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1日起正式施行,替代了2018年版的旧标准。 这份标准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市场监管总局会同公安部、应急管理部、国家消防救援局组织修订,因其严格的技术要求而被广泛称为“史上最严”电动车国标。
新国标最核心的变化是彻底堵死了改装的后路
它规定电动自行车最高设计车速不得超过25km/h,并且当车速超过这一限制时,电机必须自动切断动力输出。新标准还从技术层面增加了电动机空载反电动势、电感值差异系数等专业指标,使普通用户和商家难以通过简单操作破解限速。
在消防安全方面,新国标对非金属材料提出了更高要求,明确规定塑料使用总量不得超过整车质量的5.5%,同时对座椅、电池仓、装饰件等关键部位的材料阻燃性能作出严格规定。 此举旨在有效降低火灾事故隐患和危害,减少因燃烧而产生的有毒气体排放。
针对非法改装现象,新国标强化了防篡改设计要求,要求控制器、蓄电池、充电器实行“一车一池一充一码”的互认协同机制,从技术层面杜绝私自改装空间。此外,新国标还创新性地引入了智能化要求,规定用于经营性用途的电动自行车必须强制安装北斗定位模块。
新国标也作出了一些人性化调整
不再强制要求所有车型设置脚踏骑行装置,只有电助力车型才需要安装。 后视镜从“不允许加装”改为“鼓励安装”,并且不计入车身尺寸限制。对于使用铅酸蓄电池的电动自行车,整车质量上限由55kg放宽至63kg,满足消费者对续航里程的需求。
随着新国标的实施,电动车市场出现了明显的波动。 2025年9月1日至11月30日为销售端过渡期,期间旧国标车辆仍可销售。 这导致了许多消费者抱着“赶末班车”的心态抢购旧国标车型。
开封电动车商会会长李忠民向记者介绍,新国标对电动自行车的安全性能提出了系统性和全面性的规范要求。在开封市大梁路电动自行车销售集中区域,多家品牌专卖店内人头攒动,现场试车、咨询、交易的消费者络绎不绝。
消费者对新旧国标的态度各不相同
市民李艳正在咨询新国标电动自行车的情况,她担心买了不符合新国标的电动自行车会带来麻烦。 六旬老人高勇分享了他的看法:“我常用电动自行车接送孙子,最担心的就是速度太快不安全。 听说新国标电动自行车能自动限速,有更好的刹车系统,感觉放心多了。 ”
也有部分市民对新国标中“km/h限速”表示担忧。 经常骑电动自行车出行的宋先生认为:“km/h的限速确实偏低,特别是对于通勤距离较远的上班族来说,可能会影响出行效率。 ”
外卖骑手群体对新国标的关注尤为突出
外卖员的工作与时间赛跑,车速直接关系到他们的收入和送单效率。 一位外卖站长表示,站点内暂时尚未通知要换车,骑手们目前没有感觉到任何变化。
美团宣布将在2025年底前全面取消超时罚款,这意味着骑手将不再因为无法在系统规定时间内送达而被罚款。也有骑手担心,随着新国标执行日趋严格,一定时间内的送单量会变少,如果订单的单价不变,就会影响整体收入。
公安部道路交通安全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电动自行车肇事导致的交通事故在城市道路交通事故总量中约占10%。 根据报道,2019年至2023年期间,涉及电动自行车的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年均增长率5.85%。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