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经常坐网约车或者自己就是网约车司机的朋友们可能都听说了个新鲜事,福建福清市出台了一个关于网约车管理的新规定,在行业里引起了不小的讨论。
这个新规的核心内容,说白了就两件大事:第一,一辆车以后只能绑定一个网约车平台;第二,平台必须要和自己旗下的司机签订劳动合同或者其他形式的协议。
这消息一出来,大伙儿的看法就不一样了,有的人拍手叫好,觉得市场总算要规范了,也有的司机师傅心里犯嘀咕,担心自己的饭碗会受影响。
这规定到底是好是坏,咱们今天就把它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聊一聊。
先说说这个“一车一平台”。
以前是什么情况呢?
很多司机师傅的车上,中控台那儿都跟个小型指挥中心似的,摆着两三部手机,同时开着好几个打车软件的司机端。
这边平台刚派个单,那边平台的提示音又响了。
司机们这么做,图的也很简单,就是为了多接单,增加收入。
毕竟,哪个平台在哪个时间段、哪个区域的订单多,这都是不一定的,多一个平台就多一个选择,不至于在一棵树上吊死,能有效减少空车跑在路上的时间。
这种模式虽然让司机师傅手忙脚乱,但确实是很多人维持收入的重要方式。
现在,福清的新规就等于给这种操作模式画上了句号。
规定说得清清楚楚,一辆合规的网约车,它的《网络预约出租汽车运输证》,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车证”,只能登记在一家网约车平台的名下。
这就意味着,司机师傅们必须做出选择,到底是跟滴滴,还是跟高德,或者是其他平台,只能选一个。
一旦选定了,就得在这个平台“安营扎寨”,不能再像以前那样“广撒网”了。
有司机师傅可能马上就会问,那我要是觉得这个平台不好,想换一家怎么办?
新规也考虑到了,但把换平台的门槛提得相当高。
你想换,可以,但流程特别麻烦。
你得先跟现在的平台办理解约,然后去相关部门注销你车辆和这个平台的绑定关系,接着再去找新的平台签约,重新提交材料,申请把你的车证绑定到新平台名下。
整个流程走下来,需要不少时间。
最关键的是,在这一系列手续办完之前,你的车是不能合法上路接单的。
这段时间里,车停着,人闲着,一分钱也挣不到。
这个时间成本和收入损失,对任何一个靠开车养家糊口的司机来说,都是一笔不小的负担。
这么一来,司机在选择平台时就会变得异常谨慎,轻易不敢跳槽了。
看到这里,很多人可能会觉得,这规定不是把司机给捆死了吗?
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一家平台上,万一这家平台派单不公平,或者订单量突然下滑,司机不就得干瞪眼吃亏吗?
这确实是大家最直接的担忧。
但是,我们得把这个政策连起来看,因为它还有后半部分,而这后半部分,恰恰是用来平衡前半部分限制的,也是这次新规最见功力的地方。
新规的第二项核心内容,就是强制要求平台必须与司机签订劳动合同或经营协议。
这一下可就戳到问题的根子上了。
长期以来,网约车平台和司机之间的关系,一直有点模糊不清。
平台方面总喜欢强调自己是“信息中介”,说白了就是个提供信息的,不是司机的老板,所以五险一金这些劳动保障,很多时候都谈不上。
司机更像是平台上的“个体户”,自负盈亏,虽然听着自由,但实际上在强势的平台面前,基本没什么话语权。
平台的抽成比例、奖励规则、处罚条款,说改就改,司机往往只能被动接受。
很多人都感觉,自己辛辛苦苦跑一天,一大半的利润都被平台以各种名义抽走了,自己成了给算法打工的。
现在,福清的规定直接把这层窗户纸给捅破了。
不管你平台怎么定义自己,你招来的司机,你就得跟他签个合同或者协议。
这白纸黑字的合同往那一放,性质就完全变了。
这意味着平台和司机之间建立了一种受法律保护的、正式的权责关系。
合同里必须写清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比如平台的抽成比例到底是多少,是怎么计算的,不能再搞不透明的“幽灵抽成”;司机每天工作多长时间,平台应该提供什么样的保障,比如基本的保险、合理的休息时间等等。
这样一来,司机再也不是那个可以被随意拿捏的“临时工”了。
如果平台违反了合同约定,司机就可以拿起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
所以我们把这两条规定放在一起看,就能明白背后的逻辑了。
它就像一套组合拳,先用“一车一平台”把司机和平台深度绑定,让双方成为一个利益共同体。
然后,再用“必须签合同”这根绳子,把平台的责任也给捆结实了。
政府的管理思路很清晰:司机师傅,你放弃了在多个平台之间自由选择的权利,作为交换,你在你选定的这个平台上,将得到前所未有的稳定和保障。
而平台,你既然享受到了司机对你的“忠诚”,那你就必须承担起相应的责任,不能再像以前那样只管抽成、不顾司机死活了。
那么,这样的改变对整个市场来说,究竟意味着什么呢?
好处是显而易见的。
首先,安全和责任问题变得非常明确。
以前如果出了交通事故或者服务纠纷,有时候乘客都搞不清楚这车到底算是哪个平台的。
现在好了,一车对应一平台,出了问题,谁家的车就找谁家的平台,平台想推卸责任都难。
这就会倒逼平台下大力气去管理好自己的车辆和司机,对司机的背景审查、日常培训、车辆的维护保养,都得上心,因为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最终板子都会打在自己身上。
对我们乘客来说,这无疑是一颗定心丸,打车的安全感会大大提升。
其次,它有助于遏制行业内的恶性竞争。
过去几年,各大平台为了抢地盘,最常用的手段就是“烧钱大战”,用高额补贴吸引司机,用超低价格吸引乘客。
这种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做法,虽然短期内让大家觉得打车便宜,但实际上严重扰乱了市场秩序,也让司机们的收入极不稳定。
新规里也提到了,禁止平台以低于成本的价格运营。
当平台不能再打价格战,司机也不能随意流动时,平台之间竞争的焦点,就必然会从“拼价格”转向“拼服务、拼保障”。
哪个平台给司机的待遇好、抽成合理、管理更人性化,哪个平台就能留住更多的好司机。
有了稳定优质的司机队伍,服务质量自然就上去了,乘客的体验也会更好,这才是健康长久的发展模式。
最终,那些管理混乱、只想着压榨司机的小平台,可能会因为留不住司机而逐渐被市场淘汰,整个行业会经历一次优胜劣汰的洗牌,变得更加规范和有序。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