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展会背景
(一)在智能驾驶逐步迈向 L4 级商业化的关键时刻,新能源汽车行业正经历着深刻变革,竞争焦点从单纯的续航竞赛转向了更为核心的 “底盘革命”。汽车底盘,作为支撑车辆运行的关键部件,正从传统的机械执行部件,加速演变为集感知、决策与控制于一体的智能核心枢纽。这一转变不仅是技术的升级,更是汽车产业发展方向的重大调整,标志着汽车从单纯的交通工具向智能移动终端的全面进化。
2026 ATC 上海汽车底盘系统技术展,作为亚太地区底盘技术领域的年度盛会,将于 6 月 3 - 5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盛大举行。本届展会以 “智能底盘・全域融合” 为主题,吸引了来自全球的 400 多家标杆企业参展,全面展示从基础零部件到复杂系统集成的全产业链创新成果。展会不仅是技术展示的平台,更是行业交流、合作与发展的重要枢纽,将推动汽车产业从注重外在智能配置,深入到对车辆核心 “骨骼”—— 底盘技术的深度挖掘与创新,引领汽车产业进入智能化发展的新阶段。
展 会 详 情 :1800 177 2241 毛 经理
(二)成为本次展会汇聚了 8 家整车企业和超过 600 家零部件企业,其中仅底盘领域的规模以上企业就达 89 家,形成了完整且高效的产业集群。这种产业集聚效应不仅促进了企业间的技术交流与合作,还大大提高了研发效率和创新能力,使上海成为国内汽车底盘技术发展的前沿阵地。
在政策层面,上海市政府发布的《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发展行动计划》为底盘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明确的政策导向和支持。计划中提出,到 2025 年,线控底盘国产化率要超过 70%,这一目标不仅体现了政府对产业升级的决心,也为本土企业提供了巨大的发展机遇。政策的引导与市场需求的推动相结合,使得 2024 年上海底盘研发投入占比达到了 8.3%,远超行业平均水平,为参展企业创造了一个 “政策优、市场大” 的双重优势环境,加速了新技术、新产品的落地应用与市场化进程。
二、展会亮点
(一)展区规划
本次展会的展区规划以 “智能底盘、全域融合” 为核心,通过精心设置的四大专业展区 —— 制动系统、悬架系统、转向系统和智能底盘,构建起了一个从核心零部件到整车应用的全景展示平台。在制动系统展区,不仅有传统的摩擦材料展示,更有代表未来趋势的线控制动 EMB 技术,展示着制动领域从传统到创新的技术变革;悬架系统展区则成为了空气悬架、磁流变悬架等先进技术的展示舞台,观众可以直观地看到这些技术如何通过精密的调校,实现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的舒适性与稳定性的提升。
转向系统展区聚焦于线控转向 SBW 技术,通过现场的精准控制体验,观众可以感受到车辆转向系统从机械连接到电子控制的革命性变化,体验到转向操作的更加精准与灵活。而智能底盘展区则汇聚了域控制器、CTC 电池底盘一体化等前沿技术,展示了汽车底盘如何通过智能化的集成与控制,实现车辆性能的全面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展会特别设立的 “未来底盘实验室” 主题区,为观众带来了前所未有的 “技术可视化” 体验。在这里,观众可以通过实车动态演示,直观地感受到不同底盘技术在舒适性、操控性和安全性方面的卓越表现。在模拟颠簸路面的测试中,空气悬架系统能够迅速响应,自动调节悬架的刚度和阻尼,使车辆保持平稳的行驶姿态,有效减少了颠簸感,提升了乘坐的舒适性;而线控转向系统则以其毫秒级的响应速度,让驾驶者在操控车辆时感受到更加精准和灵敏的转向反馈,大大提升了驾驶的操控性和乐趣。这种场景化的展示方式,不仅让观众对底盘技术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也为行业内的技术交流与合作提供了更加直观和有效的平台。
(二)在本届展会上,自主品牌的技术突破成为了一大亮点,展现出从跟跑到领跑的强大实力。上汽华域推出的新一代模块化底盘平台,以其高达 80% 的零部件通用化率,成为了行业内模块化设计的典范。该平台不仅能够兼容纯电、混动等多种动力形式,大大降低了研发成本和生产周期,还为未来汽车的多元化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基础。这一创新成果,不仅提升了上汽华域在全球汽车市场的竞争力,也为整个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比亚迪的 CTB 3.0 技术则通过将电池与底盘结构的深度融合,实现了整车抗扭刚度突破 50,000Nm/° 的惊人成绩,同时底盘减重 15%。这一技术的突破,不仅提升了车辆的安全性能和操控性能,还为新能源汽车的续航提升和空间优化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CTB 3.0 技术的应用,使得比亚迪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技术领先地位更加稳固,也为全球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树立了新的标杆。
中科创达展示的底盘域控制器解决方案,成功打通了制动、转向、悬架等系统的一体化控制,实现了底盘系统的智能化和集成化。这一技术的突破,打破了国际巨头在该领域的长期垄断,为中国汽车产业在智能底盘领域的发展赢得了主动权。中科创达的底盘域控制器,通过高度集成的芯片和先进的算法,实现了对底盘各个系统的精准控制和协同工作,大大提升了车辆的整体性能和智能化水平。
除了这些技术突破,亚太股份、拓普集团、德赛西威等企业更是在关键技术国产化的道路上取得了显著成就,不仅实现了线控制动、热管理底盘模块、域控制器等核心技术的自主研发和生产,还积极参与到国家级标准的制定工作中。亚太股份的线控制动系统,以其先进的技术和可靠的性能,成为了国内众多车企的首选;拓普集团的集成式热管理底盘模块,则通过创新的设计和高效的热管理技术,为新能源汽车的电池和电机提供了更加稳定和可靠的工作环境;德赛西威的底盘域控制器,凭借其强大的计算能力和智能化的控制算法,实现了对底盘系统的精细化管理。这些企业在标准制定中的主导地位,标志着中国底盘产业已经从单纯的技术输入阶段,迈向了规则输出的新阶段,在全球汽车产业的竞争中掌握了更多的话语权 。
三、同期活动
(一)八大峰会聚焦细分领域
展会同期举办的八大高端技术峰会,无疑是一场汇聚行业智慧的思想盛宴,吸引了超过 3000 名研发精英参会,共同探讨底盘技术的前沿趋势与创新应用。这八大峰会紧密围绕制动、转向、悬架、智能底盘、产业链数智化、48V 系统、车辆动力学、芯片等八大核心领域,设置了 200 多个前沿技术议题,涵盖了从基础理论研究到实际工程应用的各个层面,为参会者提供了一个深入了解行业动态、交流技术经验的绝佳平台。
作为全球三大制动技术峰会之一的 2025 ChinaBrake 中国制动年会,在本次展会中备受瞩目。年会设立了主会场及三大专业技术分会场,分别聚焦整车制动、制动排放与刹车盘、刹车片及摩擦材料等领域。在欧 7 / 国 7 制动粉尘排放法规日益严格的背景下,年会深入解析了法规要求,并展示了先进的台架验证方案与低尘材料技术,帮助企业提前布局,锁定 2026 年的出口通行证。在制动排放与刹车盘分会场,专家们对比了碳陶摩擦副与金属基刹车片的性能差异,探讨了如何通过材料创新和工艺优化,降低制动粉尘排放,同时提高制动性能。会议还发布了《制动系统绿色化技术路线图》,为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指明了方向。
在智能底盘技术峰会上,“软件定义底盘” 成为了讨论的焦点。专家们深入探讨了底盘域控制器与智驾大模型的融合路径,分享了如何通过 AI 算法实现悬架阻尼的实时优化,从而提升车辆在弯道行驶时的稳定性。通过对车辆行驶数据的实时采集和分析,AI 算法能够根据路况和驾驶状态,自动调整悬架的阻尼力,使车辆在高速过弯时保持更好的姿态控制,减少侧倾,提升驾驶的安全性和舒适性。峰会上还解读了《2025 中国智能底盘技术发展白皮书》,对未来智能底盘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全面分析,并预判了线控转向技术的量产时间表。预计到 2026 年,随着技术的成熟和成本的降低,线控转向技术将进入主流市场,为消费者带来更加智能化、个性化的驾驶体验。
(二)精准对接提升商贸效率
除了丰富的技术交流活动,展会还高度重视商贸对接,通过精心设置的特色互动平台,为参展企业和专业观众提供了高效的商务合作机会。在 “一对一商务洽谈” 专区,主办方预设了 300 多场精准供需对接会,涵盖了新能源底盘系统集成、轻量化部件采购等热点领域。参展企业可以提前通过官方渠道在线预约,与来自奔驰、比亚迪、吉利等知名主机厂,以及博世、采埃孚、孔辉科技等零部件供应商的采购团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深入探讨合作需求,寻求合作机会。这种精准对接的方式,大大提高了商务合作的效率,帮助企业快速找到合适的合作伙伴,推动技术与市场的紧密结合。
展会还组织了 “技术溯源之旅” 深度体验活动,带领观众走进上海汽车底盘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揭秘底盘测试验证的全流程。在参观过程中,观众可以近距离观察 NVH 半消声室、耐久性试验台等先进设备,了解底盘系统在不同工况下的测试方法和标准。在耐久性试验台上,观众可以亲眼目睹悬架系统进行 20 万次疲劳测试的过程,感受汽车底盘在研发过程中对可靠性和耐久性的严格要求。通过观察台架数据的采集和分析,观众可以了解车企如何利用这些数据对底盘进行优化调校,以提升车辆的整体性能。这种深度体验活动,不仅让观众对底盘技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为企业提供了一个学习和借鉴先进技术的机会,促进了整个行业的技术进步。
四、观展指南
(一)主机厂
研发工程师:聚焦 “智能底盘域控” 展区,这里汇聚了行业内最前沿的域控技术。在与不同供应商交流时,可着重对比其域控制器的算力与功耗。比如,英伟达的 DRIVE Orin 芯片算力高达 254Tops,而功耗仅为 65 - 75W;高通的 Snapdragon Ride 平台则具备强大的 AI 处理能力,能够支持多传感器融合与复杂算法的运行。收集线控底盘冗余设计方案,如比亚迪在其线控底盘系统中采用了多重冗余备份,确保在极端情况下制动、转向等关键功能的可靠性,保障车辆行驶安全。
采购经理:重点拜访长三角本地化供应商,如上海汇众,其在底盘模块化生产方面经验丰富,能够提供高效的供应链服务,降低物流成本;同驭汽车则在线控制动领域技术领先,产品性能可靠。洽谈模块化底盘平台的批量采购合作,上汽华域的模块化底盘平台不仅零部件通用化率高,还能根据不同车型需求进行定制化生产,有效降低采购成本与研发周期,提升企业竞争力。
战略决策者:参与 “底盘智能化升级” 闭门会议,获取《车企底盘技术投资回报分析报告》。在会议中,深入分析空气悬架、线控制动等先进技术的量产性价比。例如,特斯拉 Model S Plaid 版配备的空气悬架系统,通过智能调节悬架高度和阻尼,提升了车辆的舒适性和操控性,同时也增加了车辆的续航里程;而比亚迪汉 EV 搭载的线控制动系统,响应速度快,制动效率高,有效提升了车辆的安全性能。通过对这些案例的分析,结合自身企业的发展战略,做出科学合理的投资决策。
(二)零部件供应商
材料企业:在 “轻量化专区” 展示铝陶制动盘、复材板簧等产品。铝陶制动盘具有重量轻、制动性能好、耐高温等优点,能够有效提升车辆的制动效率,降低能耗;复材板簧则以其高强度、轻量化的特点,为车辆悬架系统提供了更优的解决方案。对接新势力车企的减重需求,蔚来汽车通过采用轻量化材料,实现了整车重量降低 10%,续航里程提升了 8%,满足了消费者对长续航的需求。
设备厂商:演示底盘产线数字孪生系统,通过实时模拟生产过程,实现生产流程的优化和故障预测,降低生产成本 15%;展示激光焊接自动化方案,提高焊接质量和生产效率。例如,在底盘部件的焊接中,激光焊接技术能够实现高精度、高强度的焊接,减少焊接缺陷,提升产品质量,吸引主机厂智能制造部门的关注,为企业赢得更多合作机会。
初创企业:通过 “创新技术路演” 专场,向投资机构与车企展示线控转向核心算法、固态悬架原型机。例如,某初创企业研发的线控转向系统,采用了全新的算法,实现了转向的精准控制和个性化调节;固态悬架原型机则通过创新的结构设计和材料应用,提升了悬架的性能和可靠性。争取试点合作机会,与主机厂共同推动新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实现企业的快速发展。
(三)行业观察者
分析师 / 媒体:重点记录 “技术白皮书发布”“标杆企业新品发布会”,如华为智能驾驶底盘解决方案迭代。在发布会上,华为可能展示其最新的线控底盘技术,以及与智驾大模型的深度融合,实现车辆的高度智能化驾驶。提炼 “线控底盘渗透率预测”“域控制器市场规模测算” 等核心数据。根据市场研究机构预测,到 2026 年,线控底盘渗透率将达到 30%,域控制器市场规模将超过 500 亿元,为行业发展提供数据支持和趋势判断。
高校 / 科研机构:参与 “底盘 AI 算法” 分论坛,与企业合作建立联合实验室。在论坛中,探讨机器学习在悬架控制中的工程化应用,如通过 AI 算法实现悬架阻尼的实时调整,提升车辆的行驶舒适性和操控性。与企业合作开展项目研究,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推动行业技术进步。
投资机构:扫描 “未来底盘实验室” 中的量产前夜技术,如 EMB 干式线控制动,相比传统制动系统,具有响应速度快、结构简单、易于集成等优势;轮毂电机集成方案则实现了动力系统与底盘的高度集成,提升了车辆的空间利用率和动力性能。评估 2026 年商业化落地的投资窗口期,分析市场需求、技术成熟度、竞争态势等因素,寻找具有投资潜力的项目,为资本增值提供保障。
2025 ATC 上海汽车底盘展,无疑是汽车行业的一场年度盛会,它不仅是前沿技术的展示舞台,更是产业协同发展的 “超级连接器”。在这里,主机厂能够找到适配 L4 级智驾的先进底盘解决方案,为未来车型的智能化升级提供坚实保障;供应商可以深入触摸市场的真实需求,精准把握产品研发方向,实现技术与市场的高效对接;而行业观察者则能够通过这场盛会,绘制出清晰的技术演进图谱,洞察未来汽车底盘技术的发展趋势。
展会期间,观众将有机会亲眼目睹各种创新技术的魅力,感受汽车底盘从传统机械部件向智能集成系统的华丽转变。6 月 3 - 5日,让我们共同汇聚于此,见证汽车 “核心骨架” 的进化时刻,携手开启汽车底盘技术发展的新篇章!
同期会议盛况
采购对接会
媒体专访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