家的第一个疑问是:真的是技术上做不到吗?

很多车主和汽车爱好者立刻找来了参照物。

比如,比理想ONE上市时间更早的小鹏P7,它使用的智能驾驶芯片在理论上甚至比理想ONE的还要老一些,但直到今天,小鹏汽车依然在为P7推送包含新功能的大版本系统更新。

理想ONE车主集体沉默!20万车主为何突然消失?真相太扎心!-有驾

这就让人生疑了,为什么别人更老的硬件还能继续升级,你这个相对较新的平台反而就不行了呢?

有懂行的人指出,即便征程3芯片真的无法支持L系列那些最新的高阶智能驾驶功能,但做一些基础的功能优化,比如改进一下车机流畅度、增加几个实用的小程序、优化一下语音控制逻辑,从技术上来说是完全可行的。

这就好比一台用了几年的电脑,你让它跑最新的大型游戏可能会卡,但给它更新个操作系统,优化一下软件,提升日常使用体验,是绰绰有余的。

理想汽车现在给人的感觉是,连这种基础的优化都直接放弃了。

这就引出了第二个,也是更核心的疑问:这背后,是不是成本和商业决策在作祟?

说白了,当一家公司同时运营着新旧两个不同技术平台的产品线时,就面临着资源分配的问题。

理想的L系列车型现在是公司的绝对主力,销量火爆,贡献了绝大部分的收入和利润。

从企业经营的角度看,把最优秀的工程师、最多的研发预算,全部投入到能带来最大回报的L系列上,无疑是“最划算”的选择。

而理想ONE这个已经停产、技术平台又与L系列不兼容的“老将”,再为它投入人力物力去进行独立的软件开发和适配,就成了一件“费力不讨好”的事情。

有业内人士估算过,如果理想愿意,为所有理想ONE车主进行一次小规模的硬件升级以兼容部分新功能,平摊到每位车主身上的成本可能并不高,对于一家大企业来说并非不可承受。

因此,许多车主认为,所谓的“技术局限”,更像是一个为了节省成本、集中资源发展新车型而找的借口。

这种被区别对待的感觉,是让老车主们最感到寒心的。

理想ONE车主集体沉默!20万车主为何突然消失?真相太扎心!-有驾

他们眼睁睁地看着新发布的L系列车型,隔三差五就能收到OTA推送,智能驾驶能力越来越强,车机里的应用越来越丰富,而自己的理想ONE,车机界面却仿佛永远停留在了过去。

自己向官方反馈了无数次的功能建议,最终都石沉大海,得到的答复永远是那句格式化的“受限于硬件,无法实现”。

这种落差,不仅仅是功能上的缺失,更是一种情感上的被抛弃。

更让车主们无法接受的是,一些本不该受硬件限制的服务,比如车载导航地图的数据更新、应用商店里软件的适配,也开始对理想ONE“断供”。

这无疑加深了车主们“被当作二等公民”的感受。

当一个品牌曾经把你奉为座上宾,如今却对你的诉求置若罔闻,这种心理落差是巨大的。

这件事的影响,已经超出了理想ONE这一款车型本身。

它实际上是对整个“新势力造车”行业所倡导的商业模式,提出了一次严峻的拷问。

在智能汽车时代,软件和持续的服务,已经和车辆的硬件本身一样,构成了产品核心价值的一部分。

消费者在购车时,他们所支付的价格里,已经包含了对未来OTA升级、功能迭代的预期。

如果车企可以因为新车型的推出,就随意中止对老车型的承诺,这无疑是在透支整个品牌的信誉。

用户当初之所以选择你,是因为相信你的承诺;当承诺被打破,信任的基石也就随之动摇。

今天被放弃的是理想ONE的车主,那么明天,当更新、更强的车型出现时,L系列的车主们,又如何能确保自己不会成为下一批被“优化”掉的对象呢?

这种不确定性,会让潜在的消费者在做购买决策时变得更加谨慎和犹豫,对品牌的长期发展而言,绝非益事。

口碑的建立需要数年之功,而其崩塌,往往只在一念之间。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