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在成都的设计营背后,藏着汽车圈一条不为人知的路

吉利在成都的设计营背后,藏着汽车圈一条不为人知的路

说起这趟成都之行,其实本来没啥心理准备。刚下飞机,吉利学院那边就派了老师来接,说是要提前让我们这些外地来的嘉宾对学校有点印象。谁成想,一路上聊开了才发现,这位舒老师居然和我还是西南交大的校友。他还挺自豪地提到,学院里头不少教师都跟交大沾亲带故——成都嘛,本地高校之间走动多很正常。

但真到了第二天开幕式现场,我才发现,这事远比我想得复杂。会场里除了本地院校的老师,还有广美、清华、湖南大学这些全国顶尖院校的大佬们,全都混得脸熟。一时间,那气氛像极了夏令营,但主角不仅仅是学生,大把教授和青年教师也掺和其中。有意思的是,不管年纪大小,都围着“吉利设计”这个话题打转。

吉利在成都的设计营背后,藏着汽车圈一条不为人知的路-有驾

去年听陈政讲过一次课,他说他们搞的是产学研一体化。我之前跑去过他们设计院参观,看新车型发布那叫一个快。这次算是真正回到校园,从头感受了一把吉利对人才培养到底咋想的。

说起来,有个小插曲挺逗:大师们讲公开课也拖堂。清华严扬教授上台时就比原定晚了一截,还不好意思道歉。但他自己又忍不住多聊几句行业见闻,到最后只能跳过些内容,一脸遗憾。我坐在下面听着,也觉得可惜——毕竟出来工作十几年再回教室,这种机会太难得。

严教授有句话让我记忆深刻:城市形态其实是交通工具演变出来的。从马车时代团团圆圆,到现在汽车时代变成鸭爪型分布,人为规划反倒不是决定性因素。这思路放在汽车设计上也一样,如今已经不是单纯画个好看的壳子那么简单,而是理工文各门功夫全掺杂进来了。如果光靠天才冒头,那行业迟早断代。所以他说,吉利坚持“人民史观”,就是希望大家能继承前人的基础再创新,而不是指望某个天赋异禀的人突然拯救世界。

吉利在成都的设计营背后,藏着汽车圈一条不为人知的路-有驾

现场那些学生,其实最缺经验和系统思维框架。有些东西你短时间灌输不了,但能让他们明白顶级学者怎么拆解问题,对以后找工作肯定有帮助。我当年读书时哪懂这些?还记得宿舍老王吐槽:“咱毕业三年换俩方向,还不如人家本科直奔主题。”

企业为什么愿意花钱办这种活动?陈政讲话倒挺直接,说现在拼的不只是产品,更重要的是全球范围内抢人才。他用“大樟树带动小树苗”这个比喻,说白了就是要形成自己的生态圈,让新人扎根下来成长起来。据群友爆料,今年已经是第二届了,去年表现好的还能去总部甚至意大利中心实习,据说回来后不少人直接留队,被称作“小牛犊”。

导师团这块儿值得一提,每组都有资深设计师全程陪跑,从命题分析到落地方案都手把手指导。有师傅私下聊天时候感慨,现在年轻人眼界宽,但缺乏实际项目锤炼,有时候脑洞大开却落不到细节,“纸面谈兵容易踩坑”。不过通过比赛这种方式,可以缩短磨合期,把理论快速转化成实践能力。不少参赛同学后来吐槽熬夜肝图纸,比考研还累,不过收获确实大。

吉利在成都的设计营背后,藏着汽车圈一条不为人知的路-有驾

还有一点容易被忽略,就是学校之间资源共享的问题。今年合作案例里,比如湖南大学联合研究“舒服车”的体验,还有四川美术学院搞中国文化元素与造型结合。据维修厂张师傅闲聊,他女儿就在川美念书,经常加班做模型,她爸看完只摇头:“你们这活儿,比修发动机费神。”但事实证明,通过不断挖掘中国元素,现在新出的银河M9那些“三进大宅”空间布局、“润玉流光”外观线条,全都是从传统文化扒拉出来,再用现代技术量化实现。有人问,为啥国产新车审美提升这么快?原因其实就在于底层逻辑换血,用咱自己的文化DNA当骨架,不再照搬国外套路。

顺便插一句配置冷知识,上次试驾银河系列的时候,我特意摸索了一下副驾驶座椅按摩功能(销售顺嘴一提),结果操作界面藏得忒深,要不是技师提醒根本找不到;而且据微信群反馈,有批早期车辆升级固件后偶尔会卡死重启,好在售后响应快,一个上午就给刷好了。这类细节虽不起眼,却影响日常体验,所以很多老司机建议买回来第一件事先查查隐藏菜单,多折腾几遍心里踏实点。新款车型电池包位置据说做过优化(邻居老李瞎猜),碰撞更稳妥,不过目前市区慢速追尾事故数据有限,还没见谁真正吃亏,大伙普遍反馈低速防护不错,高速段等年底保险公司统计吧,到时候估计微信群又该热闹起来……

吉利在成都的设计营背后,藏着汽车圈一条不为人知的路-有驾

关于国内工业设计教育起步晚这个话题,在朋友圈经常看到讨论。不少同龄朋友当初出国读书花销巨大,如今留洋归来的年轻人在合资品牌干几年,再跳回自主品牌拿高薪已成趋势。但现实情况摆在那儿,并非所有家庭都扛得住高昂费用,所以像吉利这样主动搭建平台、吸纳高校资源,无疑给更多普通孩子提供机会。而且行业内部一直流传一句话,“青训砸钱没人乐意”,因为周期长收益慢,可总有人愿意埋头苦干——足球如此,造车亦然吧?

临走前跟舒老师闲扯两句,他半认真半玩笑:“我们教案都是现炒现卖,你别嫌乱。”其实他不知道,就连业内老法师也是边摸索边总结,新旧知识更新太快,只能一路赶趟子。而每次类似活动结束,总有几个学生拉着导师问东问西,小黑板写满公式推导图样,然后晚上继续熬夜改方案——青春气息扑面而来,也许未来某一天,他们中间真能冒出几个响当当的大拿呢?

吉利在成都的设计营背后,藏着汽车圈一条不为人知的路-有驾

哦对,还有段趣事忘记补充:当天活动散场时,有辆展览用的新款银河停门口,好几位参加比赛的小伙伴凑过去研究仪表盘上的隐藏彩蛋,据传开发团队专门留下复活节彩蛋,只不过具体内容众说纷纭,目前只被破解出两三个版本,下次碰巧遇见可以自己试试看,是惊喜还是鸡肋,各凭运气啦!

内容来自公开资料与个人见解,仅供学习交流,不构成定论或权威汽车事实参考。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