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车展的巨型霓虹还剩最后一丝电力,打在展台边上一辆尚带着“新鲜出炉”标志的奇瑞风云A9L。展台前排着三个人,两个西装革履,正把玩手中印着竞品LOGO的小册,一个戴鸭舌帽、满手油渍的汽车自媒体人,低头刷着销售后台——他刚看到数据,风云A9L上市首月就卖出10243辆。这数字在昏黄的氛围灯下,比双离合变速箱的齿轮还让人咬牙。
如果此刻你就是厂商市场部的一员,看到这样“首月破万”的成绩,是不是也忍不住把PPT多按两遍保存?还是会在暗处冷笑:“能火多久?”
先把时间倒回一年前。那时的奇瑞还只是国内市场众多老戏骨之一,曾有过高光,也趟过泥潭。五六年前,年销量四五十万,位置微妙。如今集团半年卖出126万辆,有点像食堂打饭大妈半小时干完全天活计。主流自主品牌还在数着MPV和SUV的账本辛勤奔波,奇瑞已经把中大型轿车——这曾经的“老干部专属”,重新推上舞台中央。
说回正题,风云A9L到底为什么一炮而红?证据链其实很清楚,绕来绕去还是两个“顺毛”点:价格和产品力。毕竟“性价比”三个字,就像B超报告上的心律波,刺激了一代又一代家用车主的神经。
市场同级最能打的对手,按惯例绕不过比亚迪。汉DM的名气和销量摆在那里,同价位的中国品牌插混轿车,无论谁出来都得和它肩并肩,哪怕没那个身高。一笔对比算盘下来,汉DM指导价16.58万-22.58万,风云A9L咬牙一咬,只要13.99万起步。账面一看,硬是比同级汉DM便宜了2.5万。这2.5万是什么概念?在某些小城市,抵得上一年物业费。更狠的是A9L把纯电续航做到了193km,纯电部分比汉DM还多出来60公里,等于从上海开到昆山再原地绕两圈。跟老百姓谈配置性能不如谈能省几次充电钱,这一点奇瑞可谓算盘珠子掂得比谁都响。
外观呢?新车发布那天有朋友发微信,“这不是汉DM的亲兄弟吗?”前脸的设计风格,确实有种大家一夜一块住设计所的既视感。“ 造型如出一辙 ”虽然说不上美丑,但极具市场适配性。贯穿式大灯、模块化尾部,镀铬和空气动力学的融合,连半隐藏门把手都像是汽车设计师夜校作业的参考答案。车长超五米、轴距三米,纸面功夫做到位了,空间参数两眼一看,中大型轿车分类没人敢说“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
内饰怎么说?我见过用户试驾后第一时间对着主驾座椅发呆,手指头搓着座椅加热、通风、按摩的开关,一边感叹这姜还是老的辣。但同样,15.6寸大中控+10.25寸液晶仪表,加上高通8255芯片和128TOPS的算力,对数字有洁癖的用户估计会觉得比炒股App还炫。就连副驾驶都能选装“零重力座椅”,坐上去如果不耍点“葛优瘫”都觉得是对产品线的不尊重。多层静音玻璃、氛围灯、空气净化……看得出来,奇瑞硬是把能堆的“家用豪华感”全都按进堆料表,差点没把冰箱彩电沙发也一块儿安排进去。
动力部分呢,我还是忍不住要多说两句。风云A9L的1.5T发动机不是个花瓶,继续参与动力输出,不像一般意义上的“增程”专做发电厂。后驱版输出功率275kW/530Nm,四驱版更是470kW/854Nm。这数据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可能没概念,那就这么想吧:正常红绿灯起步,你要是舍得踩,这东西窜出去的感觉,可能跟楼下修地铁时的打桩机也差不了太多。前后双独立悬挂、智能驾驶芯片、毫米波雷达该有全有,20万以下能把“数字化仪表”做到这地步,说句不好听的,有的豪华品牌都得尴尬。
拿“专业视角”装一装,也不得不承认,品牌影响力和渠道网络上,奇瑞和比亚迪还有点差距。但这类差距有时候就像考前突击和长期背单词的区别,一个靠短板拼价格,一个靠稳健走市场。到头来都能考上大学,只是分数高低罢了。A9L的上市更像一场颇具黑色幽默的考试:老师临时换了试卷,学霸也得重新写答题卡。市场能不能持续火下去?那得看后续质量稳定、服务跟不跟得上。有些车上市一炮而红,三四个月问题出来,只能做“昙花一现”的自嘲表情包。
讽刺的是,你想要的往往不是最便宜的、配置最多的那个车,而是你朋友圈里最先有人晒的那辆车。中国汽车市场太复杂,消费者买车时就像破案一样:你得判断这“线索”是真是假,会不会中途变脸。
回到开头那个有些落寞的夜晚,风云A9L的前灯隐约还亮着,而自媒体人挥了挥手——数据终究冷冰冰,真正的温度,藏在每台车被谁开走、开了几年之后的车主评价里。10243这个数字很亮眼,但也许几个月后,又一个新品牌上市,又有新的“首月热销”出现。
奇瑞A9L,究竟是忘年交,还是匆匆过客?能不能和比亚迪较量到最后,火到明年今夏?只有市场和用户,才给得了最终的答案。
——如果你要选,在一辆风云A9L和汉DM之间,你会选择价格、空间、配置,还是更认品牌、售后和保值?你更信什么,数据,体验,还是同事拍胸脯的承诺?未来中国车市的黑马,还会一匹接一匹的来,你准备好做下一个“破案人”了吗?
本文以推动社会文明进步为目标,如涉及权益问题,请提供相关证明,我们将依法调整或删除。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