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汉L,一度以技术前沿、豪华配置俘获了一票粉丝,销量也曾经一度直冲云霄。
但怎么说呢?
7月的销量数字,简直让人心情低落,宛如一场被跌破预期的婚礼。
2288辆,几乎是比亚迪的颜面吧?
别再用那些激光雷达、兆瓦闪充来安慰自己,没人买账就是没人买账。
汉L曾因其高端技术备受关注,尤其是那个号称闪充400公里的电池,简直可以和一场打不死的小强竞争。
可惜,这些硬件亮点未必能打动一群眼光挑剔的消费者。
它的售价从21万到27万不等,买得起的,未必愿意买。
啥意思?
价格高,技术好,但你到底给谁买呢?
这就是汉L的高端迷失。
看着智能+豪华的配置,然而消费者却像打麻将似的,开始算计起了性价比。
要是花这笔钱,买个大空间,性能同样不差的车,甚至还能多点钱去吃个大餐,不是挺好吗?
然后,库存暴露得更明显。
7月的销量再次印证了一个真理车卖得不好,商家为了清库存就得降价。
没错,降价成了必然。
早些时候你在比亚迪门店看到了优惠消息时心动了吗?
限时1.2万元现金补贴我不怕告诉你,实打实的降价警报拉响了。
比亚迪,那个高冷的品牌,似乎终于低下了高贵的头,迎接现实。
说实话,价格调整的背后,隐藏了更深层次的商业心理。
一方面,是销量低迷不得已而为之;另一方面呢?
是消费者审时度势,明白这个高大上牌子,价格涨了不打紧,但降了却让你有了点想法。
降价也好,优惠也好,比亚迪这场游戏早已上演。
你以为最后是降价放水,但你没看到真正的隐秘玩法:消费者的决定,完全是在比亚迪的价格策略下调皮捣蛋。
别以为产品就能撑得住一切。
你说这车豪华,但没眼缘也没用。
车内设计虽然硬朗,但少了点年轻消费者想要的那份魂。
你看比亚迪一直试图在豪华和高科技之间找到平衡,然而这高端定制的感觉,能抓住的消费者少之又少。
许多年轻人还是希望车子能有些未来感的同时,又能符合他们的一些生活审美而不是想象中炫酷有内涵,最后只是空有技术。
谁能想象一个年轻人开着如此典雅的车去参加夜店party?
高端内饰还是和未来感不搭。
不过,比亚迪这次或许还是有机会的如果他们能将汉L的价格降低,吸引那些犹豫的消费者,让大家慢慢接受这个品牌的内涵与技术价值。
是的,降价并不丢脸。
它可以让消费者与车厂之间的协议重新写入新的条件谁说高端的车就只能贵得让人望而却步?
他们的市场,或许是年轻消费群体,更注重性价比、外观和功能,而不仅仅是车内的雷达科技。
比亚迪汉L的失败,某种程度上是一个警示:只把产品做好,未必能卖得动。
降价不止是卖车,还是在向市场投降这对于消费者来说,能激发更多的购买欲望,甚至能引发更多人的补贴大赛。
有意思吧?
这不禁让我想问如果没有降价,汉L的未来会是什么样?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