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蒙智行首次冲过5.2万辆,它是怎么做到的?
六月份鸿蒙智行交付量一下子达到了5.27万辆,这个数字确实有点令人瞠目结舌。说实话,华为不造车但把车卖得这么好,这事放在几年前谁敢想?
鸿蒙智行于近日公布,全年累计交付444956辆,2024年12月全系交付新车49474辆,连续8个月蝉联中国汽车品牌成交均价TOP1。这成绩单看着就让人眼红,特别是那个成交均价冠军的位置,坐得相当稳。
问界M8成了销量担当
问界新M7系列12月交付14150辆,年度累计交付新车19.7万辆,荣获2024年新势力车型年度销冠。不过最让人意外的还是问界M8,这车从上市到现在简直是一路狂飙。
问界M8用时45天,累计交付量已突破2万辆,问界M8周销量达到了5100台,成为了不折不扣的40万级销冠。这个速度确实有点吓人,要知道传统豪华品牌的同级车型能做到这个销量都算不错了。
价格方面,问界M8起售价36.8万,随便加点配置就奔着40万去了。但消费者还是愿意买单,这说明华为的品牌力和产品力确实到位了。特别是那套华为ADS智驾系统,很多人就是冲着这个去的。
华为智驾成了杀手锏
华为ADS智驾系统现在已经成了鸿蒙智行的招牌。问界M8搭载的HUAWEI ADS 3.3智能辅助驾驶,可以实现"车位到车位"全场景的辅助驾驶能力覆盖。这个功能对于家庭用户来说确实很实用,毕竟谁不想轻松一点开车。
更厉害的是,今年第三季度,问界M8还将升级HUAWEI ADS 4。这意味着华为的智驾技术还在不断进步,用户买了车后还能享受到持续的升级体验。
不过这也造成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就是那些不能适配最新智驾系统的车型反而卖得不好。比如智界品牌,因为配置跟不上华为ADS 4的要求,销量就开始下滑了。消费者现在都变精明了,买华为系的车就是要最好的智驾体验。
四界集齐但发展不均
2024年,鸿蒙智行已集齐"四界"——问界、智界、享界和尊界。但这四个品牌的发展状况差别很大。
问界毫无疑问是老大,销量稳定而且持续增长。享界刚起步,月销刚过4000辆,还有很大提升空间。尊界虽然定位最高端,但因为价格摆在那里,注定是小众市场。
最尴尬的就是智界了,本来和奇瑞合作应该有不错的前景,但现在销量反而在下滑。主要原因就是产品更新节奏没跟上,现在买智界的车型适配不了华为最新的智驾系统,消费者自然就不买账了。
越贵越好卖的奇怪现象
华为系汽车出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就是越贵的车反而卖得越好。问界M9月销稳定在1.3万以上,问界M8也能做到2万多辆,这在40万级别的市场已经非常不错了。
当越来越多的家庭用户选择将问界M8作为自己信任的出行伙伴时,这一事实本身就是对"科技豪华"理念坚实的背书。消费者愿意为华为的技术买单,特别是那些高收入家庭,他们更看重的是智能化体验而不是单纯的价格。
相比之下,传统豪华品牌BBA现在日子就不太好过了。宝马5系、奥迪A6L、奔驰E级都跌破30万了,但消费者还是愿意多花钱买问界。这说明消费观念在发生变化,科技豪华正在挑战传统豪华。
华为系生态日渐庞大
除了鸿蒙智行这四界,华为还跟很多车企有深度合作。阿维塔月销过万,岚图也稳定在万辆以上,再加上极狐、比亚迪方程豹等搭载华为智驾的车型,整个华为系的月销量已经接近10万辆了。
如果再算上即将推出的尚界品牌,华为系在2026年实现年销百万的目标看起来并不遥远。这个生态一旦形成规模效应,对传统车企的冲击会更大。
新能源市场格局在重塑
从整个新能源市场来看,自主品牌现在确实风头正劲。比亚迪6月份37万辆的销量依然很强势,虽然国内市场有所下滑,但海外出口增长迅猛。吉利也追了上来,6月卖出23万辆,全年目标从280万提升到300万。
理想、零跑、小鹏这些新势力也都站稳了脚跟,小米虽然交付有所波动,但随着新车上市,销量还会继续提升。整个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但也越来越精彩。
反观合资品牌,现在真的是步履维艰。很多合资车企已经放弃了全面电动化的战略,不是因为不环保了,而是实在竞争不过中国车企了。技术差距、成本劣势、反应速度慢,这些问题叠加起来让他们很难翻身。
华为虽然不造车,但通过智驾技术和鸿蒙生态,已经在汽车行业占据了重要位置。未来随着技术不断升级和合作伙伴增加,华为系的影响力只会越来越大。对于消费者来说,这意味着有更多高质量的选择,对于传统车企来说,这场变革才刚刚开始。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