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田销量七连跌 中国车市冰火录
44,817辆!本田中国发布7月销量数据时,这个数字在会议室投下阴影。同比下滑14.74%。连续第七个月下滑。而同时期,自主品牌新能源车零售份额已飙升至74.9%。冰与火。如此分明。
一、断崖式下跌:燃油车帝国的裂缝
曾经月销破2万的雅阁、CR-V、皓影。如今三款车型6月销量合计仅4.23万辆。
更残酷的是:2025年1-7月累计销量35.997万辆,同比暴跌23.16%。若对比2020年巅峰期的162.7万辆——四年间销量蒸发近80%。
主力车型失守背后。是新能源渗透率超50%的中国市场。燃油车堡垒正被自主品牌炮火覆盖。
二、电动化困局:迟到的转型者
本田并非没有行动。e:NS系列、极湃、烨品牌三线布局。6款纯电车型压阵。
但数据刺眼:2025年上半年卖得最好的纯电车型极湃2仅售出1086辆。东风本田S7月销不足600台。
技术路线摇摆加剧困境。2025年5月。本田突然将2030年纯电销量目标从30%砍至20%。转而押注混动车型。计划四年推13款新车。可中国新能源市场。会留给混动多少时间?
三、生死时速:合资车企的绝地自救
广汽本田换帅。高洪祥接棒李进。蕴新智远战略高调发布。智能与绿色成为新标签。
东风本田更显悲壮。执行副总潘建新内部宣言:“我们已身处生死局。退无可退!”刀刃向内改革启动。高产出高报酬。无产出则退出。
本土化合作成为救命稻草。与Momenta共研ADAS系统。宁德时代电池加持。但技术落地需要时间。而市场最缺的。恰是时间。
四、转折点:燃油传奇与电动未来的角力
当本田全球净利润腰斩。却将全年利润预期从5000亿日元上调至7000亿日元。这看似矛盾的信号。暗藏战略重心转移——收缩纯电战线。巩固混动基本盘。
但中国战场等不起。乘联会数据显示:主流合资品牌新能源渗透率仅6.7%。当自主品牌用800V超充、城市NOA重塑竞争维度。本田的混动战略更像缓兵之计。
潘建新的呐喊在会议室回荡:“东风本田站在生死存亡的悬崖边缘”。这句话。何尝不是所有合资品牌的集体自白?
本田的发动机传奇仍在。可电动时代的通行证是智能座舱、超充网络、数据闭环。当CR-V的油耗数据败给问界的纯电续航。当4S店冷清的新能源展台遇见理想门店的人头攒动。这场战役的胜负手已然清晰。
转型窗口正在关闭。但尚未完全合拢——若本田能拿出如1972年CVCC发动机般震撼的技术革新。或可重写结局。只是这一次。中国消费者。还会为迟到的创新买单吗?
(此刻。广本工厂的混动生产线加速运转。而展厅里。极湃2的屏幕仍显示着“欢迎试驾”的待机画面。静待敲门声。)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