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车3年才发现:动能回收这样用,电池衰减率能从13.2%降到11.7%,多数车主或许还不知道

开车3年才发现:动能回收这样用,电池衰减率能从13.2%降到11.7%,多数车主或许还不知道

上周末陪老张去看他那辆跑了20万公里的新能源车做体检,电池健康度报告出来,我俩都愣住了——居然还有88.3%。要知道,同期买车的几个哥们,电池衰减早就超过13%了。老张喝着茶慢悠悠说了句:“动能回收这东西,会用跟不会用,差距大着呢。”

这话听着玄乎,但细琢磨还真是那么回事。大概两年前,老张那车冬天突然续航暴跌,售后师傅检查后说BMS系统发现电池有点小毛病,自动把回收电流降下来了。当时我还不以为然,后来才明白,这套系统就像个贴身保镖,零下十几度的天气里,电池活性本来就差,要是还拼命往里灌回收来的电流,电池可受不了。

说起充电这事儿,多数人或许跟我当初想的一样——能量回收不就是省点电嘛。其实门道远不止这些。电池这玩意儿跟人似的,最怕暴饮暴食。你想啊,每次都从20%充到100%,电池芯片的压力得多大。倒是动能回收带来的那种“少吃多餐”模式,从80%补到85%,用到78%再补一点,电池反而舒坦。我有个开新能源SUV的朋友,就爱用中等回收档,三年下来电池健康度比总开强回收的车主还好。

开车3年才发现:动能回收这样用,电池衰减率能从13.2%降到11.7%,多数车主或许还不知道-有驾

前阵子自驾去山里,下坡那段路给我上了一课。以前我总担心动能回收伤电池,遇到长下坡还习惯性踩刹车。旁边坐着的修车师傅看不下去了:“你这刹车片得多热啊,热量传导到电池那边去可不是好事。”他让我试试强回收模式,松开电门车速自然就控下来了,下完坡一看,续航反倒涨了十几公里,刹车盘温度也正常。

不过话说回来,强回收也不是什么时候都能开。上次带岳母出门,我开着强回收档还没到地方,老人家就说有点晕。后来才反应过来,松电门那个突然的拖拽感,对晕车的人来说确实够呛。现在车上有老人小孩,我都老老实实调回低档,宁可少回收点电,也不能让家人坐着难受。

最让我意外的是家充这事儿。以前有充电桩我就恨不得每次充满才安心,总觉得100%的电量才踏实。后来看到有人说,电池长期满电状态反而容易老化,日常充到80%-90%就够用了。试了大概半年,发现续航确实没啥影响,倒是车机系统里电池健康度那个数字,比之前稳定多了。

雨天湿滑路面又是另一回事。有次下雨开着强回收档差点出状况,车轮在水面上打滑那一瞬间,心里咯噔一下。那会儿才明白,动能回收说白了也是制动力,湿滑路面本来附着力就差,强回收一开车轮锁死的风险直线上升。现在一遇到这种天气,我都自觉把回收强度降下来,安全比省那点电重要得多。

开车3年才发现:动能回收这样用,电池衰减率能从13.2%降到11.7%,多数车主或许还不知道-有驾

车机系统里那个电池健康度查询功能,以前我从来不看,觉得没啥用。后来一个搞技术的朋友提醒我,这东西就像体检报告,定期瞄一眼能发现不少问题。有次看到数值掉得有点快,赶紧去售后查,发现是某个电池模组内阻异常,要不是发现得早,估计后面麻烦更大。

开了这几年新能源车,越来越觉得动能回收这功能挺有意思。它不像传统车那么直给,需要你慢慢摸索它的脾气。提前判断路况,该松电门时松,该踩刹车时踩,让回收系统自然介入而不是生硬对抗,车开得顺了,电池也跟着受益。那些说动能回收伤电池的,多半是用法不太对路。

老张那天临走撂下一句话:“开车这事儿,三分靠车七分靠人。机器再聪明,也得你会用才行。”我寻思这话放在动能回收上,倒也八九不离十。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