掰着指头想,当年奥迪A6L风头真不是一般地劲儿。那会儿马路上一看见A6L,司机不是公司高管就是接单位领导——外地琳琳他爸还嫌低配丢份儿,硬是勒着销售抠出一台高配,提车当天全村人院子站满了。憋了半年置换才考上C证,结果媳妇一句话,转手便宜了邻居老张。谁想到兜兜转转,这低配奥迪A6L现如今能砍到30万以下,老张微信里都嚷嚷着要不要考虑添个新的,省得年年跑4S挨宰。
跨进2025,A6L尾标那TFSI没变,风味却怪怪的。连着三个汽修群说,今年的A6L大刀阔斧:车型数量砍了……印象最深的,往年最低配一直是40 TFSI的“豪华致雅型”,现在直接不见踪影,剩下的清一色“动感型”。“致雅”这俩字儿,听着都透着老派味。有人调侃,动感型可能更好凑热闹,没那么挑剔。
去年去店里陪人看了圈,现在回头一想,好多手感上的东西,比如真皮座椅——别说,这工厂里调座椅老师傅都能摸出皮的门道来。但往后终究是掺点“环保材料”进去了。听销售随口说那叫“进化”,其实就是仿皮多了,真皮省了。还有那个静音玻璃,以前是主驾驶侧窗都硬标配,现新版只让你选装。拨弄窗升降键那下,邻居小凯说不如他的13年老E级安静——群里吐槽得不亦乐乎。
细数下来,这减法不只闹在座椅。45 TFSI那档位号称臻选动感,往年带的360度全景影像,突然只给了倒车影像。上一回老李泊车险些蹭墙,合计着拿这新A6L补票还得再贴个雷达。灯光也有文章,说LED矩阵那一档高配,现在落地还得加钱选,低顶配连“灯厂”都不咋打了。驾驶那点自适应巡航也缩水成定速,群里有人乐道:只能跑国道,不敢走高速。
更肉麻的段子是,三水那边的师傅说A6L低配又见“机械手刹”,气人不?实际聊到手刹没人信,才发现只是第七代部分海外车型才那么装,国内还是电子驻车。八卦归八卦,汽修店里讲究师傅叼着烟:“A6减不减配,关键看老板脸色,啥时候没面子了啥都省。”
有喜欢稀罕点的,天津一车友特意去爬了库存,弄翻2023和2024的甩货,有的还挂着前代那层静音玻璃,内饰摸着就是不同。小李头发都白了也不敢下手,他说,老A6的机械质感,连老钟老师傅踩油门都说“扎实”。新款再能砍价,那"豪华"味儿总归淡些。
又说回二手市场,最近顺德有个群友6年车仅开6万公里,低配挂24万被律师秒杀。不少人打趣,现在真皮二手A6比新车仿皮都贵。买新不如挑老的,尤其碰上那批带冷门配置的,比如老板键、宾利同系的座椅通风开关,听说有些版本还能把主副驾按到一张床。
还有个山东七大姑过来抢镜:问A6L油耗咋样?群里懒得搭理,老司机干脆甩给她"I hear 10个油",可她非要追问新车开几年能不能省油。顺带插句,师傅们刷机时发现过奥迪部分批次变速箱共振比前两年数据大些,厂家倒是很会踢皮球。“正常情况,换油到位,别学BBA开法粗暴,都妥妥跑12万没事。”技师多半这么慰问。
玩心重的逮着隔壁改装车大王,硬拉着试了圈,吨位虽大,方向手感这新A6其实轻松多了。群里那哥们说,“转向没以前钝,但悬挂多了点Q感。”不过冷门的小功能,比如三区独立控制的空调,低配基本不带,后排加热还得自己淘宝配。
最后闲碎两句。前阵子,楼下邻居小姜刚提的A6L,还晒了张晚上氛围灯的照片,群里有人酸:“降价降成这样,赶明儿真成A4价格,谁还不敢上?”他头也不回地回了句,“有啥说的,隔天出门,二娃都说像坐公司专车。”真的假的,无人深究。
提这些,只是随口絮叨,真想买还得自己蹚一回店,手摸脚试,才是味道。至于降价是“电车冲击”还是“兜里紧了”,这些个江湖话题,比参数表有的聊。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