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积木遇上电池:比亚迪与乐高乐园的跨界创新实验

在上海乐高乐园度假区开园次日,一则跨界合作消息引发行业震动 —— 新能源汽车世界冠军比亚迪与这座亚洲最大乐高乐园正式达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这不仅是乐高乐园全球合作史上首次牵手中国汽车品牌,更开创了科技企业与亲子娱乐 IP 深度融合的全新范式。当棱角分明的乐高积木遇见流线型的比亚迪新能源车,两种看似迥异的造物哲学,在 “创造力” 的坐标轴上完成了奇妙的交汇。

当积木遇上电池:比亚迪与乐高乐园的跨界创新实验-有驾

走进上海乐高乐园的乐高城市主题区,驾驶学校项目的蓝色穹顶下藏着这场合作的核心密码。数十辆印有 “BYD” 标识的定制电动车整齐排列,车身采用乐高积木特有的模块化设计语言,车门把手被巧妙地做成积木凸点造型。在专业教练指导下,孩子们系上迷你安全带,转动印有比亚迪 Logo 的方向盘,在模拟城市道路中学习避让行人、识别交通信号灯。这套看似简单的驾驶系统,实则植入了比亚迪的车辆动力学模拟技术,能实时反馈加速、制动时的物理惯性,让 “小司机” 在玩乐中理解新能源汽车的操控特性。

更令人称奇的是驾照考核系统。当孩子完成规定路线驾驶后,终端机会打印出带有乐高颗粒边框的 “驾驶证”,二维码内不仅存储着驾驶成绩,还链接到比亚迪新能源科普小程序。这种将汽车工程知识转化为游戏化体验的设计,正是双方 “寓教于乐” 理念的最佳诠释。正如比亚迪集团品牌及公关处总经理助理曹曦所言:“我们要让孩子们在获得人生第一张‘驾照’时,就埋下对绿色科技的好奇种子。”

当积木遇上电池:比亚迪与乐高乐园的跨界创新实验-有驾

园区交通系统的革新同样值得关注。比亚迪提供的电动双层巴士已在乐园环线服役月余,这辆被孩子们称为 “移动乐高城堡” 的巴士,采用全铝车身框架,续航里程达 300 公里,其电池管理系统与比亚迪汉 EV 同源。登上二层观光区,透过全景天窗可俯瞰乐园全景,而车身上用乐高积木拼贴的城市天际线图案,更是将工业设计与艺术表达完美融合。据上海乐高乐园度假区总经理陈洁介绍,开园后比亚迪新能源车队将承担 90% 的园区接驳任务,预计每年可减少碳排放约 800 吨。

这场合作的深层意义,在于重构了汽车品牌与家庭用户的沟通方式。比亚迪不再是冰冷的交通工具制造商,而是通过乐高乐园这个情感连接器,将 “技术为王” 的品牌理念转化为可触摸的亲子体验。在驾驶学校的研发过程中,双方设计团队曾就一个细节反复打磨 —— 当车辆检测到障碍物时,除了自动减速,还会发出乐高积木碰撞的清脆音效。这种将工业安全技术转化为童趣语言的巧思,让科技有了温度。

当积木遇上电池:比亚迪与乐高乐园的跨界创新实验-有驾

从商业视角看,这更是一次精准的用户生命周期管理。3-12 岁的乐高迷正是未来汽车消费市场的潜力群体,比亚迪通过驾驶体验、电动巴士等触点,在其心中建立起 “绿色出行” 的品牌认知。数据显示,乐园试运营期间,驾驶学校项目的预约率高达 92%,家长在社交媒体分享相关内容时,对 “比亚迪” 品牌的提及度远超其他合作方。

站在行业维度观察,此次合作开创了 “汽车 + 文旅” 的新生态。比亚迪提供的不仅是交通工具,更是一套完整的场景化解决方案 —— 从车辆定制、能源补给到体验设计,形成了可复制的商业模板。乐高乐园全球开发部高级销售与市场总监 Niels Henrik 透露,已有多个国家的乐高乐园表达了引入类似合作模式的兴趣,这意味着比亚迪的新能源技术将借由乐高 IP 走向更广阔的国际舞台。

当积木遇上电池:比亚迪与乐高乐园的跨界创新实验-有驾

夕阳西下时,比亚迪电动巴士载着满载而归的家庭缓缓驶出园区,车身上 “用技术创新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的标语与乐园城堡的灯光交相辉映。这场跨界实验证明,当科技放下身段融入生活场景,当娱乐承载起科普使命,就能碰撞出改变未来的力量。对于比亚迪而言,这不仅是一次品牌年轻化的成功尝试,更是新能源文化渗透家庭消费场景的里程碑式探索。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