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车圈最近出了个新活儿,叫依维柯小额头,号称一台车搞定六座通勤与双床露营。厂家宣传稿里那句“获得房车圈一致好评”,简直是典中典。讲真,上一个敢说自己获得“一致好评”的,还是人民币。在车圈这种地方,能做到不被一半人骂成狗屎,就已经算是祖上积德了。所谓的一致好评,翻译过来就是,经销商的朋友圈里,大家队形很整齐。
这台车的本质,是一个中年男人的“合法离家出走许可证”。它最核心的技术,不是什么3.0T柴油机配采埃孚8AT变速箱,这些都是障眼法。它真正的护城河,是车长5.99米。这个数字就跟修仙小说里的渡劫密码一样,差一厘米,你就是黄牌大货,进城跟做贼一样;就是这个数,你就是蓝牌C照,是人民群众的一份子,可以开着你的移动城堡去任何你想去的地方堵车。这是一种卡BUG式的胜利,是工程师对规则的极致嘲讽,不装了,摊牌了,我就是要擦着边走。至于什么电子助力方向盘,驾驶感受在线,都是为了让你在开着一个移动的精装修两室一厅时,产生一种你还在开自己家买菜车的错觉。这是一种精神麻醉剂。
然后看它的车身,叫什么三明治板材结构,一体成型设计。听起来很高科技,其实你把它想象成一个巨大的、会跑的午餐肉罐头就行了。外面是铁皮,里面是肉(也就是你),中间是防止你这块娇贵的肉被烤熟或者冻坏的保温层。那个所谓的“高强度笼式骨架”,就是金钟罩铁布衫,听着唬人,但真要是遇到不开眼的大货车,什么罩都白搭。所以,安全感的来源不是这些物理参数,而是你内心深处相信自己买了个“移动堡垒”的这份信仰。写到这里我自己都笑了,把一台几十万的车比作午餐肉罐头,厂家市场部的朋友估计已经提着刀在路上了。
这台车最“颠”的设计,在于它对户外生活那种“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的掀桌子式理解。你看副驾那一侧,一个3米长的大遮阳棚,撑开就是一个结界,结界之内,便是你的“道场”。道场的核心,不是烧烤架,而是那个直接从车油箱里抽柴油的5000W爆炒炉。这是什么概念?这不是做饭,这是在炼丹。别的房车还在用卡式炉玩过家家,这边直接把发动机的能量分了一半出来给你炒菜,突出一个暴力美学。三体人看了都要气活了,自家舰队还在用核聚变,地球人已经开始用柴油机炒宫保鸡丁了。这种火力,能瞬间把食材的气味激发到让方圆五百米的邻居都心态爆炸。当然,这也意味着你的户外道场永远弥漫着一股淡淡的柴油尾气味,那是自由的味道,夹杂着些许致癌物的芬芳。
储物空间更是重量级。贯通式设计,巨大无比。讲真,这储物空间大到能塞进去一个成年人,虽然我也不知道为啥要塞个成年人进去,可能是为了玩捉迷藏吧。我小时候就特别喜欢藏在柜子里。对中年男人来说,这个空间的意义不在于能装多少行李,而在于它能装下你所有的“万一”。万一要去钓鱼呢?鱼竿得带吧。万一要骑行呢?自行车得带吧。万一世界末日了呢?压缩饼干和工兵铲也得备上。这是一种安全感的冗余,是松鼠症的晚期表现。
进入车内,才是这台车真正的“道诡异仙”之处。驾驶座能180度旋转,瞬间从司机变成牌局主C。会客区那个桌子,与其说是桌子,不如说是“变形金刚”,一键升降折叠,能屈能伸,不用的时候消失得无影无踪,用的时候能变出一张大餐桌。这设计太懂了,它知道空间不重要,重要的是“变”这个过程带来的仪式感和掌控感。我作为一个中年人,最喜欢的就是这种一切尽在掌握的错觉。冰箱,微波炉,这些都是标配,是让你在荒郊野外也能吃上一口热的、喝上一杯冰的,这种冰火两重天的体验,是现代文明对原始自然的降维打击。
厨房和卫生间,就是把你在城市里的焦虑,原封不动地搬到了车上。升降式抽油烟机,听起来很酷,但你想想,在一个密闭空间里,你真的要做会产生大量油烟的菜吗?最后还不是煮个泡面完事。卫生间更是“螺蛳壳里做道场”的典范,淋浴、洗手盆、马桶一应俱全,但每次使用都需要一套复杂的折叠、展开、收纳流程,洗个澡跟做一套广播体操一样。但能过,就是能过。有,就是比没有强。这就是房车用户最朴素的信仰。
最后是睡觉的地方,这才是灵魂所在。后面一张1.3米×2米的固定双人床,这是“主卧”。然后,会客厅上方,还有一张同样尺寸的升降吊床,这是“二楼”。这张吊床的承重写的是600斤,我第一次看到这个数字的时候,太阳都一个趔趄。这到底是要睡人,还是要放两个大铁锭?这种参数上的疯狂堆料,就是典型的互联网思维,跑分一定要高,用不用是你的事,但我必须有。这张吊床的存在,就是为了让你可以理直气壮地带上孩子,或者带上另外一对想体验生活的朋友。至于体验好不好,那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给了他们这个机会,你很大方。
而水电配置,更是把这种“大力出奇迹”的哲学贯彻到底。10度电,1200瓦太阳能。听起来你就是个移动的发电站,可以实现用电自由。但现实是残酷的,自动驾驶的关键不在特斯拉,在老头乐;房车用电自由的关键,也不在电池多大,而在天气预报。只要连续三天阴雨,什么800AH锂电都得跪下唱征服。你以为你是脱离了电网,实际上你只是换了一种方式看老天爷的脸色。但这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手机APP里那个100%的电量数字,能给你带来巨大的心理按摩。加大,加大,再加大!只要数字够大,焦虑就追不上我。
所以这一切加起来到底是什么?就是一个字,爽!你管他有没有用,有,就是爽!
所以,这台车最终的归宿是什么?它真的是让你去环游中国,探索世界的吗?别天真了。对于99%的买家来说,它最终的归宿,是静静地停在你家小区的车位里,一个月开一次,去趟超市,或者开到城市边缘的公园里烧一壶开水,然后发个朋友圈,配文“偷得浮生半日闲”。它最大的价值,是用来证明你还拥有一个随时可以掀桌子的梦想,一个可以对老板、对客户、对生活说“去你的”的底牌。
这个梦想,才是它最值钱的地方。车本身?那只是个实现梦想时顺便赠送的道具而已。
本报道严格遵守新闻伦理,倡导积极向上的社会风尚。如有内容争议,请依法提供证据以便核查。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