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萨特碰撞低分,经销商退车,品牌信任危机

上海大众被卷进风暴中心那天,大家都还在回味帕萨特碰撞测试低分的余震。车主还没消化完消息,经销商朋友圈已经摆满了“退车”流程的指南,车迷论坛也到处可见“再也不买大众”的口号。大家以为,这事闹大后,大众会第一时间高调声明、技术大公开,结果迎来的是一波彻底的冷处理,犹如一把凉水浇醒了所有人。过去广告砸得震天响的品牌,突然变得安静得让人怀疑网络是不是掉线了。曾经出现在地铁、楼宇和短视频打卡点的帕萨特兰博基尼般的幸福表情,这下变成了二手车车商推销的话术素材。

帕萨特碰撞低分,经销商退车,品牌信任危机-有驾

高调营销一换安全危机,消费者的反应速度就像年终大扫除一样迅猛。一个碰撞测试分数,让无数车主自觉排起了退订的队伍,有人甚至当天开出4S店,第二天拉着横幅要求退车。谁也没想到,那些曾经被寄予厚望的广告预算,居然比不过一组磕磕碰碰的数据。营销团队原本指望流量变现,这下成了流量危机的起点。

帕萨特碰撞低分,经销商退车,品牌信任危机-有驾

不少人都觉得,上汽大众本有机会靠“坦诚以待”赢回一分尊重,比如公布结构设计、解释原因、提出解决方案,全流程直播改进过程。可惜选择了一招“静若处子”,结果是,信任的堤坝直接堵出个大口子。车主是最现实的一群人,口号再响,产品不过关,大家用脚投票。

帕萨特碰撞低分,经销商退车,品牌信任危机-有驾

更有意思的是,这场危机不是帕萨特一个人在台上独舞。朗逸、桑塔纳、途观等同门兄弟一夜之间染上一层“安全隐患滤镜”,甚至路边修理铺、二手车商都开起了第二波宣传,打着“有保障、查得清”的旗号。一时间,大众成了全民调侃的对象,曾经的“贴心伴侣”变成了“薛定谔的A柱”,就像麻将桌上的幺鸡,大家都想摸出来看看到底行不行。

关键时刻,同行好友也没闲着。进口大众、一汽大众“隔岸观火”,顺便拿事故当宣传机会。有人觉得这不是坑兄弟,有人说这是行业规则。毕竟大家都要抢市场份额,只要有机会,不拿来做点文章就亏了。原来,汽车圈也是现实社会的缩影——兄弟是兄弟,排名和奖金还是得争。

帕萨特碰撞低分,经销商退车,品牌信任危机-有驾

退车潮来的那叫一个快。热心网友在群里互通有无,退订攻略、投诉模板一水儿的现成,连保险圈都开始吃瓜——以后事故勘查又多了个检查A柱的流程。自媒体跟着乘风破浪,梳理一通大众车事故案例,给本就热情减退的品牌添上一把火。

退潮背后更大的问题是信任。大家都知道,花个半辈子的钱,买的不仅是代步车,也是对品牌的安全背书。加个几百块换真皮座椅不难,造个合格A柱才是真功夫。可现实里,大众这一只没做稳,把“安全”放在了“营销”之后,消费者用一次次“退车”投出了结果。毕竟广告再多,比不过一场车祸来的真切。

同样尴尬的是,大众自己也急。不过急归急,应对态度还是老一套,开会、分析、广撒公关止损。可市场变了,网络环境变了,网友一句“你永远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堵得公关话术全无用武之地。眼见销量不断下滑,经销商库存堆积如山,各种“买一送一、限时促销”把气氛搞得像年底甩货。可只要安全风波没结束,不管玩多少花样都难再吸引回那批“真爱粉”。

最悲催的可能还不是降价,而是“被集体怀疑”的后遗症。以后有谁再买同类型大众车,家里人都会问一句:“你查过安全测试吗?”曾经的大众铁粉,如今见面都改换了面具,比在超市买鸡蛋还要小心。就连城里出租车司机,也会忍不住和乘客唠叨几句:“现在买车啊,安全可靠比啥都强。”

把视线拉到整个行业,大家倒是没闲着。其他品牌借机打一把安全牌、技术牌,销量蹭蹭往上冒。网红车主也成了半专业测评师,碰撞试验视频成了流量密码。大众安全危机成了行业“活教材”,各家都在复盘,谁没趁机打一波品牌安全的广告,恐怕都对不起投放团队的一腔热血。

这件事还没完。网友的记忆力也许不算太长,但大事件的后劲可真长。只要汽车安全出事,下一个微博热搜很可能还是帕萨特关键字。大众的口碑成了水塘里的浮萍,风一吹就跑。那句话说得对,好口碑攒三年,差口碑崩三天。

说到底,消费者希望的不是再来一场公关表演,更不是一波明星站台广告。买车嘛,最怕安全混水摸鱼。广告拍得再美,有一个决定性的失误,就是把“靠谱”给丢了。毕竟车里坐的都是亲爹亲妈和娃娃,安全得不到保障,三言两语真摆不平。

帕萨特碰撞低分,经销商退车,品牌信任危机-有驾

新的信任危机来了,大众如果还是那套冷处理,最后恐怕捞不回来多少。春江水暖鸭先知,消费者早已用行动做出了选择。想靠时间来冲淡危机,恐怕有点天真。毕竟现在资讯传得比风还快,几千人的意见,转天可能就是热门全网的话题。

看得出,大众不是不慌,而是没找到出口。公司高层开会研究策略,可每多拖一天,负面情绪就积压一分。原本以为花点广告钱、换点明星代言就可以遮风挡雨,没想到互联网时代,风雨全是喷子带来的。

帕萨特碰撞低分,经销商退车,品牌信任危机-有驾

别怪大家不留情,砍价和安全都不会留情面。广告可以花,再漂亮的文案也无法替代车主的亲身体验。路人甲也成了福尔摩斯,不放过每一条车祸截图、每一份技术参数。企业想躲,最后只会被舆论堵在门口。

全员退车,从车主到经销商都在拉警报。一些地方经销商连夜开会,把库存打包甩卖。还有不少赶工上线的新车型,广告还没发布,试驾车就被提前约满,“安全”俨然成了头号问题。有几家安全测试机构一时之间变得炙手可热,订单多到差点忙不过来。

最受伤的,是那些原本对品牌抱有信心的老客户。他们以前买车只认车标,现在买车先查新闻,比做体检还上心。朋友圈沉默下来,经销商客服一下子忙不过来,处理退车和投诉的速度,直追双十一发货效率。

厂家的套路其实大家心知肚明。表面上说一切都很安全,内部其实早把风险预案做了好几套。只是互联网时代,啥消息都能流出去。媒体、车主、二手车商,有一个不满意,全世界都知道。

一个A柱引发的“蝴蝶效应”,把整个品牌都卷了进去。厂里还在按部就班开会,论坛里早已天翻地覆。过去那种用广告包装出来的形象,现在像窗户纸一样,一戳就破。换作谁,看到心血付之一炬,怕是比吃了黄连还难受。

在风暴中心,大众用一招“冷处理”试图换缓兵之机,结果却引发了规模更大的退车潮和信任危机。消费者一句“不买就是最大的抗议”道出了全部。如今,“安全”成了最具杀伤力的宣传点,不得不说,这还真是大厂自作自受的经典一课。

以后谁买大众的车,恐怕都得自己多做几道题。毕竟,名牌的宽容只有一次,错过了,就再也挽不回来。

帕萨特碰撞低分,经销商退车,品牌信任危机-有驾

本报道旨在倡导健康、文明的社会风尚,如有版权或内容问题,请通过官方渠道反馈,我们将第一时间核查并调整。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