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汽车致命一撞,李想玩火自焚,这次踢到铁板了

最近,汽车圈里有一件事闹得沸沸扬扬,很多人都在讨论,那就是理想汽车搞的一场新车碰撞测试。

这事儿之所以能引起这么大的关注,主要是因为测试的结果实在是有点超乎我们普通人的想象。

按理说,一辆家用的SUV去撞一辆大货车,结果会怎么样,大家心里大概都有个数。

理想汽车致命一撞,李想玩火自焚,这次踢到铁板了-有驾

可理想汽车放出来的视频里,他们的理想L8不仅没吃大亏,反而把对面那辆重型卡车给撞得驾驶室都翻起来了,这画面确实挺震撼的,但也正是这份震撼,让无数人心里打上了一个大大的问号:这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

这背后有没有什么我们不知道的门道?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

理想汽车为了宣传他们新上市的理想L8这款车的安全性,专门组织了一场非常规的碰撞测试。

他们找来了一辆东风乘龙H5重卡,让它和理想L8进行了一次“双侧小偏置对撞”。

用大白话解释一下,就是两辆车不是正对着撞,而是各自用驾驶员那一侧的车头角去撞对方。

这种撞法在专业的碰撞测试里算是难度很高的一种,因为它碰撞的面积很小,所有的冲击力都会集中在一个点上,对车子的骨架结构是个极大的考验。

按照公布的数据,当时理想L8的车速是每小时60公里,那辆重卡的车速是每小时30公里。

视频发布后,结果让所有人都惊呆了。

碰撞发生的一瞬间,那辆块头大得多的乘龙卡车,整个驾驶室就像被人掀了盖子一样,猛地向前翻了过去,车头和车身都分家了。

而另一边的理想L8,虽然车头也撞坏了,但是保护车里人最重要的A柱、B柱,也就是车窗边上的那几根立柱,看起来基本上没有变形,甚至连车门都能正常打开。

理想汽车想通过这个视频告诉大家的意思非常明白:你看,我们的车有多安全,连重卡都撞不过我们,买我们的车,放心!

这个视频一出来,确实起到了轰动的效果,一下子就在网上火了。

理想汽车致命一撞,李想玩火自焚,这次踢到铁板了-有驾

但很快,风向就变了。

大家看完热闹之后,开始冷静下来思考,越来越多的人觉得这事儿不对劲,不符合常识。

最大的疑点就在于,一辆满载重量也就两吨半左右的家用SUV,怎么可能把一辆空车头就重达七八吨,整车更是十几吨的重型卡车,撞成那个样子?

这在物理学上似乎很难解释得通,就像一个小学生把一个成年壮汉给撞飞了,听起来就不太现实。

很快,就有懂行的网友和一些专业人士指出了问题的关键,他们怀疑问题出在了那辆卡车的“驾驶室锁止机构”上。

这是个什么东西呢?

我们平时在路上看到的大卡车,它的驾驶室为了方便检修下面的发动机,是可以像个盖子一样整个向前翻起来的。

在正常行驶的时候,这个“盖子”是通过一个很结实的锁扣给牢牢固定在车架上的。

如果这个锁扣是锁好的,那么驾驶室和整个车架就是一个坚固的整体。

可反过来想,如果这个锁扣在测试的时候根本就没锁,或者锁得不牢,那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

驾驶室就相当于一个大铁箱子松松垮垮地搁在车架上,在受到猛烈撞击的时候,巨大的惯性很容易就会让它直接翻出去。

所以,很多人都猜测,为了达到这种夸张的视觉效果,测试的时候可能对这辆卡车动了手脚,故意没有锁好驾驶室。

如果真是这样,那这场测试的性质就变了,它不再是一场严谨的科学测试,而更像是一场精心编排的表演。

面对网上铺天盖地的质疑声,理想汽车和负责这次测试的机构“中国汽研”也出来做了回应。

理想汽车致命一撞,李想玩火自焚,这次踢到铁板了-有驾

他们的说法比较官方,就是说这次测试是完全委托给第三方机构做的,测试用的卡车也是从市场上随机买的,整个过程都符合规定和标准,没有刻意去调整车辆的任何参数。

但是,这种解释并没有说服大家,因为最核心的那个“不合常理”的疑点并没有被正面澄清。

而真正让这件事升级的,是被当成“反派”道具的那辆乘龙卡车。

人家东风柳汽公司(也就是乘龙卡车的生产厂家)一看,自己的产品在网上被这么当成背景板来羞辱,成了人家宣传的垫脚石,这哪能干啊。

于是,乘龙卡车官方先是在网上直接反驳,说正常情况下不可能出现这种结果,指责理想汽车这是虚假宣传。

紧接着,母公司东风柳汽更是发表了一份非常严肃的正式声明,话说得相当重,直接指出理想汽车的这种行为已经构成了“严重侵权”,超出了正常的商业竞争范围,并且宣布要成立专门的工作组来深入调查这件事,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这一下,问题就从网友的讨论,上升到了两个大企业之间的直接冲突了。

理想汽车这回算是碰上了一个硬茬子,毕竟东风柳汽是国内商用车领域的老牌企业,有很深厚的根基和庞大的用户群,得罪了他们,后果可不小。

整件事看下来,其实反映出现在汽车市场竞争的一个侧面。

现在的新车太多了,各个厂家为了吸引消费者的眼球,都在营销上绞尽脑汁。

理想汽车这次可能就是想玩一把心跳,搞一个大新闻,用最震撼的方式来证明自己的产品安全,从而在众多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

这个想法本身可以理解,但问题在于,他们追求戏剧化效果有点过了头,以至于让测试结果看起来违背了大众的基本认知。

营销做得再好,也不能脱离事实和诚信这个根本。

当一个宣传开始让大家觉得不真实、不可信的时候,它带来的就不是好感,而是反感和信任危机了。

这件事也给所有车企提了个醒,真正的品牌实力,最终还是要靠扎扎实实的技术研发、稳定可靠的产品质量和真心实意的用户服务来建立,而不是靠一两次博眼球的营销噱头。

对于消费者来说,我们关心汽车安全,是希望看到真实、可靠的数据和保障,而不是一场真假难辨的秀。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