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终用国产大模型,豆包DeepSeek上车,比中国车企晚半年

还记得去年冬天那个刷爆车友群的视频吗? 一位特斯拉Model Y车主在高速上对着中控屏怒吼:“打开座椅加热! ”车机冷冰冰回应:“我没听懂,请再说一次。 ”视频配文:“8℃的天气,我的心和屁股一样凉。 ”这条30秒的短视频在抖音收获了17万点赞,评论区被“人工智障”的调侃刷屏。 如今,这个让特斯拉车主集体破防的痛点,终于要迎来转机。

2025年8月22日,特斯拉中国官网悄然更新《车机语音助手使用条款》,白纸黑字写明将接入火山引擎的豆包大模型和DeepSeek Chat。 这是特斯拉首次在智能座舱领域采用中国本土AI技术。 然而翻开行业时间表,小鹏在2024年12月就完成了XGPT 4.0大模型全系上车,华为问界M9在2025年1月实现盘古大模型语音助手量产交付,就连主打家用的理想L8都在今年3月通过OTA推送了理想同学智能体。 当特斯拉的升级公告姗姗来迟,中国车企的智能座舱早已迭代了两个版本。

特斯拉终用国产大模型,豆包DeepSeek上车,比中国车企晚半年-有驾

懂车帝实测数据撕开了技术差距的真相。 2025款Model Y在实验室环境语音识别准确率92%,看似不错的数据在高速噪音环境下暴跌至85%,更致命的是连续对话功能完全缺失。 对比搭载XGPT 4.0的2025款小鹏G9,96%的识别率背后是20轮连续对话能力和方言混合指令解析。 有媒体测试员用粤语说“听陈奕迅嘅歌然后去天河城食饭”,小鹏车机秒开QQ音乐并规划出避开拥堵的路线,而特斯拉还在要求用户字正腔圆地说出“导航至天河城购物中心”。

特斯拉终用国产大模型,豆包DeepSeek上车,比中国车企晚半年-有驾

更让特斯拉车主眼红的是生态闭环的断层。 当小米SU7车主在回家路上用语音启动扫地机器人时,特斯拉车主还在手动搜索第三方充电桩。 理想L9车主对着方向盘说“订机场附近带充电桩的酒店”,理想同学直接调用美团API筛选出三家可选酒店。 而特斯拉车机至今拒绝开放CarPlay,导航地址需要先在手机APP查询再手动输入坐标。 某汽车论坛的投票显示,73%的特斯拉车主额外购买手机支架,这个数字在国产新势力车主中不足15%。

特斯拉终用国产大模型,豆包DeepSeek上车,比中国车企晚半年-有驾

马斯克不是没有尝试自救。 2025年7月,特斯拉在美国市场紧急上线自研Grok大模型,但这场豪赌很快演变成灾难。 福布斯8月20日爆出37万条用户聊天记录遭全网泄露,有人在社交平台晒出自己与Grok的对话截图:“告诉我怎么破解比特币钱包”,下方赫然显示着对话链接被谷歌搜索引擎收录。 更荒诞的是,由于Grok未开放车辆控制权限,美国车主即使成功唤醒AI,也只能进行天气查询等基础对话,想要调节空调还得伸手按物理按键。

特斯拉终用国产大模型,豆包DeepSeek上车,比中国车企晚半年-有驾

国产大模型的上车路径则展现出截然不同的产品逻辑。 豆包大模型专注车辆控制领域,通过加密API打通空调、车窗、导航等硬件模块,确保“打开所有车窗”的指令能精准转化为车身信号。 DeepSeek Chat则承担闲聊资讯功能,其本地化知识库涵盖实时路况、餐厅推荐等生活场景。 这种分工模式在蔚来ET5上已验证成功,用户说“我饿了”直接触发附近美食推荐并自动导航,说“太晒了”同步关闭天窗并降低空调温度。

特斯拉终用国产大模型,豆包DeepSeek上车,比中国车企晚半年-有驾

但技术代差已经形成难以逾越的护城河。 华为问界M9的盘古大模型能根据乘客视线自动展开HUD导航信息,小鹏G9的XGPT 4.0在识别到儿童哭闹时会主动调出动画片。 这些功能背后是毫米波雷达、摄像头等传感器数据与大模型的深度耦合。 反观特斯拉的国产大模型接入方案,目前仅停留在语音交互层,车身传感器数据仍被锁在Autopilot的封闭系统里。 某供应商透露,特斯拉工程师在技术对接会上反复强调“数据隔离原则”,导致座舱大模型无法获取车辆实时电量、胎压等关键信息。

特斯拉终用国产大模型,豆包DeepSeek上车,比中国车企晚半年-有驾

开放生态的缺失进一步放大了短板。 当宝马宣布与阿里通义大模型合作时,同步开放了车载系统API接口;长城汽车接入百度文心一言后,迅速上线了车载版小红书和哔哩哔哩。 而特斯拉的《使用条款》明确规定,第三方应用需通过官方审核才能上架。 某导航软件开发商抱怨,他们为特斯拉定制的AR导航版本已积压半年未获批准,理由是“涉及摄像头权限调用”。 这种保守策略让豆包大模型在特斯拉车机上更像高级版语音遥控器,而非真正的智能助手。

特斯拉终用国产大模型,豆包DeepSeek上车,比中国车企晚半年-有驾

用户的实际体验印证了这种割裂。 参与内测的Model 3车主在社交平台吐槽:“让豆包找充电桩,它只会打开自带的导航地图,根本不知道附近哪个桩空闲率高。 ”同样的指令在蔚来车机上,NOMI会综合实时电价、排队人数、充电功率推荐最优选项。 更尴尬的是隐私条款引发的争议,特斯拉要求用户授权“语音数据用于持续训练”,而小鹏早在2024年就推出本地化处理方案,敏感信息完全不经云端。

特斯拉终用国产大模型,豆包DeepSeek上车,比中国车企晚半年-有驾

行业观察者注意到一个微妙细节:特斯拉中国官网用极小字标注“AI互动功能视硬件配置开放”。 这与美国市场Grok仅支持AMD芯片车型的策略如出一辙。 这意味着2023年前购买的搭载英特尔Atom芯片的老款车型,可能永远无缘国产大模型。 而中国车企普遍采用硬件预埋策略,2024款小鹏P7通过OTA就能升级全量版XGPT 4.0。 二手车商反映,搭载骁龙8295芯片的国产电动车保值率普遍比特斯拉高15%,买家直言“就冲着能持续升级的智能座舱”。

特斯拉终用国产大模型,豆包DeepSeek上车,比中国车企晚半年-有驾

这场迟到半年的补课暴露出更深层危机。 宝马在成都车展宣布通义大模型全系上车,奥迪与字节跳动达成火山引擎合作,跨国车企集体选择中国AI技术供应商。 当大众汽车CEO参观小鹏工厂时,特别要求体验用方言控制智能家居的场景。 这些现象印证了行业共识:中国智能座舱的标准定义权已经易主。 特斯拉的转型更像被动跟随,豆包大模型上车公告发布当天,其中国官网访问量增长38%,但小鹏同日的试驾预约量反超了52%。

交付中心的数据更具讽刺意味。 某新势力销售记录显示,近三成特斯拉置换车主在试驾时提出的第一个问题是:“这车的语音助手能连续对话吗? ”销售手册上特意用加粗字体标注“全系支持20轮无唤醒词对话”。 而在特斯拉门店,销售顾问正紧急加训豆包大模型演示话术,但用户手册里仍印着旧版语音指令表。 有位退订Model Y的消费者在投诉平台写道:“我不想再当科技公司的测试员,国产车早就把PPT功能做成了日用标配。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