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同济大学汽车安全领域权威专家朱西产教授的一番言论引发了网友热议。 朱教授表示:“华为不要把智驾强制标准定得太高,60分就行了!” 这句话一出,立刻引发了轩然大波,网友们纷纷表示难以接受。
作为国内汽车安全研究的“扛把子”级学者,朱教授竟然要车企“主动降低安全标准”,这无疑是对消费者生命安全的极大不负责。 安全无小事,智驾标准更容不得“及格万岁”的妥协心态。若如朱教授所愿将标准降至“60分”,无异于为某些车企降低安全投入提供借口,让智驾更容易出事。
这不仅仅是技术问题,更是对生命的敬畏问题。 任何行业,安全都是第一位,但朱教授显然不拿人命当一回事,实在令人错愕。安全标准的“高分”不是技术炫技,而是对生命的敬畏。任何时候,人的生命权都要重和高于商业效率。
监管部门已经意识到了智驾安全问题的重要性,开始对智驾宣传、使用以及部署等方面进行规范。 这意味着,智驾的“画饼时代”该结束了,车企不能再仅仅依靠营销话术来吸引消费者,而是要真正提升智驾系统的安全性。
新国标的出台,像撕开了行业华丽的袍子,露出底下爬满虱子的衬里。 当“不起火”从营销话术变成法律底线,当“L3”需要立法背书而非PPT包装,这个行业才算真正走出青春期。
中国新能源车能走到今天,靠的不是颠覆传统,而是对百年造车逻辑的敬畏与传承。 政策的长鞭已经挥起,企业的底牌陆续亮出。这场关于新能源汽车安全改革浪潮没有赢家通吃,只有“剩”者为王。
作为消费者,我们更应该关注智驾系统的安全性,而不是被车企的宣传话术所迷惑。 选择智驾系统时,要关注其安全性能,而不是仅仅看其功能是否炫酷。生命无价,安全岂能只求及格线?
#汽车资讯#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