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旗汽车是国企,更准确地说是央企旗下品牌。其母公司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由国务院国资委监管,是国有特大型汽车企业集团 ,承担着推动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重任。这种国企属性,赋予红旗独特的优势,如强大的资金支持、政策扶持,使其能在技术研发、生产布局等方面贯彻国家战略,对中国汽车工业发展有着深远影响。
1956年,在一汽副厂长孟少农主持下,设计处编制《1956 - 1962年产品发展规划》,首次提出开发小轿车计划,为红旗的诞生埋下伏笔。1957年,一机部部长黄敬考察一汽,确定一汽要发展包括轿车在内的6种品牌。1958年是红旗汽车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4月19日,一汽工会、团委联合召开试制小轿车促进大会,成立小轿车制造突击队;5月12日,第一辆东风CA71轿车试制成功;6月,一汽总工程师郭力宣布要为中央领导生产高级轿车;7月24日,V8发动机试制成功;8月1日,我国第一辆高级轿车在第一汽车制造厂诞生,次日被命名为红旗牌高级轿车,《人民日报》也刊发了《“红旗”牌高级轿车诞生了》一文。红旗就此成为中国民族轿车的开端,意大利造型大师赞誉其为“东方艺术与汽车工业技术结合的典范” 。
在创业初期,红旗凭借其独特地位,成为中国外交和重大场合的重要角色。1960年3月,红旗CA72高级轿车参加莱比锡国际博览会,受到高度评价,展现了中国汽车工业的实力。此后,红旗轿车频繁出现在接待各国领导人的场合,1961年刘少奇主席乘坐红旗检阅车迎接古巴总统;1962年朱德委员长和彭真同志乘坐红旗检阅车迎接朝鲜代表团 ;1964年红旗CA72轿车赴日参展,并在解决质量问题后被送往北京,经过试验被定为国车;1966年毛主席乘坐红旗检阅车检阅红卫兵;1967年周恩来总理乘坐红旗检阅车迎接赞比亚总统 。这些事件不仅体现了红旗轿车的尊贵地位,更承载着国家形象和外交使命。
然而,1981年5月,因油耗高等多方面原因,红旗轿车正式停产,23年的时间里,累计生产1492辆。但红旗的故事并未结束,为了复产,厂领导多次努力,意识到仅靠自我开发难以跟上市场,只有与外方合作才有机会。1988年5月17日,长春一汽与德国奥迪签订合作技术协议,“奥迪100”的技术成为日后“小红旗”的重要支撑。1993年3月22日,恢复生产后的第一辆红旗牌高级轿车走向市场,进入普通百姓家;1995年9月,以奥迪100为参照的小红旗轿车批量通过总装线,彻底结束了1981年的“停产令” ,一汽人成功将红旗从计划经济带入市场经济。2002年,红旗明仕上市,红旗在市场中不断探索前行。
2012年4月,中国一汽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行“红旗品牌战略媒体发布会”,正式发布“红旗品牌战略”,标志着新红旗时代的开启。2013 - 2017年,红旗H7、红旗L5和新红旗H7相继上市。此后,红旗轿车在外交活动中再次大放异彩,2014年服务亚信峰会、亮相北京APEC峰会;2016年在G20峰会中担任各国元首专属座驾。同时,红旗不断拓展产品线,推出多款SUV车型和新能源车型,如红旗E - HS3、HS5、HS7、LS7、E - HS9、红旗E - QM5、红旗H9和红旗H9+等 。在技术研发和品牌建设上也不断发力,亮相国际车展、参加国际科技展会、与故宫等进行战略合作,提升品牌影响力,2024年销量达到41.18万辆,连续7年实现正增长 ,在市场中站稳脚跟并逐步扩张版图。
红旗汽车作为国企品牌,从诞生时肩负民族汽车工业崛起使命,到在历史浪潮中经历停产、复产,再到新时代的全面复兴,其历史是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生动写照。它不仅是交通工具,更是中国工业发展、国家形象的象征,未来也必将在中国汽车工业迈向世界的征程中,继续发挥引领作用,续写辉煌篇章。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