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风景奇骏的莲宝叶则,一场原本寻常的旅行,却因一辆摩托车而演变成闹剧。车主停好车上山游玩,谁都没料到,短短一个小时后,摩托车已满身伤痕。
事情起因是游客团路过,看见停在路边的进口摩托,忍不住起了好奇心。有人甚至直接骑上车,戴上车主的头盔拍照。旁人劝阻,却被当作耳旁风。
结果,在一个大妈上车时,摩托因重心不稳猛然倒下,头盔也滚落山坡。那一刻,车子的油箱、护板、刹车电源线无一幸免,损坏触目惊心。
这辆车并非普通摩托,而是一台英国进口品牌,价值二十多万元。同行的女摩友见状,急忙留下视频和对方身份证号码,算是为素不相识的车主留下一点证据。她说:“摩友圈就这么大,大家出门在外,能帮一把是一把。”
车主下山后,看着油箱上的大坑和断裂的电源线,心里五味杂陈。为了保险起见,他选择报警,并联系4S店定损。很快,结果出来了:仅油箱修复就要1.2万,加上护板、刹车组件和维修费,总计1.8万元。这还是他主动放弃了对头盔和尾箱的赔偿要求,否则数字只会更高。
车主第一时间打电话给对方,只是把情况如实告知,希望能商量解决。但电话那头传来的,却是冷漠和推诿。“你车不是有保险吗?”她反问。车主只能耐心解释,强险保的是对方,不是自己。
听到赔偿难以避免,大妈开始支支吾吾,先是说“声音太吵听不清”,随后干脆挂断电话。再打过去,不是拒接就是直接拉黑。甚至连法院联系时,她同样拒绝接听。逃避的姿态,让整个事件更添荒唐。
事实上,车主已经很克制。他没有咒骂,没有狮子大开口,只希望损坏的部分能得到合理赔偿。他原本的摩旅计划,也因此被迫中止,返程修车。
相比之下,大姨那句“别影响旅游心情”,更显得冷血。她的“旅游”继续了,而别人的旅行,却在那一刻被彻底毁掉。
网友们的评论里,有失望也有愤怒。有人说,这样的人哪里都有,不能因为个别行为抹黑整个地域。
也有网友表示,从一开始的态度就能看出,她不会主动承担责任。
旅行途中,人们愿意为风景驻足,却也应懂得分寸。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能随便触碰,这是最简单的道理。成年人不该比小学生还不懂规矩。更何况,这不是一件廉价物品,而是一辆价值数十万的摩托。
真正令人气愤的,并不是一台摩托的损坏,而是责任感的缺失。出了事,谁都有可能,但能不能坦然面对,能不能勇于承担,才见人品高下。装傻充愣、拉黑逃避,不过是自欺欺人。法律不会因为你的拒接电话而停步。
车主已经决定走起诉流程。或许过程冗长,但这是唯一能让真相回归,责任落实的途径。对方可以躲避片刻,却终究逃不过法律的追问。
人们常说,出门在外图个心安。但心安不是别人给的,而是源于你自己是否守住分寸。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