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用电动车的朋友都知道,电量像被冰箱冻掉似的,续航直线掉。本来夏天能跑50公里,到了冬天,心里还琢磨着能跑个40就行,结果完蛋了,30都不一定能拿下。有人会说,这是电池质量的问题,不过我觉得也不至于。低温确实会影响电池里的电解液,那一套离子活性呀、导电性什么的,通通被冻得变稠了。锂电池在零下也会掉电15-25%,铅酸可能更严重,缩水20-30%。
我曾经私跑去查了一下,最近销售的车,也有数据显示,冬天续航普遍比夏天少10%-20%。这个比例看似不大,其实如果咱们平时两三天一充,后续下一次出门就要多计划点,比如多留点电待用。不是谁嫌弃车坏,真的是低温下电池打盹没精神。
整个行业的经验告诉我,想多跑点,靠的其实就是平时的一点点小惯调整,这里我总结四个秘诀,轻松让续航多出30%。你要是不知道怎么正确充电,那基本就等着亏电跑,或者中途站到路边心烦意乱。
先说充电。冬天别随便插,找个暖和点的地方。比如推车到地下车库,我那天早上匆忙出门,赶在门口的阳光下充电,像给电池喝了点热奶,结果满格续航真多了不少。夏天点几乎不差,冬天不能开玩笑,室外充电时间选在中午阳光充足的机会,是很重要的。理由很简单,低温时电池吸收电的效率变慢,就像人穿厚衣服还打着瞌睡,打个比方。
剩余电量在30%-50%时就该充上了。以前我一开始也惯等快用完才充,后来发现这个惯不好。低温下,电池还没完全用完时,余温还能让电解液的活性高点,能多吸点电进去,避免亏电状态。再说充完后别太快拔:充电器跳绿灯,代表挂表满了,但低温条件下实际还可能剩下几%的电,浮充个一两个小时,才真叫充满到家。
最好记得先插电池,再插充电器。拔时顺序反着:先断电源,再拔电池。很多维修工都知道,倒过来容易导致电池受伤,表现为老化加快。你是不是也有闲置充电的惯?我家里那台电动车,假如三天不用,就会每周充个满电,免得低温把电池耗光了,造成后续充不进去或容量缩水。
充电器用原厂的,别图便宜用神仙快充,比如某品牌的快充桩,可能看着方便,实际上伤电池伤得更快。就像你给自己充电一样,不能用个低质量电池(充电器)胡乱搞。
接下来,骑行惯要调整。很多人在冬天就很难控制,一开动车就猛踩油门,刹车也不舍得用,结果电量哗啦一下就没。我要问,你试过用匀速吗?20-25km/h最省电,这个速度风阻最小。你想,风阻大,电机发力也大,要特别费电。遇到红绿灯或路口,提前松把让车滑行,尽量避免急刹车,掉电快的原因不只是车子大会卡壳,更是你用力过度。
我还注意到,冬天衣服多,载人载重也多。这么一来,电机天天干活儿就更吃力。其实可以提前预判路况,减少急加速状态。对了,下坡滑行还能利用惯性收集能量,但这不是每次都能用得上。有没有发现,频繁启停,耗电量比匀速多30%以上?线上的小技巧。
胎压不能忽视。胎压不足带来的阻力一样会悄悄偷走你的续航。尤其是冬天,空气收缩,胎压会自然降低。没准只多充个几磅,就能少跑几公里?我那天翻了下笔记,发现前胎充到210kPa左右,后胎220-230kPa,刚好能最大限度减少阻力。每月检查,维持在标准上限也是省电的诀窍。别忘了轮胎上的小石子或碎玻璃,清理一下,减少滚动阻力。
最后一个点,车子的机械检查也挺重要。刹车调整,润滑链条、轴承、轮毂,甚至关掉不用的电器(大灯、喇叭)都能省点电。冬天调节刹车更要细心。你知道,当刹车调节不上或碟刹盘变形,会让摩擦增加,这就像带着刹车行驶。油润滑后,减少阻力。
更别说,低于15km/h时,电机效率进入低谷,频繁启停反而更费电。或者我猜测是不是有个未确认的事实:低温时电池的内阻变大,电流受阻,耗电就变快?这有点没仔细想,但感觉挺合理。
电池遇低温耗电正常。我觉得只要养成这些惯,续航能恢复到夏天的70%-80%。你试过哪些技巧?还是说,你直接打算迎冬体验电池保命器??
(这段先按下不表,反正就像你开车惯,是个循环,谁都想多跑点。其实它们都跟日常生活一样,稍微留点心,就少操不少心吧。)
本作品由作者原创完成,内容由人工写作,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产生。 AI主要用于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和灵感拓展,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创作。
本声明旨在表达本作品的内容旨在信息交流和观点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 如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信息。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