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了半年4.2L油耗的奇瑞插混,我在高速服务区被三个合资车主围住,他们掏出手机问的第一个问题让我愣了三秒
加油站的显示屏跳到356元时,旁边那台途观L的车主探过头来瞄了一眼我的油箱盖,又看看仪表台上显示的续航里程——1380公里。他憋了半天,问了句:“兄弟,你这车……改装过?”我笑着摇摇头。他掏出烟盒递过来,语气里带着点儿不甘心:“我这车刚加满700块,能跑600公里就烧高香了。你这奇瑞,到底怎么回事?”
这场景这半年遇到不下五次。
混动这玩意儿,门道全在“怎么混”
说实在的,市面上混动车不少,但大多数开起来总觉得有点儿别扭。要么低速电驱动力绵,要么高速烧油跟纯燃油车没两样。奇瑞这套C-DM系统,工程师或许是想明白了一件事——混动不该是油电的简单叠加,而是要让它们各司其职。
他们那台1.5T发动机,热效率能到44.5%左右。这数字可能听着没感觉,但你要知道,大部分家用车发动机热效率也就35%-38%,多出来的几个点,直接体现在油箱上。我自己开风云A8这半年,市区通勤基本就是纯电模式,发动机安安静静躺着;上了高速,发动机介入也不突兀,整个动力切换顺滑得让你察觉不到。
最关键的是那个综合油耗。馈电状态下百公里4.2L左右,这数字在插混里头算是相当能打的。之前我那台合资SUV,市区油耗随随便便就奔着10L去了,现在每个月光油费就省出小两千块。攒了小半年,够我带媳妇儿去趟三亚了。
底盘这事儿,得亲自坐坐才知道
买车之前我特意去试驾了一圈。坐进瑞虎9那一刻,悬架的表现让我有点儿意外。他们号称用了CDC电磁悬架,过减速带的时候,你能明显感觉到悬架在主动“吸”震动,不是那种硬邦邦的生扛,也不是软绵绵的余震不断。
我开车这些年算是挑剔了,但这种细节真的能看出一家车企到底有没有花心思。座椅的包裹性也不错,长途开下来腰不累。有次带着家里老人跑了趟郊区,老太太下车第一句话就是“这车坐着舒坦”——这评价,顶得上什么专业测评。
智能座舱别整虚的,好用就行
车机系统这块儿,现在好多车功能一大堆,实际用起来卡顿、逻辑混乱,最后车主还是习惯用手机支架。
风云A8那套系统,我用着感觉就俩字——顺手。语音识别挺准,说方言也能听懂;导航、音乐、空调,常用功能基本动嘴就能搞定。还有个露营模式,周末带孩子去郊外,一键开启,座椅放平、氛围灯打开、外放电接个小冰箱,这才是真正用得上的智能。
至于那些花里胡哨的功能,说实话大部分时间用不上。但这些基础的、高频的场景,做得挺扎实。
10万出头的价格,配置给得够意思
风云A8起售价10.99万,这价位能拿到插混加L2辅助驾驶、座椅通风加热、全景天窗,放在两年前,你得往20万级别的车上找。有人或许会说,便宜没好货。但你仔细想想,核心的三大件——发动机、变速箱、电池管理系统,都是自己研发的,零部件国产化率超过90%,成本控制做到位了,自然能把价格打下来。
我有个做汽车媒体的朋友跟我说,这些年研发投入占营收7%以上,累计专利两万多项。这些数字听着挺枯燥,但落到产品上,就是你能用十来万买到以前二十多万才有的体验。
最后说两句
这半年开下来,我大概明白了那些闷声买车的人在想什么。他们或许不在乎品牌是不是够响亮,也不在乎车标能不能撑面子,更在意的是这车到底好不好开、省不省心、值不值这个价。
国产车走到今天,技术层面可能已经不输合资了。剩下的,就是时间和口碑慢慢积累。
服务区那个途观车主临走前加了我微信,朋友圈置顶是他媳妇儿发的:“老公又在研究换车了。”我笑了笑,没回复。市场是最诚实的——消费者会用钱包投票,仅此而已。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