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只卖69辆车!卖一辆亏27万,知名车企关掉最后一家直营店

谁能想到,背靠吉利和沃尔沃两大汽车巨头的极星汽车,如今在中国市场竟然混得如此凄惨。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极星汽车在整个中国市场仅仅卖出了69辆汽车。这个数字是什么概念?这么说吧,比亚迪一天就能卖出7000辆车,特斯拉一天也能卖出1000多辆。极星半年69辆的销量,甚至不够别家热门车型一个小时的销量。

更让人难以置信的是,极星每卖出一辆车,就要亏损27万元。这简直就是卖得越多,亏得越惨。就在今年10月13日,极星汽车关闭了上海前滩L+Plaza门店,这也是它在中国的最后一家直营店。这个曾经的“车圈顶级富二代”,为何会沦落到如此地步?

半年只卖69辆车!卖一辆亏27万,知名车企关掉最后一家直营店-有驾

曾经的天之骄子

极星的故事开始得很美好。它的前身是1996年在瑞典成立的Flash Engineering车队,2005年更名为Polestar。最初它是一个高性能改装品牌,和沃尔沃汽车有着长期的官方合作,关系类似于宝马的M部门和奔驰的AMG。

2010年,沃尔沃被吉利收购,连带着Polestar一起,在2015年被吉利全资收购。两年后,极星从沃尔沃架构中独立出来,总部设在瑞典,生产基地却在中国。2022年,极星正式登陆纳斯达克,李书福对其的定位是一个专门生产智能电动汽车的“新造车企业”。说白了,当时的极星就是要和特斯拉这样的新势力正面竞争。

半年只卖69辆车!卖一辆亏27万,知名车企关掉最后一家直营店-有驾

从全球销量来看,极星的表现还算可以。2020年到2023年,极星汽车的全球销量从1.02万辆增长到了5.46万辆。虽然数据在增长,但远未达到预期目标。相比之下,极星在中国市场的表现就相当惨淡了。2021年至2023年,极星在中国的销量从2048辆一路下滑到1100辆。2024年上半年一度回升到1612辆,但2025年上半年却暴跌到仅售出69辆,其中4月和5月甚至出现了“零销量”的尴尬局面。

惨淡的经营状况

财务数据更能说明问题。极星在2019年至2024年的6年间,累计净亏损超过53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80亿元。股价较上市时暴跌90%,收到了纳斯达克的退市警告。曾经在中国拥有36家门店的极星,最后只剩下上海一家直营店苦苦支撑。就连线上购车系统也悄然关闭,试驾只能通过电话预约。

半年只卖69辆车!卖一辆亏27万,知名车企关掉最后一家直营店-有驾

从8月份开始,市场上就流传着极星要“退出中国市场”的传闻。极星中国虽然回应说“业务正常运转”,但随着最后一家门店的关闭,这个说法显然难以让人信服。如今的极星,正面临着退市警告和国产新势力围剿的双重压力,这个“富二代”品牌已经被逼到了绝境。

三大致命失误

在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如此激烈的当下,为什么极星会落得如此下场?主要原因有三个。

首先是错失了黄金发展时机。论血统,极星可比当年的比亚迪高端多了。可惜的是,极星一开始主要聚焦海外市场,在中国市场的声量很低。直到2019年,极星成都生产基地才正式投入运营。那时候,特斯拉已经称霸新能源市场,比亚迪异军突起成为行业第二,北汽和上汽等中国车企也紧随其后。2019年的中国已经是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极星显然已经错失了最好的入场时机。

半年只卖69辆车!卖一辆亏27万,知名车企关掉最后一家直营店-有驾

其次是混乱的价格策略。2018年,极星推出首款产品Polestar 1,定位是百万级的混动GT轿跑,售价高达145万元。为了彰显稀缺性,极星还标榜限量出售,年产仅500辆。但事实上,就算是保时捷、宾利这样的顶级豪车品牌,也不敢一上来就做这样的饥饿营销。结果可想而知,姿态摆得太高的极星,展厅里门可罗雀,消费者对这个品牌也不闻不问。

事实证明,光靠“沃尔沃背书”这个标签,根本支撑不起如此高昂的品牌溢价。最终,这款被寄予厚望的开山之作,在2021年就草草停产。吃了这个教训后,极星在推出Polestar 2时,立刻将定位从豪车切换到了“代步车”,首发版41.8万元,次月就将价格下调至29.8万元,几乎是腰斩。当时就有专业人士评价:“这种从云端跌落凡间的操作,显得极为仓促和投机。”

半年只卖69辆车!卖一辆亏27万,知名车企关掉最后一家直营店-有驾

更让人迷惑的是,极星在推出极星3时,又把价格抬到了70万元级别。而到了极星4,又降回30万元区间。后面据说还要让极星6重回百万级超跑的定位。这种毫无逻辑的定价策略,把消费者彻底搞糊涂了。

第三个致命问题是产品质量。为了走量,极星在品控上出现了严重问题。极星2刚上市不久,就被爆出行驶中可能失去动力等严重安全隐患,从此走上了漫长的召回之路。从2020年到现在,这款车累计被召回不下5次。消费者的信任,在一次次的召回中被彻底击溃。

混乱的管理

除了产品和价格问题,极星在管理上也乱成一锅粥。据报道,中国区负责人变动频繁,8年换了7个CEO,平均一年走一个。内部高层也是像走马灯一样半年一换,导致战略无法延续,企业发展举步维艰。

极星在中国市场长期低迷的销量,直接体现在了财报上。截至2024年底,极星中国已经严重资不抵债,总负债高达73.8亿美元,而总资产只有40.5亿美元,净资产是触目惊心的负33.3亿美元,平均每天亏损超过500万美元。

半年只卖69辆车!卖一辆亏27万,知名车企关掉最后一家直营店-有驾

情况在今年上半年进一步恶化,净亏损接近12亿美元,同比增幅高达119.4%,而毛利率更是达到了恐怖的-49.4%。这意味着,它不仅不赚钱,连原材料成本都收不回来,真正是卖一辆亏一辆。

股东纷纷撤退

面对如此惨淡的局面,就连极星的大股东也开始动摇了。沃尔沃将持股比例从48%砍到18%,并明确表示不会再为极星提供后续资金,这基本上算是跑路了。而死撑着的吉利,在今年6月又紧急输血了2亿美元。但在30多亿美元的巨额债务面前,这点钱无异于杯水车薪。

很显然,无论是沃尔沃的放手,还是吉利的强撑,都标志着极星已经从一个前景光明的香饽饽,沦为了一个沉重的财务包袱。与此同时,极星的另一个重要市场——美国,销量也开始崩溃,今年第二季度同比暴跌56%。极星全球化的故事,恐怕很难再讲下去了。

半年只卖69辆车!卖一辆亏27万,知名车企关掉最后一家直营店-有驾

深刻的教训

如今等待着极星的,要么是彻底告别新能源市场的舞台,要么是进行一场刮骨疗毒式的彻底变革。极星的悲剧给所有车企提了个醒:无论“血统”再怎么纯正高贵,一旦失去对市场的敬畏,最终都会白费力气。

消费者只会为可靠的品质和清晰的价值买单。在竞争如此激烈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只有对消费者足够尊重,对品控足够用心,对运营足够精细,才有可能在赛道上闯出一条生路。极星的故事,正是这个道理最生动的注脚。

半年只卖69辆车!卖一辆亏27万,知名车企关掉最后一家直营店-有驾

作为一个曾经被寄予厚望的品牌,极星的衰落令人唏嘘。但它留给行业的思考,却值得每一个汽车企业认真品味。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过去的辉煌不能保证未来的成功,唯有不断创新、真诚服务消费者,才能在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秋季图文激励计划#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