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有一条地铁,单条线路花了 460 亿,相当于每公里砸进去 7.86 亿,创下全亚洲单线投资最高纪录。它跑得飞快,每小时能跑 160 公里,是全球最快的地铁之一。
但奇怪的是,这条 2021 年就开通的地铁,2025 年的日均客流量才 10210 人次。对比一下,广州地铁 3 号线每天有 184 万人坐,是它的 180 倍。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先算笔账。460 亿投资,平均到每天 1 万客流上,相当于每位乘客 "身价"22.7 万元。按这个客流算,要 120 年才能回本。更直观的是,这条线每公里每天只有 1730 人乘坐,而深圳地铁全网每公里每天能达到 1.51 万人,差了近 9 倍。
问题出在哪?普通人最有体会的就是站点太远。这条线平均每站间隔 7.3 公里,而普通地铁也就 2.53.5 公里。这意味着你从家走到地铁站可能要半小时,下雨天更麻烦。
换乘更是让人头疼。番禺广场站换乘 3 号线,看着只有 300 米,实际走起来要 56 分钟;磨碟沙站换 8 号线更夸张,400 米的路要走 15 分钟。想想看,上班本来就赶时间,换乘还要额外花十几分钟,你还愿意选它吗?
规划顺序也有问题。这条线先修了南边郊区段,北边连接市中心的部分却迟迟没通。结果就是,想坐它去市区的人没法就近上车,而郊区人口密度本来就低,自然没多少客流。
反观香港的地铁,就很会规划。他们搞 "地铁 + 物业" 模式,在地铁站周边建商场、住宅,既方便了乘客,又靠物业收入补贴地铁运营。东涌线的东荟城购物中心,直接建在地铁站上方,下雨都不用打伞,这样的设计能不吸引人吗?
再看广州的 3 号线,虽然挤,但人家站点都设在人口密集的地方,珠江新城站更是实现了零距离换乘,难怪每天能载 184 万人。这说明地铁建得快不如建得对,跑得远不如连得顺。
当然,这条线也不是全没优点。它的技术水平确实高,全地下运行,8 节车厢能拉 1500 人,从南沙到天河只要 28 分钟,这些都是实打实的进步。但技术再好,没人坐也不行啊。
其实问题的核心很简单:地铁是给人坐的,规划得跟着人走。深圳地铁为什么能做到高客流?因为它的线路都连接了人口密集区和就业中心,真正方便了大家通勤。
未来这条线的北延段开通后,情况可能会好转。但它给我们的教训更值得记住:建地铁不能只看技术多先进、速度多快,更要考虑老百姓方不方便。站点设置要贴近人口密集区,换乘要方便快捷,线路开通顺序要合理规划。
你坐过这条 "亚洲最贵地铁" 吗?感觉怎么样?你家附近的地铁规划合理吗?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觉得这篇文章有用的话,别忘了点赞收藏,分享给更多人看看。城市交通规划得好不好,关系到我们每个人的出行,值得大家一起关注。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