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华为合作进入2.0时代 东风猛士科技成全新合作模式试验田

当一家手握硬核军工基因的越野车企,遇上全球ICT领域的“技术狂人”,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不是简单“搭伙卖车”,而是从造车逻辑到市场打法的深度重构——东风汽车与华为的最新会谈,揭开了这场合作升级的序幕。

东风华为合作进入2.0时代 东风猛士科技成全新合作模式试验田-有驾

9月22日,深圳华为总部迎来两位重量级访客:东风汽车董事长杨青,与刚履新的东风猛士科技CEO万良渝。 他们此行的对话对象,是华为创始人任正非及轮值董事长徐直军。 这场被业内视为“关键转折点”的会谈,没有停留在常规的战略合作协议签署,而是直指更深层的命题:如何让央企的市场化运营,与科技企业的创新基因真正“同频共振”。

比起此前双方联合推出的猛士M817——这款今年4月首秀、7月预售1小时狂揽9713台、8月上市后口碑销量双丰收的豪华智能越野SUV,此次会谈传递出更明确的信号:合作要“往深里走”。 华为将全面开放自身流程与体系能力,东风则主动引入其先进管理方法,从项目立项阶段就捆绑协作,把行业顶尖的产品开发、营销服务体系“移植”到合作中。 目标很清晰:打造全球顶尖的智能越野产品,摸索出一条“技术共生、品牌共进”的新路子。

(对比分析·模式突破)

这并非简单的“车企+科技公司”常规操作。 若以此前行业常见的合作模式为参照,“Hi模式”(提供标准化技术模块)和“智选车模式”(深度参与产品定义与销售)之间,东风与华为正试图走出第三条路:既保留车企对产品核心性能的把控(比如猛士系列标志性的越野底盘与军工品质),又深度融合华为在智能化、数字化领域的优势(如智能驾驶、用户运营体系)。 有业内人士透露,这种介于两者之间的“中间态”合作,或许正是以猛士M817的实践为基础,进一步强化品牌与技术的协同价值。

值得玩味的是,刚接棒东风猛士科技CEO的万良渝,将拜访华为作为履新首站。 他在会谈中直言:“我们将秉持开放之心,与行业领军者深化合作,以更硬核的智能越野产品持续领跑。 ”这句话背后,是猛士团队对“技术赋能”的迫切需求——毕竟,在新能源越野赛道,用户要的不只是“能越野”,更要“聪明地越野”“舒适地越野”。 而华为在智能座舱、高阶辅助驾驶等领域的积累,恰好能补上这块短板。

从更宏观的视角看,这场合作早已超出“两家企业的生意”。 东风作为央企,肩负着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与核心技术自主可控的双重使命;华为作为科技龙头,则在寻找实体经济与数字技术融合的最佳场景。 当猛士这样的“硬派越野”品牌,遇上华为的“智能生态”,本质上是在探索一条“央企市场化改革”与“科技产业化落地”的双赢路径。 正如双方所言,要为下一阶段全面协同创新“奠定坚实基础”——这不仅是两款车的成功,更是两种体制、两种思维能否真正融合的试金石。

在新能源与智能化浪潮席卷汽车的今天,我们常讨论“技术为王”还是“用户体验至上”,却很少触及更深层的问题:当企业追求商业成功时,是否也该承担起推动行业进步的责任? 东风与华为的合作,给出了一个参考答案:央企的技术沉淀与科技企业的创新活力结合,不仅能造出更好的车,更能为整个产业链提供“融合样本”。 这种合作若能成功,受益的将不只是两家公司的财报,更是消费者对国产高端汽车的信心,以及中国汽车产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位置。

那么最后小编想问:当传统车企遇上科技巨头,你觉得“技术赋能”和“品牌坚守”哪个更重要? 是该坚持“自己造好车”,还是拥抱“跨界合作”? 对此你怎么看?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欢迎关注、点赞,素材来源于网络,如侵联删。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