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去小区门口的早点摊喝豆腐脑,碰见邻居老楚正和卖早点的聊车。他家那台广本刚出了点小毛病,正琢磨着换个新车。聊到SUV,老楚皱着眉说:“最近大众途岳新锐怎么掉价掉得和萝卜白菜似的?邻居二娃哥刚买的才6万多,我还以为特价电车,结果是燃油的。”
实际整这一出是大众自己憋了个大招。19年那会,途岳新锐首发标16万多,后来一路降,谁能想到今年优惠一拉,终端居然只要6万边上。老婆前阵子逛商场都听销售在喊:“途岳砍半价啦!”家里老头子还以为广告播错了。
动力就不用太多指望。低配上搭那台1.5L自吸,110匹马力,开起来轻飘飘,“没啥窜劲儿,还不如咱家那台老骐达。”这是修车铺的老杨师傅开的原话。不过油耗挺低,百公里6.5个,市区走走停停也没咋喝油。追求点动力的,还能加钱上1.5T,160马力,8秒多破百,纸面功夫过得去。可干式双离合变速箱,老听师傅们打趣,“堵车踩多了也就发热发闹心喽。”
底盘改得就更让人嘬牙花子。上一代是多连杆,走街串巷还算服帖。如今省成本用扭力梁非独立,就这结构,青石板路、减速带一过,后面坐大人小孩都感觉直抖。修理厂那哥们端杯茶,冷不丁来句:“便宜的东西,好不出来的。”但实话说这车轴距快2.7米,后排腾挪着没压力,挤仨大块头也凑合。
外观倒有点新鲜感。前脸弄了贯穿灯,就像两头连线,两边下包围还抹成黑乎乎的,师傅看了半天,“乍一看还以为啥电动SUV,新潮得很。”尺寸反倒缩了点,只剩4米3出头,比老样子短了一截。记得那天我和几个车友试着挤进后排——四个人屁股贴屁股,一场“团结就是力量”。
进到车里,大众那一脉相承的风,该省的还是省。没啥虚头巴脑,老式对称中控,看着够简练。屏幕低配8寸,讲真和朋友家比亚迪、长安都比着小。液晶花里胡哨没几分,方向盘摸起来还有点硬。倒车影像、导航这些?呵呵,得选高配,或是自己上副厂的,销售前台小妹都直接摊手——“低配连天窗都没呢,大哥,您掂量着来。”
车主群里,经常刷到买了新锐的“喜忧参半”。有人觉得足够省油,花不了多少钱。但也不少老车主在吐槽:三年前18万提的顶配,如今新锐打骨折,谁看了不心梗?还有位新车主发小视频,说座椅全是织布,夏天热了粘屁股,空调手调找档位得瞎蒙。这不,车友“西大桥”私信群里,拇指一转:“这要不是有大众标子,买的人怕都得减半。”
不过有一说一,今年途岳新锐销量是一万个一万个地上,每月据说能卖得上1.4万台。虽然榜上第十三,但合资里算能打的。但路上开着,老同学远远一瞅,还真觉得像新款电车。我看黄河路边专卖大众的销售都把“准蓝牌电感、经济合资小SUV”当成吉祥话背了。
除了上头聊的,车友里还听过些冷门消息:比如低配车方向盘调节竟然只有上下,没前后伸缩,个高的兄弟调不到位。还有高速跑百来码,车里噪音蹭蹭往耳朵钻,纺织厂出来的老张说,“像织布机轰轰过脑袋。”也有修理师傅讲,干双离合夏天水温高,托朋友加装散热器才安心。倒车雷达有时雨天短路报警,换家副厂工夫不到半小时。
眼下要说最不习惯的一点,其实选装乱。4S单子里全靠销售口说,导航、皮座椅、倒影、LED大灯……都得加钱。柳林口子那边有人传,低价款只供一批,一个月能整出两三种不同配置批次,提车碰运气。
去年底大表哥拉着我去二手车市,一辆表面没伤的2020款途岳,问多少钱收。“7万9,一台数来无几的老标志了。”二手贩子笑着说,便宜货买卖快。碰见车主心态崩了,叨咕半天,最后还得认账。
最近群里有人讲,明年可能又得上新配置。有人说要加回独立后悬架,也有人听说要推四驱,但真假不好说,师傅只眨巴眼:“便宜就完事了。”
总归大街上小蓝标途岳新锐是越瞅越多,有拉活的、有蹭娃上学的,前脸通上灯带开夜路还挺精神,也有丢工地子弟骂着底盘硬的。其实愿不愿掏钱,全凭各自心思。追配置、空间、舒坦还是国产香,但说起“省心方便,两年不坏”的老话,老太太买菜用、本地县城做营生的——也许正合适。这不,前天我那位表弟刚发朋友圈:“开上合资价的国产待遇车,路上没人挑理——除了屁股下头咚咚直跳。”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