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年底交作业的时候了,车圈这场大型期末考试,有人提前交卷成了学霸,有人划掉题目答案直接重写,还有人干脆把桌子掀了,对着监考老师大喊“老子不考了”。讲真,这份年底的KPI,或者说“生死簿”,与其说是成绩单,不如说是一场关于“谁先疯”的行为艺术展。
榜首的小鹏,就很艺术。完成率82.4%,听起来是不是特别优等生?但你得看他是怎么考的。去年小鹏还在ICU门口徘徊,今年直接拔了管子去隔壁蹦迪。这背后不是什么精妙的战略,就是一招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自爆卡车”战术。MONA M03这台车,就是何小鹏从牙缝里挤出来的压缩饼干,目的不是好吃,是活命。它连续13个月交付过万,听着很神,但本质就是把价格打到对手的肋骨上,用自己的血给市场放气。这种打法,不是开窍了,是颠了。当所有人都想体面地切蛋糕时,小鹏选择直接把餐厅的煤气罐打开,谁也别想好过。
然后是小米,雷军老师这位雷电法王,更是重量级。年初说30万辆,大家觉得是年轻人第一次创业有点上头。结果没多久,雷总反手一个“不装了,摊牌了”,目标提到35万辆。这已经不是自信了,这是一种对物理学和供应链科学的公然藐视。7、8、9月,交付量跟坐了火箭一样往上窜,好像车不是在产线上造出来的,是雷军的炼丹炉里直接蹦出来的。
为什么小米能成?因为它压根就不是在卖车,它是在经营一种宗教。买小米SU7的人,跟买特斯拉、买苹果的人,脑回路是一样的,进入了一种“品牌玄学”的结界。你跟他聊参数,他跟你聊生态;你跟他聊交付,他跟你聊雷总的梦想。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我作为一个中年人,有时候真的看不懂。就像我老婆非要买那个死贵的戴森吹风机一样,我寻思我这几根毛,用毛巾擦擦不就得了?但人家说你不懂。是是是,我不懂,雷总懂就行了。小米的KPI,与其说是生产目标,不如说是信仰充值的KPI。
再看零跑,这位更是重量级中的重量级,简直是典中典。别人还在算怎么完成今年的KPI,朱江明已经开始画明年100万辆的大饼了。9月份交付6万6,这个数字本身就充满了行为艺术感。零跑的策略更简单粗暴,就是“掀桌子式竞争”的完全体。它不是不过了,它是要把所有人的日子都搞黄。它推出的那些车,配置拉满,价格探底,就像一个修仙小说里突然出现一个拿着加特林的猛男,对着一群还在比划拳脚的修士疯狂扫射,嘴里还喊着“大人,时代变了”。同行看了也得傻,这还怎么玩?打不过,完全打不过。
然后,我们聊聊那些“心态爆了”的选手。
蔚来,李斌老师的精神状态非常值得我们关心。他就像一个努力维持家庭体面的大家长,一边要维护蔚来主品牌的豪华调性,一边又放出乐道这个小号去市场上跟人贴身肉搏。如果说之前小米是把蛋糕端走了,那乐道就是连桌子上的蜡烛都没放过。这种精神分裂式的操作,让蔚来整个品牌都散发着一种“道诡异仙”的气质。一边是换电站里优雅的车主,一边是发布会上“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的呐喊。虽然今年KPI完成不了,但这种“要么成仙,要么成盒”的姿态,本身就足够悲壮,也足够好笑。
理想的李想,就更拧巴了。之前靠着“冰箱彩电大沙发”这套独门绝技,在增程领域呼风唤雨,俨然一代宗师。结果一进纯电市场,发现这里不是存量竞争,是黑暗森林。以前大家是比武,现在是直接掏枪。李想老师说要在高端纯电“保五争三”,这个目标听起来,就像一个武林高手宣布要去参加现代战争,并争取打死三个敌人。他推出的纯电SUV,面对的是一群已经杀红了眼的对手。这已经不是产品力的问题了,这是世界观的冲突。讲真,这帮人是真的疯了。
最后,必须提一下华为,或者说鸿蒙智行。这家伙不是来考试的,它是来当出题老师的。2025年目标100万辆,这是什么概念?这是要把整个考场都变成他家的自习室。当别人还在一个一个车型抠细节的时候,余承东直接搞出了“五界十车”这种三体人看了都气活了的矩阵。问界、智界、享界、尊界、尚界,名字一个比一个玄乎,像是从山海经里召唤出来的神兽。
这个打法,完全是反技术崇拜的。它告诉你,单个产品的技术不重要,重要的是我能不能用十个产品把你包围起来。这是一种降维打击,是闪电战,是饱和式攻击。你刚研究明白问界M9,他的智界S7就冲到你脸上了;你刚想明白怎么对付轿车,他家的SUV军团已经把你家给偷了。目前虽然只完成了三分之一,但你问我他慌不慌?他慌个毛。写到这里,我感觉自己有点走火入魔了,怎么好好的汽车分析,硬是给我写成了玄幻小说。
华为的目标,已经脱离了“卖车”这个范畴,它是在重塑规则。它要成为那个唯一的“任意门”,所有想上车的传统车企,都得从他这儿买票。你问我100万辆的目标怎么实现?我怎么知道,你得去问余承东,他可能自己都不知道,但这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个气势。在绝对的数量和生态面前,任何精巧的单点技术,都可能显得不堪一击。就像自动驾驶的终极奥义不在于激光雷达,而在于能躲开多少个不讲理的“老头乐”一样。
所以你看,2025年的这场大考,根本不是在考谁的车造得好,而是在考谁的世界观更颠覆,谁的玩法更流氓,谁更能抛弃所谓的体面。有人靠信仰,有人靠自爆,有人靠人海战术。最终的结局,可能不是谁完成了KPI,而是谁把KPI这个概念,连同考场本身,一起炸上了天。这才是这个时代,最真实,也最荒诞的剧本。
本新闻严格遵守新闻职业道德,倡导积极价值观念。如有内容争议,欢迎监督指正。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