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猛士最近干了件大事,它不装了,摊牌了。
它联合华为,搞出来一个叫猛士M817 Max+版的车,定价36.99万,直接把一台钢铁巨兽的脑子,换成了华为的。
这已经不是合作了,这叫夺舍,叫华为附体。
现在的车圈就是这么个大型行为艺术现场,你要是不拉上华为或者宁德时代讲个故事,你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造车的。所有人都魔怔了,都觉得只要发布会上念对了“遥遥领先”这句咒语,车就能长腿自己跑去用户家里。他们真以为消费者是地里长出来的,风一吹就倒伏一片吗?
猛士这次的核心,就是简单粗暴地解决一个问题:续航。
或者说,是续航焦虑这种“精神内耗”。
它直接给你塞进一个50.4度的宁德时代骁遥电池,一个堪称工业级的巨型暖宝宝。结果就是,纯电给你干到215公里,综合续航给你干到1365公里。
1365公里是什么概念?
这个数字,太阳看了都要一个趔趄。三体人看了都要连夜开着水滴过来研究。
这意味着你从北京满油满电出发,可以一路开到上海,中途连服务区的门都不用进。这已经不是加油或者充电了,这是车在修仙,它学会了辟谷。它把能量守恒定律按在地上摩擦,物理学看了都想连夜转行去学神学。
对于天天在城市里堵成沙丁鱼罐头的打工人来说,215公里的纯电续航,意味着你充一次电,可以撑一个星期。再也不用为了找充电桩,在下班的路上多绕半个北京城。你省下的不只是油钱,更是那点所剩无几的生命。
而对于那些长途越野玩家,1365公里的综合续航,直接把你的焦虑开关给拔了。它最好的应用场景,不是让你真的去穿越无人区,而是让你在朋友圈发照片的时候,可以配上一句“心在远方”,显得你这个人特别有深度,特别有故事,虽然你最远的远方可能就是周末去的那个郊野公园。
讲真,我作为一个奔四的中年人,看到这种车,第一反应不是兴奋,是疲惫。又是长续航,又是智能,又是越野。你们把一台车堆得跟个压缩毛巾一样,功能多到炸裂,恨不得能飞。但我们真正需要的,可能就是一个能安安静静带我们从A点到B点的铁盒子,一个能让我们在堵车时,稍微能放空一下的私人空间。
当然,光有续航是不够的,这年头你得“智能”。
所以猛士M817直接给你上了华为乾崑智驾ADS 4,鸿蒙座舱5,华为全家桶套餐,加大加大再加大。
典中典。以后车评真的不用做了,直接看“含华量”就行。含华量50%的是朋友,80%的是兄弟,100%的就是异父异母的亲爹。猛士这波直接把辈分拉满了,同行看了也得傻,哭晕在厕所。
是是是,华为的智驾确实牛。但别忘了,自动驾驶的终极难题,从来不在于技术,而在于人性。你的算法再牛,算力再强,只要马路上的老头乐骑得够野,只要大爷躺得够快,责任判定书上你就是唯一的被告。你的ADS 4能算出人心里的弯弯绕绕吗?它算不出来。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把车企的行为比作修仙渡劫,可能有点过于玄幻了。但你看看现在的车圈,哪个不比玄幻小说更魔幻?
猛士M817还给你配了后轮转向,空气悬挂。让这台五米多长的大家伙,在城市里拥有一个堪比买菜车的转弯半径,在地库里能把底盘降到最低,避免了“进得去,出不来”的尴尬。这是一种降维打击,用越野车的身板,干着买菜车的活。
一说到户外,它那个6kW的对外放电功能就登场了。一说到户外用电,我就想起小时候停电点蜡烛的日子,那会儿觉得一根蜡烛就能照亮全世界,现在没个6kW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户外人。你可以同时用电磁炉、电烤箱、投影仪,开个露天派对都绰绰有余。这简直就是疯了!纯粹的疯了!
所以,集齐了华为全家桶和千里续航,猛士M817就无敌了吗?
天真。
在真正的硬核越野圈,最无敌的永远是那台不用自己花钱修的单位的破陆巡。
猛士M817这波操作,本质上是一种掀桌子式的竞争。
当下的汽车市场,已经不是你多吃一口我少吃一口的存量竞争,而是你死我活的黑暗森林。不存在什么体面和共赢,只有“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的极限施压。
猛士这一手,就是把价格、配置、续航、智能化,所有能打的牌一次性全扔出来,直接自爆。它看明白了,最好的防守不是做个更好的蛋糕,而是直接把整个餐厅给爆了。
它用Pro版、Max版、Max+版组成一个产品矩阵,搞得你眼花缭乱。这不叫满足需求,这叫精准收割。让你在“入门即满配”和“顶配才够爽”之间反复横跳,最后不知不觉就掏空了钱包。
如果说之前小米是把蛋糕端走了,那猛士就是连桌子上的蜡烛都没放过。
它就是要用这种近乎癫狂的方式告诉你,这个牌桌上的游戏规则,变了。
要么成仙,要么成盒。
我们坚持新闻真实性、客观性,同时倡导正向价值观。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依据以便妥善处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