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新能源汽车论坛的上海会场,华晨宝马法规总监杨武的演讲,让所有计划出海的车企背后一凉。
“若按中国司机频繁变道超车的习惯设计欧洲智驾,当地交通会彻底乱套!”
这话听着刺耳?但当你真正了解背后的真相,就知道这绝不是危言耸听。
01 数据不会说谎,中国路况太“特殊”
宝马为做好智驾本土化,砸下血本:全球实测240万公里,而针对中国复杂路况更是重点攻坚——
13万公里专项测试、超1000次版本迭代、超2000项本土化调试...这些数字背后,是中国驾驶环境的特殊性与高难度。
杨武的警告由此而生:把中国司机“抢道加塞、转向不打灯、快车道龟速行驶”的操作逻辑,直接套到欧洲智驾系统里?无异于埋下一颗定时炸弹。
02 “全员鄂人”真不是玩笑,路权观念缺失酿乱象
看看国内街道的日常:
电动车在机动车道横冲直撞、斑马线前鲜有车辆礼让行人、高速安全距离永远被加塞车填满...
“天上飞机,地上苏E”、“全员鄂人”这些梗,恰恰是野蛮驾驶的现实注脚。
反观欧洲:德国高速上后车更快?前车主动让道!STOP标志前必然停稳三秒!行人过马路?车辆齐刷刷静候!
一套靠严格罚款撑起的马路秩序,早已刻进驾驶者的DNA。
03 国内交通乱象的根子在哪?罚得太软!
欧洲的规矩不是凭空而生——超速一次罚掉半月工资、不让行人直接吊销执照...重罚之下,规矩自成。
反观国内?违法成本偏低、事故处理常“和稀泥”,最终演变成“谁守规矩谁吃亏”的恶性循环。
难怪有网友欧洲自驾归来直言:“回国后,方向盘都不敢摸了!”
所以,杨武的警告绝非贬低,而是给所有出海车企敲响警钟——
智驾系统不是万能模板,忽视地域驾驶文化差异,注定付出惨痛代价。
当技术野心撞上马路现实,不学会“入乡随俗”,翻车只是时间问题。
你在路上见过最离谱的驾驶行为是什么? 评论区等你开麦!
#夏季图文激励计划#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