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咱不扯别的,就聊点车主们心坎里的事!
各位老铁,有没有过这种让人冒火的经历:好不容易盼到周末,想出去溜溜,结果钥匙一拧,得,车子它开始装聋作哑了!
仪表盘一片死寂,活像个停摆的时钟。
别诧异,八成是那电瓶,它耍脾气了!
这事儿啊,可不是个例。
现在谁家还没几辆车换着开?
总有那么一辆,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被搁置一旁,成了“空巢老车”,一停就是个把星期。
结果呢?
想用它的时候,发现它比你还懒散,彻底歇菜了!
那么问题来了,车明明没启动,电力怎么就溜走了呢?
这事儿,得从车辆的“隐形耗能”说起。
你以为熄火就万事大吉了?
太天真!
它就像手机待机一样,后台还有一堆小程序在偷偷运行。
车上的车载电脑、防盗系统、遥控接收模块,乃至那些长期通电的行车记录仪,都在暗中蚕食着电瓶的储备。
就拿我那台老伙计来说吧,平日里跑起来生龙活虎,可只要超过五六天不动它,电量就开始发出警告了。
这感觉就像什么?
就像你账户里有点余钱,却天天被扣除小额管理费,积少成多,也就空了!
那么,车辆究竟能停放多久呢?
这事儿,还真没个定数。
它取决于你的电瓶的新旧程度,还有车内电子设备的复杂程度。
一般而言,一块崭新的电瓶或许能扛过三五天。
但若是你的电瓶已服役两三年,那就得多加小心了。
搁置超过一周,故障的概率就会上升。
倘若超过一个月?
好吧,预备好联系道路救援吧!
所以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若你计划长时间闲置车辆,提前做好防范,总好过临阵磨枪,启动不了才抓瞎。
正如《礼记·中庸》所言:“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言前定则不跲,事前定则不困,行前定则不疚,道前定则不穷。”
既然如此,咱寻常百姓又该如何是好,才能避免电瓶悄无声息地“撂挑子”呢?
莫慌,用车社这就给您献上几招,保证奏效!
第一招:开动它,遛弯儿去!
这招简单直接,效果也顶呱呱。
每隔十天半月,就将您的爱车发动,开出去兜风个一刻钟。
切记,是“开出去”,并非原地怠速!
为啥?
因为车辆行驶时,发电机才能更有效地为电瓶充电。
原地怠速?
纯粹是给发动机增添负担,对电瓶补给收效甚微。
此外,切莫原地开启空调!
这玩意儿可是耗电大户,只会让电瓶的负担雪上加霜。
设想一下,让一个饥肠辘辘的人,只闻着饭菜的香味却不能吃,那还不原地爆炸?
电瓶也是这个道理!
第二招:断电闸,求心安!
要是你确信车辆会闲置许久,那就果断点,直接拆除电瓶的负极连接线!
这招够狠,但效果也立竿见影。
切断了电瓶的“补给”,车上的所有用电设备自然也就偃旗息鼓了。
不过,拆卸前务必确保安全!先关闭所有电器,戴上绝缘手套,防止触电。
此外,卸下电瓶线后,就别指望用遥控钥匙解锁车门了。
部分配置高的车辆,断电后还需要重新校对各项设置,因此这招更适合那些长期不用车的“硬核”驾驶员。
第三招:好习惯,是王道!
除去上述这些“硬核”手段,平时的用车习惯也至关重要。
有些朋友,熄火后还喜欢在车里听音乐、看视频、给手机充电……我说,您是把车当成移动充电站了吗?
这些行为都会加速电瓶的衰竭。所以,养成停车即断电的习惯,外接电源能拔就拔。
特别是行车记录仪!
如果你的行车记录仪采用“常电”模式,那就务必留意了。
许多车主就是因为疏忽,忘记关闭行车记录仪,几天之内就把新电瓶给榨干了。
建议将行车记录仪连接至ACC电源,如此一来,熄火后它便会自动停止工作,省心又省力。
第四招:亡羊补牢,犹未晚!
万一,我是说万一,你的电瓶真没电了,也别灰心!总有补救之法。
你可以求助朋友的车辆“搭电”。
利用跨接电缆连接两辆车的电瓶,借助他人的动力为你的电瓶充电。
当然,你若有先见之明,可以购置一台车载应急启动电源。
这设备轻巧便携,紧要关头能派上大用场。
如果时间充裕,还能使用慢速充电器为电瓶补充电量。
这种“涓流”充电对老旧电瓶较为温和,虽然速度偏慢,但也更安全。
实在不行,就只能更换一块新电瓶了。
通常来说,电瓶的寿命也就三五年。
过于老旧的电瓶,即便勉强修复也是“回光返照”,说不定哪天又给你掉链子。
归根结底,电瓶这玩意儿,如同我们的身体,平时多加呵护,紧要关头才能靠得住。
各位车友,是否经历过电瓶亏电的窘境?
又是如何摆脱困境的?
在评论区里分享一下,让大家也都学习学习!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