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银河L6销量断崖式下滑,到底栽在了哪儿?
这事儿说起来真有点唏嘘。去年9月刚上市那会儿,银河L6可是风光无限,首月就卖了三千多台,之后一路高歌猛进,到今年2月还搞了个EM-i版本,价格直接怼到7.98万起,跟比亚迪秦PLUS DM-i正面刚。当时多少人说这是“王炸开局”,配置高、动力强、后悬架还是独立的,舒适性甩同级好几条街。结果呢?短短五个月,月销量从近八千掉到两百多,差了三十多倍。今年9月才卖236辆,而人家秦PLUS一个月干了三万多台。这落差,跟从山顶直接掉进井里差不多。
你说产品不行吗?真不至于。银河L6 EM-i那套系统确实有料,雷神电混技术,亏电油耗低,纯电续航也能撑日常通勤,智能配置也不少。价格一出,当时确实让不少持币观望的人心动。可问题是,心动不等于行动。消费者脑子清楚得很,买车不是买菜,尤其是十来万的家用车,谁都不想踩坑。吉利这波操作,表面看是价格战打得好,实则后劲没跟上。
最要命的是啥?交付跟不上。两万辆订单50天交付,听着挺猛,可后续产能根本顶不住。等车的人一拖再拖,口碑立马就变了味。网上开始有抱怨,4S店说没车,订金交了半年没动静。这年头,信息传得多快?一个客户吐槽,能劝退十个潜在买家。相比之下,比亚迪那条产线跑得跟高铁似的,订车两周提车,服务流程也成熟。你说消费者选谁?
还有一个容易被忽略的点:品牌认知。秦PLUS DM-i在混动市场打了好几年,早就成了“混动轿车”的代名词。老百姓一说省油省钱,第一反应就是它。银河L6虽然是吉利高端系列,可“银河”这牌子才立起来多久?消费者对它的信任需要时间积累。你价格是低,配置是高,可万一后期毛病多、保值率不行呢?这种顾虑,不是一句“我们技术先进”就能打消的。
再加上今年比亚迪自己也降了价,荣耀版一出,秦PLUS直接杀到7.98万起,和银河L6完全同价。这时候,多数人还是会选那个更熟悉、网点更多、维修更方便的品牌。毕竟,谁也不想当小白鼠。
其实这事儿也给所有新车型提了个醒:价格战能抢眼球,但拼到最后,还是拼体系力。从生产、交付、渠道到售后,哪个环节掉链子,都可能让前期的努力白费。银河L6不是产品不行,是节奏没踩准,预期拉太高,现实却跟不上。热度一过,销量自然塌方。
现在回头看,那波高销量更像是集中释放的订单红利,而不是持续的市场认可。要想真正站稳脚跟,光靠一次“王炸”不够,得有持续出牌的能力。否则,再好的开局,也可能变成一场短暂的烟火。
车市如战场,起得早不如跑得稳。
内容来源:懂车帝、汽车之家、乘联会官网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