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了高速才发现,1.8L跟1.6T差距明显!买车你会选择哪种发动机?
哎,说句掏心窝子的话,现在这买车啊,可真是越来越让人眼花缭乱了。以前吧,大家伙儿买车主要看个牌子、大小、价格,顶多再问问油耗。可现在呢?光是发动机这一项,就能给你整出一堆名词来,什么自然吸气、涡轮增压、缸内直喷、双离合、CVT……听得人脑袋嗡嗡的。尤其是这两年,“T”字头的发动机是越来越火,1.5T、1.6T、2.0T,遍地开花。反倒是咱们开了几十年的“自吸”老伙计,好像有点被冷落了。记得我那台老捷达,1.6L自吸,皮实耐造,开到报废也没大修过。可现在要是跟人说你开1.8L自吸,人家可能第一反应就是:“哦,够用就行呗?”这年头,排量似乎已经不是衡量动力的唯一标准了。那么问题来了,当咱们真正把车开上高速,一脚油门下去,这1.8L自然吸气和1.6T涡轮增压,到底差在哪儿?是动力的狂暴输出,还是驾驶的从容淡定?是省油的真本事,还是驾驶的平顺感?今天,我就以一个老司机的身份,跟大家伙儿好好唠唠这个事儿。
先来说说这“三大件”,懂行的人都知道,发动机、变速箱、底盘,这仨才是决定一辆车好坏的根本。外观内饰再花里胡哨,配置再高大上,如果三大件不行,那开起来的感觉,绝对差强人意。而在三大件里,发动机又是重中之重,它就像人的心脏,心脏不给力,人就没精神,车也一样。现在市面上的发动机,主要就两大类:自然吸气和涡轮增压。自然吸气,顾名思义,就是靠活塞下行产生的负压,把空气“吸”进气缸,结构简单,技术成熟,像丰田、本田、马自达这些品牌,就特别钟爱自吸。而涡轮增压呢,是利用发动机排出的废气,驱动涡轮,给进气“加压”,相当于给发动机“打鸡血”,能在小排量下爆发出更大的动力。这就好比一个肺活量大的人和一个会深呼吸的人,各有各的本事。
那么,当咱们一脚油门踩上高速,这两种发动机的“本事”就原形毕露了。我特意找来两款车做了个对比,一款是搭载1.6T涡轮增压发动机的法系凡尔赛,另一款是搭载1.8L自然吸气发动机的丰田卡罗拉。先看账面数据,凡尔赛1.6T最大马力175匹,最大扭矩250牛米,匹配爱信8AT变速箱;而卡罗拉1.8L自吸,最大马力约140匹,最大扭矩约170牛米。这差距,光看数字就很明显了。上了高速,当你想超车时,1.6T的车只要深踩油门,涡轮一上来,那股推背感是实实在在的,动力随叫随到,超个大货车轻轻松松。而1.8L自吸呢?它更像一个温文尔雅的绅士,动力输出线性平顺,但想要爆发?得靠高转速,得耐心地把转速拉上去,才能获得足够的动力。这时候你就会发现,1.6T在高速巡航和超车时,确实更从容、更自信。
当然,有人可能会说,我就是图个平顺省心,自吸不香吗?这话没错。在城市拥堵路况下,自然吸气发动机的平顺性和可靠性,确实有其独到之处。没有涡轮迟滞,没有复杂的增压系统,开起来如丝般顺滑,特别适合走走停停的市区道路。而且,自吸发动机的保养相对简单,维修成本也低,像丰田、本田的自吸发动机,开个几十万公里无大修的案例比比皆是。这也是为什么很多老司机依然对自吸情有独钟的原因。可问题是,现在咱们的出行半径越来越大,周末自驾游、节假日长途出行,高速路成了家常便饭。在这种场景下,动力储备的多少,直接决定了驾驶的轻松程度和安全性。你想啊,高速上超车,犹豫的时间越长,风险就越大。1.6T那股“后劲”,关键时刻真能给你吃下一颗定心丸。
再聊聊油耗。很多人以为,涡轮增压是“油老虎”,自吸才省油。这其实是个误区。在高速巡航时,小排量涡轮增压发动机反而更省油。因为排量小,机械摩擦损失小,而且涡轮在高速巡航时基本不工作,发动机相当于一台小排量自吸在运行。像凡尔赛1.6T高速油耗能控制在6-7L/100km,而卡罗拉1.8L自吸高速油耗普遍在7-8L/100km。这说明,技术的进步,让“强动力”和“低油耗”不再是鱼与熊掌。当然,如果你的用车环境90%都在市区,且驾驶风格佛系,那自吸的油耗优势可能会更明显。
最后,咱们也得客观地聊聊缺点。1.6T涡轮增压发动机,虽然动力强、油耗低,但结构复杂,后期保养成本相对较高,如果驾驶习惯不好,比如经常低速高挡,或者“地板油”起步,涡轮和增压系统更容易出问题。而1.8L自吸,虽然动力平平,但胜在皮实耐用,小毛病少,开起来省心。选择哪种发动机,其实没有绝对的对错,关键看你的用车需求和驾驶习惯。你是追求驾驶的激情和高速的从容,还是更看重日常的平顺和后期的省心?
所以,回到标题,上了高速才发现,1.8L跟1.6T差距明显,这差距,差在动力储备,差在驾驶信心,差在超车时的那一脚油门。那么问题来了,如果让你在“强动力”的涡轮增压和“高可靠”的自然吸气之间做选择,你会更看重哪一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