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降价的真相:你买的不是车,是一个付费上班的工位

最近的朋友圈,一半在吵瑞幸和库迪谁先死,一半在为买什么电车掉头发,世界在消费降级,但嘴炮永不缺席。

这两件事儿的底层逻辑,其实高度一致:价格战。

当一个行业卷到极致,大家能拿出来比拼的,就只剩下谁比谁更不要脸,谁比谁更能豁出去割肉。

这不,汽车圈最能装X的特斯拉,也绷不住了,加入了这场盛大的裸奔。

特斯拉降价的真相:你买的不是车,是一个付费上班的工位-有驾

特斯拉官网毫无征兆地上了平价版,Model Y和Model 3价格一刀拉下来,那感觉就像你一直仰望的女神突然给你发消息说“拼个奶茶?”。

你第一反应不是狂喜,而是惊悚。

她是不是被盗号了?还是说,她鱼塘里的鱼死光了?

资本市场的反应就非常诚实,股价duang duang跳水,绿得跟韭菜似的。

华尔街那帮人精,用脚投票告诉你一个朴素的真理:降价这事儿,从来都不是什么好兆头。

表面上看,特斯拉降价的理由冠冕堂皇。

美国的补贴政策要到期了,再不降价,等等党们就真的永远胜利了。而且隔壁比亚迪、小鹏们跟下饺子一样发新车,一个比一个便宜,一个比一个配置高,再端着“科技先锋”的架子,市场份额就要被人家蚕食干净了。

这逻辑对吗?

对,但只说对了一半。

就像渣男告诉你分手是因为“我配不上你”,你最好一个标点符号都别信。

商业世界里,任何一个动作背后,都藏着赤裸裸的利益博弈和不得不为之的苦衷。

特斯拉降价这事儿,压根就不是一个简单的“促销活动”,它是一场精心算计过的豪赌,赌桌的另一头,坐着的是马斯克那个关于星辰大海和人工智能的终极梦想。

要理解这场赌局,我们得先用【半佛财经分析框架】把这事儿扒光了看。

任何商业现象,先问两个问题:它不这么做会死吗?谁从中最赚钱?

首先,特斯拉不降价会死吗?

短期不会,但长期一定会。

电车这玩意儿,本质上已经从一个极客的科技玩具,变成了一个大众消费品。当一个东西成了大众消费品,成本和价格就是绕不过去的坎。你技术再牛,FSD吹得再神,老百姓口袋里钱不够,就是不够。

比亚迪们玩儿的就是“快种快收”的逻辑,用极致的供应链控制和机海战术,把价格打到你的腰部,直接跟你贴身肉搏。

这就好比一场拳击比赛,比的不是谁拳头硬,是谁更会抓节奏,在对手喘气的时候给他一记闷拳。

特斯拉之前一直飘在天上打空战,现在被人家拉到地面玩儿柔道,它要是不蹲下来,就得被人抱摔。

所以降价,是活下去的必然选择,是姿势问题,不是意愿问题。

那么第二个问题,谁从中最赚钱?

消费者吗?当然,能用更少的钱买到特斯拉,肯定爽。

但马斯克可不是慈善家。

他降价的核心目的,从来都不是为了让你占便宜,而是为了把他真正想卖的东西,塞到你手里。

他真正想卖的,不是那四个轮子加一块电池,而是“FUM”(Full Self-Driving),那个被无数人吐槽、但也被无数人寄予厚望的自动驾驶系统。

这才是理解特斯拉一切行为的钥匙。

现在的特斯拉,越来越像一个分裂体。

一部分是汽车公司,负责造车、卖车,跟比亚迪们卷生卷死,利润越来越薄,甚至是在交个朋友。

另一部分是AI公司,负责研发FSD,烧钱如流水,需要海量的数据来喂养算法。

数据从哪儿来?

天上不会掉下来,只能从路上跑的特斯拉车上采集。

车卖得越多,跑得里程越长,采集的数据就越丰富,FSD进化的速度就越快。

这是一个数据飞轮。

所以你看懂了吗?

平价版特斯拉,根本就不是商品,而是“入口”,是数据采集器,是你付费上班的工位。

马斯克正在做一件所有互联网公司都梦寐以求的事情:硬件搭台,软件唱戏。

他卖给你的不是一辆车,而是一个移动的智能终端。他亏本卖硬件,是为了将来从软件和服务上,把你亏的钱连本带利地赚回来。

这套路熟不熟悉?

小米卖手机,靠MIUI和互联网服务赚钱。

游戏机厂商亏本卖主机,靠卖游戏光盘赚钱。

健身房办年卡便宜得像白送,就指着你买几万块的私教课。

特斯拉的降价,就是把健身房年卡的价格,从1999打到了999。

他图的不是你这999的年费,而是你进来之后,那个能让他赚9999的私教课——FSD。

车子不赚钱。

硬件没利润。

甚至可能在亏钱。

特斯拉降价的真相:你买的不是车,是一个付费上班的工位-有驾

那马斯克到底在图什么?

图的是你这个人,一个行走的,能为他贡献数据的活体传感器。

这个故事性感吗?

当然性感,性感得华尔街天天做春梦。

所以你会看到一个很魔幻的现象:一边是特斯拉的财报数据可能因为降价而变得难看,股价短期承压;另一边,总有一帮分析师跳出来说,要看未来,要看人工智能,要看自动驾驶的星辰大海。

他们说的,就是这个“健身房卖私教课”的逻辑。

他们赌的不是特斯拉现在能卖多少车,而是赌FSD有一天能进化成完全体,到时候特斯拉就能像苹果一样,通过软件定义汽车,开启一个全新的万亿级市场。

到那时,每一辆在路上跑的特斯拉,都是一个7x24小时不停歇的印钞机,跑的不是电,是钱。

这种看似不合理背后有大棋的玩法,就是典型的“瞎积薄发”,只不过马斯克这次是想把这个“瞎”字,用技术和数据给去掉。

但现实真的有这么美好吗?

难。

这个故事的B面,写满了风险。

首先,FSD的进化需要多久?一年?五年?十年?没人知道。这里面的技术难关、法律法规、伦理问题,随便一个都能让这个故事卡住。

万一FSD一直无法实现L5级别的自动驾驶,那这个“健身房”就永远只能靠卖便宜年卡活着,私教课一节都卖不出去,最后就是流血流到死。

其次,竞争对手也不是傻子。

当特斯拉把底牌亮出来,所有人都会跟。

你搞软件定义汽车,小鹏、蔚来、华为也在搞。大家都在牌桌上,比的就是谁的算法牛逼,谁的生态更完善,谁更能忽悠,哦不,是说服消费者买单。

特斯拉降价的真相:你买的不是车,是一个付费上班的工位-有驾

特斯拉的先发优势,正在被快速抹平。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用户。

降价带来了新用户,但也稀释了品牌价值,得罪了老用户。

之前花高价买车的老车主,感觉自己像个大冤种,背刺感拉满。新来的用户,冲着便宜来的,对品牌的忠诚度能有多高?

这就好比你看一份财报,利润、营收这些数据P得跟写真一样,但降价促销带来的毛利率下滑,就像肝上的阴影,是藏不住的。

市场看到的,就是这个阴影。

所以,特斯拉的市值“跳水”,一点都不冤。

资本市场短期看的是利润,是确定性。降价,意味着利润下滑,意味着为了一个不确定的未来,牺牲了眼前的利益。

这就像你跟投资人说,我有一个绝妙的点子,要开一家全世界最牛的包子铺,但现在我需要先亏本卖三年馒头来积攒人气。

投资人听完,不把你的计划书撕了糊墙都算是客气。

说到底,特斯拉正在走一步险棋。

它试图用制造业的规模,去撬动科技行业的梦想。用今天的利润,去赌一个明天的神话。

这场仗,它不打不行,因为不打是温水煮青蛙,慢慢等死。

打了,是九死一生,但好歹有一线生机。

对于我们普通人而言,看懂这一层,就别再简单地为降价欢呼或者为股价下跌哀嚎了。

商业世界,远比你想象的要残酷和复杂。

每一场光鲜亮丽的发布会背后,可能都是一场你死我活的血战。

每一个让你占到便宜的促销背后,都可能藏着一个更大的镰刀。

而我们,只需要记住一点:

永远不要和趋势作对,但更不要轻易为任何一个神话all in。

毕竟,神话之所以是神话,就是因为它大概率,不会实现。

我们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传播符合主流价值观的新闻内容。如有侵权投诉,将依法依规核查并回应。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