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做减法,奇瑞做加法,受伤的是长城?

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吉利搞了个大新闻!5月7号港股收盘,直接宣布要收购极氪,这操作惊呆了一众吃瓜群众。

雪球上的股民们都炸了锅,各种-
吉利这是自断臂膀还是壮士断腕-的讨论满天飞。

吉利做减法,奇瑞做加法,受伤的是长城?-有驾

其实啊,这事儿背后藏着中国汽车行业的大变革,可不是闹着玩的。

时间倒回几个小时前,上海车展现场,吉利宣布整合电池业务,成立-吉曜通行-。

吉利做减法,奇瑞做加法,受伤的是长城?-有驾

一位老司机就说了:-吉利今年都第三次战略收缩了,这是要憋大招啊!-再看看奇瑞那边,好家伙,QQ经典款、高端品牌捷途,53款新车挤得满满当当,简直是-车海战术-再现江湖。

这两种画风,简直就是新能源时代车企的两种生存之道:吉利挥舞着-台州宣言-这把大刀,12个品牌砍到只剩6个,妥妥的断舍离;奇瑞呢,品牌套娃一个接一个,新能源子品牌就有7个,这是要集齐七龙珠召唤神龙吗?

李书福老爷子早就看穿了一切,在老厂房里就喊着要-打好阵地战-。

吉利做减法,奇瑞做加法,受伤的是长城?-有驾

数据说话,吉利合并品牌后,单车研发成本降了18%,爆款车研发周期缩短到22个月,效率杠杠的!今年前4个月,吉利销量暴涨52.7%,银河E5直接贡献了28%的增量,妥妥的MVP!奇瑞虽然新车数量是吉利的2.3倍,但销量增速却从17.6%掉到10.5%,有点后劲不足啊。

这就像当年诺基亚,机型多到数不清,最后还是败给了苹果的单品策略,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

吉利做减法,奇瑞做加法,受伤的是长城?-有驾

更精彩的是,这场-加减法-游戏里,还有个隐藏玩家——长城。

大家都在关注吉利和奇瑞的时候,长城的市场份额悄悄蒸发了。

吉利做减法,奇瑞做加法,受伤的是长城?-有驾

第一季度市占率暴跌0.8个百分点,净利润直接腰斩45.6%,这也太惨了!一位长城离职工程师爆料:-我们同时搞23个电动平台,资源分散得像撒芝麻盐似的。

-在海外市场,曾经是长城利润奶牛的俄罗斯市场,销量暴跌19%,213家店都关门了,哈弗H6的尾灯也黯淡了。

吉利做减法,奇瑞做加法,受伤的是长城?-有驾

再看看吉利,极氪私有化后,欧洲工厂订单反而逆势增长37%,这就是差距啊!

站在黄浦江边,看着车企大楼,想起尹同跃那句-今年我们太快了-,真是让人唏嘘。

吉利做减法,奇瑞做加法,受伤的是长城?-有驾

奇瑞的工程师们还在为39款混动车型的上市忙得焦头烂额,吉利却在整合电池技术,新的-神盾金砖-电池能量密度提升,成本还下降了12%,这就是战略定力!资本市场也用脚投票,吉利市盈率接近特斯拉,而奇瑞还停留在传统制造业的水平,高下立判。

说到底,这场变革是中国汽车行业从-人海战术-到-精兵强将-的转变。

吉利做减法,奇瑞做加法,受伤的是长城?-有驾

工信部数据显示,我国乘用车产能利用率持续低迷,产能过剩严重。

吉利砍掉一个冗余品牌,就能省下8个亿的研发资金;奇瑞每增加一款车型,就要花2.3亿建渠道。

吉利做减法,奇瑞做加法,受伤的是长城?-有驾

一位行业大佬就说:-现在造车就像走钢丝,产品线越长,越容易翻车。

-

展望未来,这场-加减法-游戏将重塑全球汽车格局。

摩根士丹利预测,到2027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品牌只剩15个,80多个品牌要被淘汰,竞争太残酷了!吉利把极氪从美股摘牌,或许就是为了集中力量突破技术封锁。

吉利做减法,奇瑞做加法,受伤的是长城?-有驾

那些还在盲目扩张的玩家,可能最后只是为别人做了嫁衣,就像手机行业的酷派、金立,他们的技术最后都成了头部企业的养料。

夜幕降临,陆家嘴的霓虹灯亮起,吉利和奇瑞的Logo交相辉映,仿佛预示着中国汽车的两种命运。

吉利做减法,奇瑞做加法,受伤的是长城?-有驾

但资本市场是无情的,当长城的海外利润被冻结,当奇瑞的展厅里摆满滞销的-战略车型-,只有学会做减法的勇者,才能笑到最后。

毕竟,汽车行业的竞争,不是数量的堆砌,而是创新实力的比拼,正如李书福说的:-真正的竞争力,藏在主动收敛的勇气里。

吉利做减法,奇瑞做加法,受伤的是长城?-有驾

-

免责声明:本文的时间、过程、图片,人物信息均来自于网络。本文如若真实性存在争议、事件版权或图片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作者,我们将予以删除!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