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拉利悄悄搞了个大动作,这回没跟大家客气,直接在自家菲奥拉诺赛道旁边修了一条专门给电动车原型车试水的新赛道,名字还挺带感——E-Vortex。长度1887米,折腾起来够味儿,占地也不小,三万七千平方米。两条贼宽还带倾斜的弯道,中央六百米直道,还有各式各样的曲率弯道,光是看介绍就知道这里不是给新司机玩的地方。按法拉利的意思,以后自家的原型车都得在这地方里头晃悠,基本跟外面马路说再见了。
这场地四个月不到就搞定,效率妥妥的,而且路面涂层还是法拉利自己研发,据说能细致到琢磨舒适性和性能,把每一寸路感都掰开了揉碎了分析。维修车间也不含糊,整整一公里长,让工程师们有地方静态测验和各种调校。说白了,这种专属设施就是方便高效搞测试,同时避免给周围交通添堵。
车迷们以前有个乐子,就是蹲在马拉内罗街头等偶遇法拉利的伪装车,拍两张谍照,猜猜新车长啥样。可以后这种街头“偶遇”怕是要成为前尘往事了,新车都关门搞测试,外人也就只能靠官方放点料咬咬牙。别忘了,最近那台电动法拉利原型就是在外面被人溜达着拍到了,像Amalfi、12缸和296 Speciale这些,之前也都被街头捉过现行。现在法拉利说要转封闭场地,意思是以后性能评估更靠谱,发现问题更快,外头堵车也少了。
首个吃螃蟹的可能就是那个电动法拉利了,这周有望公布点技术细节,听着还挺神秘。未来两年,Purosangue SUV和296也要“换新衣”,像Amalfi、12缸和F80这些,估计也不甘寂寞会出新版本。
说到底,这事对法拉利来说算得上改朝换代。可别以为这只是自家人折腾,其实这改变也在影响着一大票车迷。以前一到新车快发布的时候,大家就守着微博、论坛抢看谍照,顺便品鉴一把马拉内罗的街景,现在这些照片估计要成画册里的老故事了。
话说回来,弄个专属的试车场倒确实是个聪明办法。原型车在公路上乱跑,除了车迷蹲谍照带点趣味,更多时候其实就容易被外人干扰,不说安全咋样,保密工作也够累的。法拉利这下直接把所有测试都收归到自己场子里,一手掌控,说白了是既省心又省事。测试效率大大提速,数据收集也要精准不少。不用再猫在夜里偷偷摸摸试车,更不会突然被麦田的蜻蜓小哥发现拍张模糊照片,工程师该多轻松啊。
最关键的是这场地不只是给电动车准备的。虽然法拉利的电车项目算是重头戏,毕竟时代变了,大家都要省油的、环保的那一挂。但这条赛道也会服务自家那些经典性能轿跑和SUV,一次规划,长期收益。谁说法拉利不肯迈进新能源时代?这不,地皮都砸下去了。
咱再说说那路面涂层,单看官方描述,“专属研发”,能实时分析性能和舒适性,一听就跟路边高手泥瓦匠不一样。工程师只要测一圈,数据就能砸在电脑屏幕上,能精细到每一次轮胎轻微打滑、底盘震动,连风吹草动都不放过。别管外面天气多变,这场地的条件都能做到重复,想怎么测就怎么测,说是“理想国”也不为过。这种测试方式,比以前公路上东一个坑西一个洼的随机效果强多了。
再看维修车间,整整一公里长,这规模不亚于小型机场机库。原型车测完性能,立刻开进车间调校。从发动机到电池,从悬挂到刹车,该拆的拆该换的换,不用担心被外头看客围观。既有静态测验,也有专门调试,这种全流程一条龙搞定才叫高效。
其实说公路测试跟封闭场地测试的区别,最直观就是“自由度”被收了回来。上下班高峰时期没车流缠着你,原型车能一遍又一遍测试刚需的环节。不需要担心警察叔叔问你“这车怎么红绿灯没挂牌”,也不用怕哪个法拉利粉丝一拍照片就全网流传。专业测试场毕竟是“自留地”,除了工程师没人进得来,想怎么玩就怎么玩。
当然,有人会说这是不是少了点神秘感。以前每次新车快亮相前,网上都能看到谍照分析,有人管那叫工业侦探,有人把它当猎奇。都说马拉内罗的街道是法拉利新车的第一个舞台。或许以后新车出来,车迷们只能等官方给信,谍照党只能转型做P图高手,大家的追新方式也要变变。
不过这招确实有效。封闭场地测试好处一大堆,不光效率高,性能评估更客观,异常发现快。像电动原型车那种讲究电池安全、系统集成的大家伙,要是还在路上溜达,难保出点花活。法拉利说要不再公开路试,也说明自家电动化战略进入新阶段。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说传统路测慢慢淡出,给科学测试腾位,法拉利新车的“第一身影”该咋流传?别说,官方肯定知道大家好这口,主打一个“放点料”,吊足胃口。只不过以后当初那些半遮半掩的街头身影,或许真的只剩车迷嘴里的传说。
说到这儿,其实还能感受到法拉利的底气。能搞一场“自留地”新赛道,说明新能源和性能开发的资源投入够狠。厂商都在“卷”电动车,法拉利不玩糊弄,直接自建标杆,连测试都要独立各家,许多同行估计要暗自抄作业。
既然测试方法都进化了,车型也得跟上节奏。像Purosangue那辆“野马”SUV,296那辆小钢炮,未来两年估计都要来新一轮改革。电动车原型当然是头炮,估计在电动性能、续航、动力控制这些方面要下大力气。谁能想到,有一天法拉利也要在电池和整车集成方面和人家卷起来。
至于路测时代的终结,说来也算不得天翻地覆。汽车行业里新老交替其实一直这样,老牌子不守旧,玩法跟着技术变化。只不过那些喜欢守在马拉内罗街头捡漏的资深车迷,估计以后得换地方晒太阳了。
其实这事还有更深一层的意味。以前所有新车,不管电动还是汽油,都习惯上路实地“溜达一圈”,不仅看性能,还能顺便接受天气、路况、突发情况的考验。如今用专属场地不仅能控制变量,不管刮风下雨都能把测试做到极致。如果说过去的公路测试像“随机应变”,那现在的封闭场地测试更像“定向培养”,一把尺子量到底。
说到底,这也是品牌升级的一种手段。法拉利本来就以性能和技术见长,每一步都愿意投入资源。专属测试场的建立,看着像是给自家电动车铺路,实则也是为品牌长远发展保驾护航。等哪天电动超跑成为各家标配,大家再回头看这波操作,估计都得说好一手“未雨绸缪”。
其实法拉利的野心你不用多猜,测试场为电动原型车“开天辟地”,别的性能车型顺势跟进。电动车型如果能在性能和安全上做出突破,说不定在跑车界还能再冲一波。而有了这样一条极致赛道,想必测试环节会更多数据、更严标准,谁还敢说电动超跑经不起“实战考验”?
当然对车迷来说,遗憾和期待都挂在心头。路边偶遇法拉利伪装车的日子说没就没了,不再跟工程师斗智斗勇,也没了街拍老司机的专属福利。不过话说回来,这也是技术变革带来的小插曲,等哪天谁家能搞个“AI谍照模拟”,或许大家又能找回点乐子。
现在的法拉利,已经不光在意公路上的风吹雨打,更注重科学测试里的分秒必争。新赛道建成,数据才是硬道理。未来几款新车要改款换代,电动化进程加速,工程师们的脑筋都得转得再快一点。
可以预见的是,电动法拉利首度下场测试,肯定是动作连连,各种参数、性能指标估计很快会放出。至于SUV、超跑、经典轿跑的下一步,大家也只能耐心等消息。如果说以前街头谍照是车迷的“寻宝图”,这下大家都得盯着官方通报来过瘾了。
总之,法拉利这次搞的事不声不响,影响却不小。自建“试车乐园”,把新车测试流程收归门下,既加速了技术升级,也给外头留了点悬念。车迷们虽然失去了街头蹲点的趣味,但说不定很快就能在屏幕前迎来更多参数细节,乐子一点也不会少。法拉利这回算是真正把“科技与速度”玩出了新花样。
本文以弘扬社会正能量为宗旨,若存在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通过官方渠道反馈,我们将及时回应。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