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菱宏光MINI EV加了快充,5万多能买301公里续航,这车到底适合谁开?老司机说出了三个关键场景
上周在商场地库遇到个开宏光MINI EV的姑娘,正插着快充桩补电。她边刷手机边跟我说:“以前买菜车回来得充一晚上,现在喝杯咖啡就能走,这钱花得值。”我瞅了眼仪表盘——301公里续航版本,价格5万出头。说实话,这种小车能活到现在还越卖越火,门道不浅。
从数字上看,这代四门版把电池容量塞到了25.1度电,续航比老款多了差不多一百公里。城里走走停停跑个两百七八十公里问题不大,但你要是拉上高速开空调,那就得掂量掂量了——有人实测过均速六七十的情况下只能跑一百二。这续航缩水的比例,跟其他电车也差不多,算是行业通病。关键在于你怎么用它。
快充这事儿算是个实在的改进。60千瓦的充电功率,三十多分钟能从三成电补到八成,对那些没地方装家用桩的人来说确实方便不少。我留意过几次充电桩的兼容性,主流运营商的桩基本都能认,不像某些杂牌车还得挑桩用。不过冬天就是另一回事了,零下几度的时候电池衰减明显,出门前最好先把电池预热一下。
车身尺寸还是那套紧凑的数据,三米二多点的长度能在老城区见缝插针。四个门确实解决了后排上下车的尴尬,后备箱放倒座椅能塞两三个行李箱,周末去市郊采购或者接送孩子够用。只是坐进后排的话,一米七五的个子膝盖离前排椅背也就一拳距离,长途坐着不太舒服。这车本来就不是为长途设计的,认清这点就不会有什么心理落差。
价格这块向来是五菱的杀手锏。5万5的指导价赶上置换补贴能再便宜几千,跟同级别的长安Lumin比起来,一个主打快充和口碑,一个胜在屏幕大内饰好看些。买车的人大多是家里第二辆代步工具,或者年轻人第一辆练手车。我见过最多的场景是接送孩子上下学、菜市场买菜、周末近郊转转,活动半径基本不超过五十公里。
配置方面走的是“够用主义”路线。8英寸中控屏、倒车影像、电子手刹这些都给你备着,但别指望有什么智能语音助手或者自动驾驶辅助。安全配置也是基础款,双气囊加ABS,高强钢占比倒是不低,但侧气帘和主动刹车这类高阶配置就别想了。开这车得保持防御性驾驶的习惯,毕竟块头小在路上容易被忽视。
底盘调校偏硬朗,过减速带的时候能感觉到颠簸传得比较直接。方向盘虚位有点大,高速过弯会有明显侧倾,但低速掉头挺灵活,转弯半径四米多一点。这种调校风格其实很符合它的定位——城市短途代步工具,不是让你开去跑山的。
有意思的是,这车在改装圈反而玩出了花样。彩色车膜、复古轮毂、各种贴纸,年轻人把它当成移动画布在折腾。官方也顺势推出了选装包,加两三千块能搞定双色车身。这种个性化的东西对一部分用户来说可能比多几十公里续航更有吸引力。
下沉市场的充电配套倒是在慢慢完善。县城里的商超、政府停车场陆续装上了快充桩,但还有不少地方得靠家里的220伏慢充,一充就是大半夜。如果你所在的区域充电条件不太行,可能还得再观望观望。
说到底,这车适合的就是那种每天通勤距离不超过五十公里、有固定充电条件或者附近充电桩方便、对空间舒适性要求不高的群体。它不会给你什么驾驶乐趣,也谈不上豪华配置,但胜在省心省钱,把代步这件事做到了够用的及格线。那些想着五万块买辆车能又快又稳又舒服的,还是趁早打消念头。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