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汽车圈里有个事儿挺有意思,就在大家都在讨论电动车、混合动力,觉得纯烧油的车快要过时的时候,起亚汽车却反其道而行之,发布了一款全新的、个头特别大的七座SUV,叫Telluride。
这车一出来,网上的图片和消息就传开了,很多人第一眼看到它,都觉得这外形跟豪华品牌路虎揽胜有几分神似,再加上“纯燃油”和“大七座”这两个标签,一下子就引起了大家的热议。
这就让人纳闷了,现在国内的新能源车市场这么火热,各种新品牌、新技术层出不穷,起亚为什么还要推出这样一款传统的大排量燃油车呢?
如果它真有机会来到中国市场,到底要卖多少钱,才能让我们这些普通的消费者动心呢?
咱们先从大家最关心的外观说起。
说它像揽胜,其实主要是在气场上。
你看它那个方方正正、高大威猛的样子,确实给人一种很强壮、很稳重的感觉,这种感觉和揽胜那种端庄大气的风格有点像。
特别是新款Telluride的前大灯,是竖着排列的,这和新款揽胜的设计有那么点不谋而合,都是为了让车头看起来更宽、更有气势。
但是,如果你仔细看细节,就会发现起亚还是有自己的一套想法。
它并没有简单地去模仿,而是在自己的设计语言下做了很多创新。
比如那个前格栅,里面布满了像星星点点一样的光源,晚上亮起来的时候科技感十足,这可比揽胜那种简洁的风格要显得年轻和张扬。
还有那个琥珀色的日间行车灯,造型很特别,像两道锋利的眉毛,让人在很远的地方就能认出它来。
车身侧面的线条虽然也很硬朗,但处理得比较圆润,还用上了现在很流行的隐藏式门把手,让整个车身看起来更光滑、更完整。
所以说,它只是学了揽胜那种“大哥”的气场,骨子里还是一个追求时尚和科技感的“韩国欧巴”,而不是一个不苟言笑的“英国绅士”。
聊完长相,我们再来看看它的核心卖点——空间。
对于很多中国家庭来说,尤其是有两个或者三个孩子的家庭,一辆普通的五座车确实不够用了。
周末想带上父母和孩子一起出门,人一多就坐不下,非常尴尬。
起亚这款Telluride就是冲着这个需求来的。
它的车身尺寸比上一代更大了,车内采用了2+2+3的座椅布局。
这种布局的好处非常明显,第二排是两个独立的座位,就像很多商务车一样,坐起来特别舒服,中间还留出了一条过道。
这样一来,坐在第三排的人想要进出,直接从中间走过去就行了,再也不用麻烦第二排的乘客挪动座椅,显得从容多了。
而且,据说带天窗的版本,头部空间还特意增加了,后备箱里也设计了一些很实用的小东西,比如可以折叠起来当桌子用的盖板,还有可以拆卸的隔板,方便你分类放东西。
你可以想象一下,周末开着这辆车带着一家人去郊外,打开后备箱,支起小桌子,放上吃的喝的,这就是很多人向往的惬意生活。
内饰方面,它也努力在营造一种高级感。
整个中控台是横向贯穿式的设计,让你一坐进去就觉得车内空间很宽敞。
车里用了很多看起来像木头的饰板和摸起来很有质感的金属按键,再加上柔和的氛围灯,确实有那么点豪华车的意思。
这次它还推出了一个叫X-Pro的特别版本,可以理解为“越野强化版”。
这个版本的车,很多地方都做了黑化处理,比如轮毂、后视镜、车顶行李架等等,看起来更酷、更运动。
而且它换上了专业的全地形轮胎,底盘也升高了,离地间隙达到了23厘米左右,这让它能应付一些比较复杂的路况,比如泥地或者坑洼路面。
前后还都给你装好了拖车钩,一副随时可以去野外撒欢的样子。
这个版本就是为那些既要照顾家庭,心里又还藏着一个越野梦的奶爸们准备的。
最后,也是大家最关心的问题:这车会来中国卖吗?
如果来,会卖多少钱?
从目前的情况看,可能性还是不小的。
因为起亚的兄弟品牌——现代汽车,早就把和Telluride同一个平台的车型帕里斯帝,以纯进口的方式引进了中国。
虽然帕里斯帝卖得不算特别火,但起码证明了这条路是走得通的。
目前,进口帕里斯帝在国内的售价大概在30万到36万之间。
Telluride作为起亚的旗舰车型,定位和帕里斯帝差不多,甚至在设计上更新潮一些,所以如果它也以进口身份进入中国,价格很可能会落在35万到45万这个范围。
那么,在这个价位上,它将面临非常激烈的竞争。
首先,传统燃油车领域有福特探险者、大众途昂这些已经在中国市场深耕多年的老对手,它们品牌知名度高,经销商网络也更广。
其次,也是最大的挑战,来自于我们自主品牌的新能源车。
比如理想L8、问界M7这些车型,它们同样主打大空间和家庭用车,但在智能化、乘坐舒适性和用车成本上,比纯燃油车有明显优势。
它们有超大的屏幕、聪明的语音助手,用电的成本也比烧油低得多,在一些大城市还能享受牌照和税费上的优惠政策。
所以,起亚Telluride如果真的来了,它的优势就在于纯进口的品质、独特且硬朗的设计,以及传统燃油车那种没有里程焦虑、动力输出直接的驾驶感受。
但它的劣势也很突出,起亚品牌在国内的影响力不如从前,纯烧油的身份在当前的大环境下也显得有些“不合时宜”。
最终,它能否打动中国的消费者,关键就在于那个最终的定价。
如果价格能给足诚意,或许能吸引一部分追求个性、钟情于传统机械质感的消费者。
但如果定价过高,那么大家可能就会想,同样的钱,我为什么不买一辆更智能、更省钱的国产新能源车呢?
这个问题,就要留给市场和时间来回答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