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长假刚过,升仕 368G 的 26 款车型还攥着 “零差评” 的成绩单,“撒把骑行偏左” 的讨论就突然在车主群里炸了锅。10 月 11 日,升仕的陶老板直接发了篇 “小作文” 回应,没绕弯子也没打太极,可这事儿越说反而越多人问:到底是车有问题,还是对摩托车的要求太 “苛刻”?今天就扒透这背后的技术门道、用户心声,还有国产摩托的实在进步。
先掰扯最核心的 “撒把偏左”—— 这词听着吓人,好像车一撒手就往沟里冲似的。但陶老板一句话点破行业现状:全球就没有 “撒把骑行” 的检测标准,大家公认的只有轮偏值,范围是 ±3 到 5 毫米。升仕自己抽了 100 辆刚下线的车查,最大轮偏值才 1.5 毫米,比国标严了不止一点。
为啥还会偏左?这得说踏板车的 “天生结构”:发动机是软连接,左右重量本来就不对称,后摇臂也不是挡车那种刚性连接,劲儿没发匀就容易有轻微偏移。陶老板划的线很实在:只要双手握把或者单手握把时,不觉得车在 “较劲” 拽着你,那就是正常工况。不信你看升仕 350E,试驾时也有轻微偏左,可骑起来完全可控,没哪个车主说这影响安全。
除了偏左,26 款的减震也成了讨论焦点 —— 有人说软,有人却觉得刚好。这事儿得对比着看:24 款的减震偏硬,更适合双人高速跑;26 款调软,是为了城市通勤更舒服。别觉得调减震是小事,踏板车行程短、轴距长,想兼顾舒适和支撑,本来就是工程难题,哪能做到人人满意?
但升仕在产能上的进步倒是实打实:节后三天就发了上千辆车,现在下单 15 天内就能交付,比之前的等待时间砍了一半还多。更难得的是对老问题的态度,之前 24 款有前轮轴承异常的情况,品牌直接搞了售后点检,发现问题就免费换整套部件,没让车主掏一分钱,这份担当比光说不练强多了。
再看车主们的反馈,那真是 “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夸的人把 368G 的动力吹上天:0 到 50 公里 / 小时的瞬时加速,一给油就有劲儿,高速跑起来也稳得很,不会发飘;8 英寸的 TFT 仪表清楚,毫米波雷达实用,50 升的座桶能塞下全盔加杂物,这些配置在 3 万级 ADV 踏板里,确实算 “越级”。但吐槽的也不少:后轮 ABS 介入太早,急刹车时会有弹跳感;减震支撑不够,跑山路时总觉得没底;还有个小细节,侧边撑被脚踏板挡住了,每次停车都得摸索半天。至于陶老板的回应风格,有人觉得像 “蜜雪冰城” 一样实在,有啥说啥;也有人觉得太直接,少了点委婉,反正两极反应挺明显。
其实 368G 这事儿,往大了说就是国产摩托车的一个缩影。以前总说国产是 “堆配置”,啥新鲜玩意儿都往上装,可调校跟不上;现在不一样了,升仕敢在 3 万级踏板上装电子油门和定速巡航,368cc 发动机能榨出 38.7 匹马力,这些都是真刀真枪的技术突破。但进步路上总有坎,“撒把偏左” 争议、减震调校分歧,本质上是用户对国产摩托的要求从 “能用” 变成了 “好用”,从 “有配置” 变成了 “调得好”。
最后算笔实在账:升仕轮偏值 1.5mm vs 国标 5mm,交付 15 天 vs 行业平均 30 天,38.7 匹马力 vs 同级别平均 32 匹 —— 这些数字背后,是国产摩托想做好的诚意。但选车终究不是看数字,要是你每天就市区通勤,368G 的舒适和配置肯定够用;要是爱跑长途摩旅,那得亲自试试减震和 ABS 的表现,毕竟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话说回来,你要是选摩托车,更在意操控的精准还是配置的丰富?要是遇到 “撒把偏左” 这种情况,你会先找品牌问清楚,还是自己找老司机试车?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一起帮更多人选到合适的车!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