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新能源汽车市场火爆,增程式电动车(简称“增程车”)因其“可油可电”的宣传吸引了不少消费者。然而,不少车主实际使用后却大呼“上当”,直言增程车不仅没有解决续航焦虑,反而带来了更多麻烦。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增程车的那些“坑”。
1. 频繁充电,焦虑加倍
增程车虽然号称“没电也能加油跑”,但实际使用中,大部分车主仍以纯电模式为主。由于增程车的电池容量普遍较小(纯电续航多在150公里左右),日常通勤几乎每天都需要充电。如果没有家用充电桩,频繁跑公共充电站不仅耗时,还可能面临排队、电费高昂等问题。一位车主吐槽:“充电1小时,排队2小时,省下的油钱全搭进时间成本里了!”
2. 高速表现拉胯,油耗惊人
增程车在电量低于20%时会自动进入“保电模式”,此时动力大幅下降,油耗飙升。有车主反映,高速行驶时发动机噪音大如拖拉机,油耗甚至比同级别燃油车高出20%。更尴尬的是,增程车的发电机效率低,高速上根本跟不上电量消耗,所谓的“长途神器”完全是伪命题。
3. 保养成本高,保值率低
增程车同时搭载燃油和电动两套系统,保养项目比纯电车多出一倍,维修费用也更贵。此外,增程车的电池长期处于“边充边放”状态,衰减速度比纯电车快得多。二手车商透露:“开了4年的增程车,电池续航缩水严重,二手车价直接跌3万!”
4. 政策红利消失,未来堪忧
随着新能源政策收紧,多地已开始限制混动车型的绿牌发放。例如,上海明确2026年起混动车型不再享受免费牌照,北京五环内也限制燃油车通行。增程车作为“过渡产品”,未来可能面临更多限制。
结论:纯电才是优解
对于日常通勤用户,纯电车续航已足够覆盖需求,800V超充技术更是让充电像加油一样便捷。而经常跑长途的用户,燃油车反而更省心。增程车看似“两头占便宜”,实则“两头不讨好”。
一句话总结:除非有特殊需求,否则别碰增程车!
你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观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