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开顺风车,以为赚的是油钱,后来才发现是在渡劫

不装了,摊牌了,最近后台问我私家车跑顺风车这事儿的人,多到让我怀疑人生。

核心问题就一个:我,一个平平无奇的上班族,开着我那辆还在还贷的私家车,没办过什么营运证,能不能在滴滴上顺路捎个人,赚点油钱?

我开顺风车,以为赚的是油钱,后来才发现是在渡劫-有驾

这个问题的本质,不是法律咨询,而是一种新时代的精神拷问。它拷问的是,一个现代都市人,为了从他那个叫“固定资产”实际上是“持续掉价的铁皮盒子”里榨出最后一点价值,到底能有多卑微。

先说结论,不整那些花里胡哨的:可以,完全可以,国家都给你点头了。

交通运输部早就定了调,顺风车,这玩意儿叫“合乘”,跟出租车、网约车那种职业拉客是两码事。讲人话就是,你不是为了赚钱去的,你只是上下班路上,顺便把你车上那个空着的座位,变成一个能给你回血的“血包”。你车还是你车,性质没变,年检保险理赔,一切照旧。平台也拍着胸脯说,车主老师你放心,咱不要求你办双证,你还是清清白白的良民。

听起来是不是很美好?是不是感觉自己瞬间开窍了,悟了?好像发现了一条利用规则薅资本主义羊毛的金光大道?

诶,打住。

这就好像修仙小说里的外门弟子,以为捡到一本《基础练气决》就能一步登天。现实是,门槛低的地方,坑都特别多,而且是那种专门为老实人量身定做的坑。

我们先看看这个“外门弟子”的入门标准。

平台为了别把自己玩死,肯定要设点门槛,美其名曰“为了乘客安全”,实际上是“为了平台别被一锅端”。对你这个“人”的要求,总结起来就是:一个心智健全、没犯过大事儿的成年人。年龄18到70岁,驾照C2以上,驾龄满一年,三年内没被扣满12分。然后是一堆负面清单,什么酒驾毒驾、暴力犯罪、失信被执行人,统统不行。说白了,你得是个良民,至少是表面上看起来像个良民。

我开顺风车,以为赚的是油钱,后来才发现是在渡劫-有驾
我开顺风车,以为赚的是油钱,后来才发现是在渡劫-有驾

然后是你那个“法器”,也就是你的车。首先,必须是你的私家车,非营运性质,7座以下。你想开着公司的金杯去整活儿?门都没有。车龄不能超过15年,这玩意儿跟压缩毛巾一样,太老了,一上路就散架,平台也怕。保险得有,交强险是底裤,三者险最好也穿上,不然你拿什么赔。最后,车况得好,年检得过,不能是那种开起来像拖拉机、随时准备在路上表演一个当场火化的行为艺术品。

你看,这些条件苛刻吗?一点都不。简直就是为你我这样的普通人量身定做。

注册流程更是简单到令人发指,全程手机操作,身份证驾驶证行驶证咔咔一拍,车辆照片传上去,等个一两天,审核通过,你就可以开始你的“修仙”之路了。

但是,朋友,真正的修行,从你接下第一单才刚刚开始。

平台反复强调,顺风车,核心是“顺路”,是“非盈利”。这是一个非常玄学的定义。什么叫顺路?我为了接一个乘客,多绕五公里,算不算顺路?我一天接四单,覆盖了我全天的油费还小赚一杯咖啡,算不算盈利?

我开顺风车,以为赚的是油钱,后来才发现是在渡劫-有驾

这就是平台的高明之处,它把规则的解释权牢牢攥在自己手里。它就像个雷电法王,随时监控你的行为。你如果开始频繁接单,开始刻意绕路,开始把这事儿当成一个职业来干,那坏了菜了,它的大数据天雷马上就劈下来了。轻则限制你接单,重则直接封号。

所以,你不能真靠这个生活。它只允许你在设定的框架内,玩一场“我假装在分享,你假装在付油费”的大型行为艺术。所有人都心照不宣,这是一场表演。

讲真,我作为一个中年人,开过几年顺风车,我来告诉你这事的本质是什么。

它根本不是什么赚钱的副业,它是一个“心态修炼场”。你以为你赚的是几十块油钱?不,你是在用自己的时间、车辆的损耗、以及潜在的巨大风险,去换取一点点“我没有亏得那么惨”的心理安慰。

你的车,从你买回来的那一刻起,就是一个疯狂吞金的黑洞。保险、保养、油费、停车费、折旧……哪一样不是钱?你开顺风车,就像是往这个黑洞里扔了几块小石子,你听到了响声,感到了些许慰藉,但黑洞本身,什么都没有改变。它依旧在吞噬你。

而且,你永远不知道你会拉到一个什么样的“道友”。我曾经拉过一个大哥,一上车就开始跟我论证地球是平的。也拉过一个刚失恋的小姑娘,在我车上哭了一路,把我的纸巾都用完了。还遇到过那种,就为了两块钱高速费,在车里跟你掰扯半小时的。

这种时候,你就会开始思考人生的终极问题:我到底图个啥?

是为了这点油钱,去当一个临时的心理咨询师、地理科普员、以及情绪垃圾桶吗?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这个比喻可能有点蠢。但这就是现实。妈的,现实就是这么蠢!

那跑顺风车到底划算吗?

这问题问得就特别没水平。这就好比问,买奔驰划算吗?会买奔驰的人,根本不考虑划算。他们买的是那个三叉星徽带来的品牌玄学。同样,会坚持跑顺风车的人,也不是为了那点钱。

他们中的大多数,只是每天一个人开车,太孤独了。找个人说说话,哪怕是听别人发发牢骚,也比一个人听着电台里的烂歌要强。这是一种廉价的、临时的陪伴。这跟钱,关系真的不大。

所以,回到最初的问题。私家车能不能跑滴滴顺风车?

能,太能了。

但你应该问自己的问题是:你真的准备好了吗?你准备好把你的私人空间变成一个流动的公共场所了吗?你准备好迎接各种奇葩、各种突发状况,并且始终保持一个成年人的体面了吗?

如果你只是想赚点油钱,我劝你三思。因为当你真的开始计较那一单是赚了三十还是四十的时候,你的心态就已经爆了。

如果你只是觉得一个人开车无聊,想给自己的生活加点“压缩毛巾”式的未知感,那去吧。这玩意儿,要么让你成仙,要么让你成盒。至少,它能让你在平凡的生活里,开出一些奇怪的盲盒。就问你怕不怕?

我们秉持新闻专业精神,倡导健康、正面的价值观念。如有内容修正需求,请通过官方渠道提交。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