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以"德系品质"闻名的大众、奔驰、宝马等品牌,在国内车市正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考验。最新数据显示,2月德系车销量遭遇"滑铁卢",仅8款车型月销破万,昔日热销车型销量几乎"拦腰斩断",新能源转型阵痛显露无遗。
轿车市场"高开低走":昔日爆款集体哑火
大众朗逸以1.8万辆的成绩勉强守住轿车榜首,但这个数字与巅峰时期月销4万辆的辉煌相比,差距触目惊心。速腾、帕萨特等"老将"虽仍保持1.5万辆以上销量,但消费者已不再为"德味操控"买单——奥迪A4L销量跌至7000辆,奔驰C级、宝马3系也仅徘徊在9000辆边缘。就连曾经的中高端轿车标杆奥迪A6L,也靠大幅降价才勉强过万。
SUV集体"掉队":三款勉强破万创近年新低
更令人意外的是德系SUV阵营。探岳、途观L、奔驰GLC三款"幸存者"销量均未突破1.2万辆,而奥迪Q5L、宝马X3等明星车型销量不足9000辆。宝马X5这个曾经的"豪华SUV标杆",2月仅售出6000余辆,与国产新能源SUV的热销形成鲜明对比。
品牌分化加剧:大众独撑大局 奢侈品牌集体承压
在德系军团中,大众品牌成为"顶梁柱",朗逸、速腾、宝来等五款车型贡献了超70%的轿车销量。但连"平民神车"宝来都跌至6000辆,暴露出大众在新能源转型中的滞后。相比之下,奔驰、宝马等豪华品牌遭遇双重打击:既要面对BBA内部竞争,又要应对蔚来、理想等新势力的冲击。奔驰GLC作为唯一过万的豪华SUV,其销量主要依赖终端大幅优惠。
市场转向:新能源车蚕食传统燃油车份额
业内人士指出,国内新能源车渗透率已突破30%,而德系品牌在电动化领域布局较慢。大众ID系列月销仅万辆左右,宝马i系列销量不足传统燃油车的十分之一。反观比亚迪、特斯拉等品牌,凭借智能化和性价比优势,正在加速抢占市场份额。
"德系车正在经历从'技术信仰'到'市场现实'的阵痛。"汽车行业分析师表示,"如果不能在智能电动车领域实现突破,未来三年德系品牌或将面临更大危机。"数据显示,2月新能源车型销量TOP10榜单中,德系品牌已无一在列,这个信号或许比冰冷的销量数字更具警示意义。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