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高速才明白油车和增程车的距离,表面看是油耗,实际体验差着一大截

上高速才明白油车和增程车的距离,表面看是油耗,实际体验差着一大截

01
很多事,不自己亲身跑一趟高速,根本感觉不出来。
比如油车和增程车的区别。
之前我也以为,反正都是能跑长途,谁省油买谁呗。
结果真自己开增程车上高速,才见识啥叫体验的代差。

我印象特别深,有回走京沪高速,大概凌晨一点路上没啥车。
一脚电门下去,四周宁静得让我有点不习惯。
连我副驾驶的哥们都说,‘咋没有发动机咆哮声啊?’
这还真是第一道分水岭。

增程车内部静得不像话。
深蓝S07配NVH智能平衡系统,噪音能压到52分贝。
要换成传统油车,这时候发动机咆哮得起飞,轻松拉到六七十(分贝),后排聊天得提高嗓门。
我有次用分贝仪对比过,基本等于从菜市场切换到图书馆。
理想L9还整了什么反向声波,增程器开起来屁股底下就像按摩椅震两下那种力度。
有一回借朋友的德系SUV,跑120码方向盘抖得像健身房用的筋膜枪。
增程,几乎感觉不到啥震动。

到这阶段,有人又该说,“油车起步有劲,爆发猛”。
但真上路,这感觉能有多久?
很多油车,发动机和变速箱共振、怠速抖动。
而增程动力完全靠电机。
随踩随有,扭矩直接380牛米起步。
理想L7,5.3秒就能破百。
前阵子和修厂老师傅聊,他们说‘增程好就好在发动机完全当辅助,不拉车只发电,就像一直用充足电池的电动车开,顺滑还没那个断档点。’
保时捷工程师也悄悄吐槽:花大钱钻研PDK换挡,碰到人家增程直接全免。

02
再往深了说,高速体验分出高下的核心不是哪个跑得远。
而是谁跑得轻松。
这一点,大多数传统汽油车,还真追不上现在主流的增程车型。

我举个简单例子,零跑C16用激光雷达扫前方,最远能看三百米外的事故隐患。
实际体验就是啥?
连大车晃动、前面变道,它能提前预判、自动降速甚至换道。
你盯导航,它帮你看路。
油车最多就个定速巡航,还得手动踩油门、刹车,遇上加塞立马虚汗。
星纪元ET那种自动下匝道功能,错过高速出口?直接切一把,自己打信号并线下匝道。
传统油车要想要点类似的功能,还得加3万块的选装包、一道道设置。
有点像拿算盘和现代计算器比,表面用途都能算账,谁用着省事一试立现。

03
很多人印象里,增程车一旦‘亏电’,油耗就上天。
身边问得最多的也是这个。
但真把数据摊出来吓一跳。
我亲自测过一辆某品牌增程在亏电情况下油耗,8升一个百公里。
同期同级别油车,怎么跑都得10升左右。
为啥?
油车堵车就是傻烧油,发动机一刻不停;
增程车有电池做蓄力池,低速别管怎么走,还能电驱。
所以堵得越久,差距反而越明显。

最尴尬的其实是混动。
又得加油又要抢充电桩,纯电不耐久油贵。
节假日服务区充电桩排队,混动车插不上,油车司机反倒有地儿加油。
结果一番折腾,连车主自己都琢磨,‘到底图啥?’

04
聊这么多,可能还有人觉得机械味、发动机声是情怀。
我以前也沉迷过那股‘钢铁狂人驾驶感’。
但高速通勤你开上五六百公里。
电机静音、省体力,智驾能全程帮忙变道、刹车、提醒出口。
这种安全感和轻松,真不是参数能体现的。
这大概也是为啥增程越来越多,有些传统品牌开始悄悄上增程系列。
体验一回才知道,能让你省心的才是好车。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