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分钟大定破万!理想i6破局纯电

理想i6:最后的希望

理想汽车的CEO李想在i6车型上市直播的时候,说出了“5分钟大定破万”这句话,镜头里的他看起来特别累。这款被内部叫做“救命稻草”的纯电SUV,身上背负了太多期望:不仅要扭转连续四个月销量下滑的局面,还要在增程车型市场失守之后,打开纯电市场的突破口,更要证明这家曾经靠“奶爸车”火遍全网的品牌,还能在绝境中翻盘。

2025年的理想,就像一只被困在十字路口的野兽,前面是问界等对手虎视眈眈,后面是增程这条路走不下去了。而这款i6,就是他们最后的一张牌。它到底是让理想重新看到希望的转机,还是加速坠落的滑梯,现在还不好说。

5分钟大定破万!理想i6破局纯电-有驾

理想销量骤降,问界冲击加剧

三年前,理想靠着L系列在增程车市场里轻轻松松就赚得盆满钵满,那时候估计谁也没想到,自己点燃的这把火,竟然引来这么多“跟风者”抢饭吃。2023年,理想卖了37.6万辆车,稳坐新势力销量第一的位置,其中95%都是增程车型;可到了2025年8月,理想单月销量就掉到2.8万辆,比去年同期还少了32%,离70万辆的年度目标,才完成了35%。这一落差背后,不只是增程赛道从蓝海变成了红海,更是理想从当初的“游戏规则制定者”,变成了被规则反噬的“受害者”。

而问界,就是压垮骆驼的那根稻草。从M5到M9,华为加持的问界系列简直像一把手术刀,精准地切进了理想的核心市场:M5对标的正是L6,M7瞄准的是L7和L8,M9直接冲着L9去了。数据最能说明问题:问界M8上市四个月就交付了8万辆,而理想L8同期销量却暴跌了42%。更可怕的是,问界不仅抢走了用户,还直接动摇了理想的定价体系——当问界M7以31.98万的价格,配上空气悬架和鸿蒙座舱时,理想L7只能默默降价2万来应对,结果直接导致第二季度单车毛利率跌破了20%。

纯电转型遇挫

比正面硬刚更可怕的是“低价绞杀”。现在像哪吒、零跑这些品牌,直接推出所谓的“半价理想”车型,价格压得特别低,15万到20万之间,疯狂抢走L6原本的市场。8月份的时候,L6曾经月销超过2万辆,结果现在直接跌到了1.1万辆,同比下滑了45%。

这种“上下夹击”的局面让理想挺难做的:如果坚持高端路线,就可能失去市场份额;要是降价,又会伤害利润空间。财报也显示,今年第二季度理想净利润同比下滑了12%,这是它上市以来第一次出现季度利润负增长。

本来在增程式市场越来越吃力的情况下,理想是想靠纯电赛道来翻身,当作“第二增长曲线”。但i8这款车的失败,狠狠地给了它一记闷棍。这款定价35万到40万的中大型纯电SUV,上市三个月交付量还不到5000辆,远低于预期的“月销过万”。

回过头来看,i8的失败其实不是偶然,而是理想在纯电转型过程中一直“摇摆不定”的结果。

5分钟大定破万!理想i6破局纯电-有驾

价格与配置失误

首先,价格定得有点乱。为了防止“自己打自己”,i8和增程版的L7之间刻意拉开了5万元的价差,但这个“安全距离”反而让它陷入两难:比Model Y贵8万,配置又不如蔚来ES6,结果两边都得罪了。其次,配置上也犯了错误。消费者最不满的就是“取消后排娱乐屏”和“减配激光雷达”,而这恰恰是理想用户特别看重的“家庭化”功能,这种为了跟别人不一样而做调整的做法,其实根本没考虑到用户的真实需求。

5分钟大定破万!理想i6破局纯电-有驾

增程思维的惯性

更深层次的问题其实是“增程思维的惯性”。理想一直习惯了走“油电同价”、“配置拉满”的增程路线,但忽略了纯电用户真正关心的是什么——续航、充电效率和智能化体验。当理想还在宣传“没有续航焦虑”的时候,特斯拉的4680电池已经能实现真实续航600公里了,小鹏G6的XNGP智能驾驶系统用户使用率都超过70%了。这种用增程的逻辑去造纯电车的方式,让理想在纯电赛道一开始就落后了。

i6的出现,像是理想在绝境中的一次“背水一战”。24.98万的起售价,加上1万的首销优惠和3.5万的权益包,相当于“23万就能买到L6级别的纯电SUV”——这种“自杀式定价”确实引爆了市场:上市五天订单就突破了三万台,远超i8整个生命周期的销量。但热闹过后,一个更尖锐的问题开始浮现:i6的“成功”,到底是纯电转型的曙光,还是对增程车型基本盘的一种“自我伤害”?

5分钟大定破万!理想i6破局纯电-有驾

i6冲击L6销量

从产品力来看,i6确实非常精准地抓住了用户的痛点。比如说3米的轴距、后排的娱乐屏幕、双腔空气悬架这些配置,直接对标的是L6;而CLTC 650公里的续航和800V超充技术,又正好补上了i8之前的一些短板。更厉害的是,它还玩起了“内部平权”——i6和L6价格一样,但能给用户纯电身份,这对那些对绿牌有刚性需求的用户来说,简直就是“降维打击”。

北京一家理想门店的销售就透露说:“最近来店里看车的客户,十个里有七个在问i6,其中有三个甚至直接放弃了L6的订单。”

不过,这种“内部替代”的风险也开始显现了。8月份L6的销量已经跌到了1.1万辆,而i6现在卖得这么火,可能会进一步分流原本属于增程车型的用户。要知道,目前增程车型还是理想汽车销量的主力,占了80%左右。如果L系列持续下滑,企业可能就会陷入一个“增程在掉血,纯电还没站稳”的尴尬阶段。

更头疼的是利润问题。i6的毛利率预计不到15%,比增程车型的20%要低不少。如果i6的月销量不能突破两万台,反而可能会拖累整个公司的盈利表现。

5分钟大定破万!理想i6破局纯电-有驾

技术转型突破

理想现在的困境,其实反映了中国新势力车企在“技术路线转型期”所面临的普遍问题:当一个赛道的红利慢慢消失,怎么才能快速调整战略、找到新的方向?i6卖得不错,说明理想还是有“造爆款”的能力,但要真正走出这个困局,还得从三个关键点突破。

第一,就是不能再依赖增程技术,得建立起自己的纯电技术壁垒。现在增程市场已经越来越拥挤了,理想必须加快纯电平台的升级。目前理想的纯电车型还是基于原来的增程平台改造的,这就导致续航、空间这些核心指标都受到了限制。明年他们要推出一个“纯电专属平台”,如果真的能做到“续航800公里+10分钟快充”,那才有底气跟特斯拉、小鹏这些大厂正面硬刚。

5分钟大定破万!理想i6破局纯电-有驾

产品线优化与品牌重塑

第二,重新梳理产品线,避免内部互相消耗。i6和L6之间“同价位竞争”只是暂时的解决办法,长远来看,必须把增程和纯电车型区分开来:增程主打“三四线城市的家庭用户”,纯电则瞄准“一二线城市的年轻群体”。通过在尺寸、配置和价格上的差异,让它们形成互补,而不是互相内耗。

第三,回归用户价值,重新树立品牌形象。理想一直以来的优势就是“懂用户”,但最近这两年好像有点跑偏了:比如L系列换代的时候一味地堆配置,i8为了转型反而牺牲了用户体验。未来,它应该把“家庭用户”的核心需求从“堆配置”升级到“场景化服务”,比如说开发更智能的儿童看护系统、更方便的家庭出行生态,让“理想”不只是辆车,而是一种生活方式的象征。

5分钟大定破万!理想i6破局纯电-有驾

理想i6的挑战与未来

理想i6的“开门红”给这家一直陷在困境里的车企带来了一丝喘气的机会,但这只是暂时的。随着增程式技术的“护城河”越来越浅,而纯电市场这块“新大陆”还没站稳脚跟,理想现在正站在一个关键的十字路口。接下来的三个月,i6能不能继续卖得好,L系列能不能止住下滑,纯电平台有没有实质进展,这些都会决定理想到底是“触底反弹”,还是“昙花一现”。

5分钟大定破万!理想i6破局纯电-有驾

理想汽车的进化之路

对中国新势力车企来说,理想汽车的故事很有参考价值:没有永远的蓝海市场,只有不断进化的能力。从“增程技术的代表”到“纯电领域的突破者”,理想这次的背水一战,不仅关系到企业自身的生死存亡,也反映了整个行业在技术路线上的不断调整和演进。而这场较量的结果,可能要等到明年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占有率超过50%,才能真正看清楚。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