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贝宁亲测7.98万荣威纯电D6,究竟能否颠覆家用车市场

有没有觉得现在瞅车跟赶庙会似的?隔三差五就“限时抢购”、“跳楼价”,甚至还有角儿来站台,就差扯着嗓子喊“不买就是亏”了。这不,荣威纯电D6直接把价码摁到了7.98万,还请来撒贝宁亲自下场,又是碾又是蹚,恨不得给您大卸八块验明正身。

这事儿,乍一瞧挺喧腾,可架不住细琢磨,问题就来了:这年头,车企都这么“卷生卷死”了吗?7.98万,这价儿真能捞着好处吗?或者说,它卷的究竟是个啥?

撒贝宁亲测7.98万荣威纯电D6,究竟能否颠覆家用车市场-有驾

先撂这价儿。一溜A+级电轿,续航520km,配置瞧着也凑合,卖7.98万,说实话,搁谁都得掂量掂量。要知道,这价码放前几年,怕是连根像样儿的烧油车都摸不着。可如今,它成了电车的起步价。这后头,是新能源车市“卷出银河系”的缩影。

撒贝宁亲测7.98万荣威纯电D6,究竟能否颠覆家用车市场-有驾

有人说,这是利好,老百姓得实惠。没毛病,短线看,确乎如此。可长线看,这“价儿战”真康健吗?当各家车企都憋着劲儿压成本、抠利润时,谁还有心思搞研发、提质地?

要知道,车可不是简单的腿儿着工具,它牵扯到安危、舒坦,甚至日子过法。要是为了图便宜,把这些都搭进去,那真就值当吗?

撒贝宁亲测7.98万荣威纯电D6,究竟能否颠覆家用车市场-有驾

再聊聊撒贝宁的“亲测”。角儿站台,这在汽车圈都快成老梗了。可这回的“亲测”,总觉得有点使猛劲儿。50吨铁疙瘩碾压、半米深水里蹚,这些测验,真能代表日常路况吗?倒像是为了抓眼球、造话题。

当然,咱也不能抹杀荣威纯电D6在技术上的一些可圈可点之处,比如CTB电池车身一体化、一体式热管理。可这些技术,真有宣传的那么神乎其神吗?数据兴许不打诳语,可解读数据的手法可不止一种。

撒贝宁亲测7.98万荣威纯电D6,究竟能否颠覆家用车市场-有驾

比如,里说的“极寒境况下75%的续航达成率”。这数据瞧着还行,可咱得搞清楚,这“极寒境况”到底是啥样儿的?测验条件是啥?真用起来,咱真能碰上这种极限天儿吗?

还有“116%反向虚标”。这说法更让人摸不着北。电车续航虚标是行里头的半公开秘密,可反向虚标,是弄啥嘞?难不成是厂家故意把续航标低,给消费者来个“小确幸”?这说法,总觉得有点“此地无银三百两”的味儿。

撒贝宁亲测7.98万荣威纯电D6,究竟能否颠覆家用车市场-有驾

说白了,老百姓真在乎的,不是这些花里胡哨的噱头,而是实打实的用车体验。续航到底靠不靠谱?充电麻不麻烦?开起来舒不舒坦?安危有没有保障?这些个问题,才是决定消费者掏腰包的关键。

撒贝宁亲测7.98万荣威纯电D6,究竟能否颠覆家用车市场-有驾

站在车企的角度,咱也能体谅他们的难处。市场竞争忒激烈,不搞点花头,很难博出位。可问题是,这种“价儿战+噱头营销”的套路,能玩多久?

当我们把视线从眼前的“白菜价”和“角儿”身上挪开,会瞅见更深层次的症结:新能源车市的过度内卷、技术尺度的缺失、以及消费者对产品信息的分辨能耐。

撒贝宁亲测7.98万荣威纯电D6,究竟能否颠覆家用车市场-有驾

单说价儿,7.98万,约莫等于一些合资紧凑型车的价码,甚至更低。与坊间认知相左,电车的成本构造与烧油车大相径庭,电池成本占了大头。当我们一窝蜂地把原因归结为“技术突飞猛进”时,是否忽略了背后可能存在的供应链盘剥、原材料成本压降等因素?

说穿了,汽车行当,终归还是得靠产品力说话。再多的营销,也盖不住产品本身的短板。与其把精力耗在“价儿战”和“噱头营销”上,不如老老实实提升产品质地,真正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撒贝宁亲测7.98万荣威纯电D6,究竟能否颠覆家用车市场-有驾

就像撒贝宁说的:“靠谱,是技术积累与用户洞察的双重答卷。”这话没毛病,可更要紧的是,这份答卷,不是靠一星半点的“极限测验”就能交差的,它需要车企常年累月地投入、不断精进,才能最终赢得消费者的青睐。

当然,7.98万的荣威纯电D6,或许能给一部分消费者带来惊喜。可更值得咱寻思的是,咋才能让新能源车市,摆脱“价儿战”的泥淖,真正走向康健、可持续的发展路子。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