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万块买辆本田中排量巡航,你信吗?这不是给你开盲盒,这是本田CM500的现实价位,真的,连摩友群都快炸了锅。要知道,去年这车还飘在天花板上,巅峰价比现在贵出一台国产小踏板。这波降价操作,是天上掉馅饼,还是刀口舔血的韭菜收割机?老车主在路边摔了头盔,新车主则趴键盘上刷热搜,连二手商都蹲在微信群里狂喝板蓝根压惊。摩托车这个圈内浑水一捞,你以为是拿来耍帅,其实更像一场大型拼刀局。到底是真香还是割韭菜,让我们扒皮说说。
一大早,骑友王哥就发了条朋友圈CM500破四万,堪比白菜价,老子亏麻了!本田这波跳水,活活把车圈搅得七荤八素。有的说“天降福利,必须抄底”,有人冷笑“清库存罢了,明摆割韭菜”。你敢信,Kawasaki哈雷都曾玩过大跳水,摩友根本不稀奇,关键是这回连一向端着的本田也放狠招,大家心里头都犯嘀咕了。更抓马的是二手市场——2022年落地的准新CM500,标价48K,无人问津,摊主低头抽烟直呼活不下去。旁边无极CU525全新车31K,“哗啦”一大堆年轻小伙围着多像菜市场上抢大葱的画风。消费者乐了,可是那些刚入坑的老车主,脸都快绿了。你说买车像买基金,跌了咬牙认栽,可这车撅屁股一降三四万,谁受得了?
其实吧,本田比谁都鸡贼,这波降价绝非心血来潮。去年开始,摩圈就刮起降价风,哈雷砍六万、川崎七折卖,国际大牌在中国就是水土不服,碰上国产新势力——卷死!春风正做定制化散件,赛科龙玩智能车机,老百姓买买买,那叫一个香。而进口品牌呢?技术停滞、配置落伍。闪350S三万价位都上TCS,CM500还用老掉牙ABS。自打国产这帮卷王拼命砸研发,进口摩托就像“东北大鹅遇上海盐水鸭”,一出场就没啥牌面。
王哥公司楼下的小李,前阵子咬牙五万八买了台CM500,结果刚骑半年,车价跌得比楼市还狠。幸亏小李心大,对着朋友圈自嘲早买早享受,反正改装胚子不嫌多。普通骑手咋看?有的攒着钱等国产智能新车,有的爱牌子,宁肯买本田的经典稳定。南京车友会数据说得明白——一半人觉得降价毁品牌,三成还在等更低,两成奔了别家。老百姓那股观望劲,就跟股市套牢户差不多,满脸写着四个字等等再说。
这场降价战表面看起来“皆大欢喜”,实际上,暗流涌动得很。经销商一个个喊赔本甩卖,消费端买气虽说高涨,可不少人都憋着不下单。王哥嘴上说赚了,其实心里打着小九九,“万一再砍个两千怎么办?”二手贩子要哭了,原本以为摩托能抵御通胀,谁知道本田这回直接打破“高保值”的神话。前几年风光的进口二手摩托,如今一夜变白菜。新车主人坐收渔利,老车主的钱包成了本田升级换代的润滑剂——简直比股市小韭菜还惨。可有人并不买账,上海玩姿态改装的小伙,反手就甩两万改装件,他可不在乎车价,就认本田的范儿。
而厂家这边,降价可表面是“回馈客户”,其实根本在下一盘大棋。8月本田即将上新款,现款大降无非清库存,还按错位抢市,瞄准豪爵TR300、长江450之间的用户群——要面子带点里子、正好割个中年钱包。家底大的买改装、图性价比的抢国产,谁也不亏,只有经销商是真哭了。
你以为这就完了?得,事情突然来了个大反转。本田这波降价,其实是“狸猫换太子”的先手棋。外表是诱惑消费者,骨子里抢占市场。三板斧甩得贼狠“错位打击”把市场混成一锅粥,国产车机配高科技,进口摩托拼老本事。关键来了——日式双缸机虽然数据乏善可陈,但稳定耐用,摩旅党谁不想省心?“五万公里无大修”,这一句,听得中年大哥们心花怒放。但最狠的,还是后边还有CBR500R、CB500X要跟进调价。哈!这是“以点带面,连环收割”。本田根本不是简单清仓,是趁国产市场格局刚稳定时,用降价一波带节奏,把中高端市场再搅浑。
再看用户端,选日系还是国产,纠结得像大姨妈撞高考。成都骑手直言本田标就是新手白嫖神器,关键时候还得看配置。可年轻小伙认死理,外观控、改装控就是离不开日系范儿。本田靠品牌吃老本,国产锐在科技更新。多方势力你来我往,谁也不肯让步。摩托圈成了名副其实的“三国杀”,谁能笑到最后还真说不准。
表面一轮腥风血雨之后,市场好像又回归了“平静”。价格战打烂了脸,厂家心里其实更慌。国产品牌卷配置卷服务,奈何资金链吃力,合资进口降价拼命,品牌溢价日渐稀薄。消费者看热闹不嫌事大,等等党无敌。南京车友会调研又出新花样,发现现在“加入购物车但不付款”的成了摩托门店最常见景象——人多气盛,真下单的稀罕。经销商库存越压越多,厂家新款咬得紧,下线一茬又一茬。
更尴尬的是,体验型用户犹豫不决,观望型玩家等大促,实用党琢磨性价比,姿态控只认样子货。一车降价、百态人生。厂家砸钱卷肉搏,从数据到体验样样薅,结果老百姓还在等。还有摩展要开,大家兜里钱捏得紧巴巴,等到九月重庆摩展,指不定哪个品牌再给你来一波下马威。
最郁闷的还是老车主五万八刚提的车现在不到一半价,换谁不是哭唧唧?他们发个朋友圈自嘲, “本田降价玩砸,高价买车玩命亏。”铺天盖地八百哀嚎,却无力改变现实。
说句掏心窝子的实话,这本田CM500降价,表面上看好像厂家护犊子,转身其实是在收割自家粉丝。正方说得好馅饼砸头上,不蹲白不蹲。可你要真信本田是为人民服务,那还不如相信楼下煎饼果子不加香菜。降价不降技术,配置比国产还寒碜,你说你图啥?一阵乱降价,老车主哭晕、经销商带薪躺平,新玩家还站在岸上观望等“再等等”。品牌靠情怀,老司机心疼打水漂的钱。再说了,国产现在是真卷,加点预算买“高科技加大碗”不香吗?本田这步棋,下得溜是溜,可谁是最后接盘侠还真难说。
本田CM500这波上天入地的降价,是真心为用户谋福利,还是等着新老韭菜排队挨割?你觉得,这种跳水式清仓能重复几回?国产科技卷死进口面子,还是情怀最后扳回一城?你会下手还是等等别忘了底下评论区说说你心里那点小九九——究竟是站队真香,还是等着看谁最后被“收割”?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