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大厂主攻燃油车,政策补贴收紧,电动汽车购置税将恢复

天还没亮,实验室的灯先醒了。桌上的仪器闪着微光,技师翻看着一份厚厚的数据报告,里面夹杂着汽油的味道和锂电的安静。外头北风吹,路面上偶尔响起一声汽油机启动的咆哮,那声音和最近喧嚣的“电动化”口号不同,带着点旧时代机械的倔强。我常怀疑,要是把这份报告递给几个辩论新能源汽车和燃油车的网友,他们或许会先翻找公式,再翻找立场——但几乎没人在意每一页混杂着的黑色机油和冷冰冰理科精神。

你有没有想过,如果就在这一瞬间,你买的车要交购置税了,而电动汽车再也不能享受补贴,会是什么心情?再假设你还习惯加油,偶尔和“油老头”们一起在路边聊聊发动机排量、金属撞击的质感、烧钱又烧心的小毛病,那今天国产车大厂说“还要继续搞燃油车”,你会不会有种时光倒流的错觉?但错觉终归是错觉,现实还得靠证据和推理来叙述。

事情是这样:国产自主品牌大厂(简称“强企”)突然宣布主攻燃油车技术,还要加大研发投入。一位高管严肃地表示,燃油车是一百年产业技术积淀的结晶。与此同时,工信部也表态要支持燃油车研发。这不是单纯的情怀复兴,更像一次产业分水岭。别忘了,数年之前新能源汽车是国家重点扶持对象,被赋予成长期的种种红利:购置税免除、补贴发放、优先牌照、专项政策诸多。

但如今,风向变了。有消息传出,明年起电动车购置税将恢复征收。补贴标准逐年下降,优惠眼看着就要成为历史。一份新政文件悄悄写上一行小字:“油电平权”,意思很简单——福利要归零,电车今后要和燃油车真刀真枪拼市场了。很多新势力心里咯噔一下,十年扶持壮大成巨无霸,终于等到自己独自上战场的时刻,大伙儿只能干嚼咖啡渣:厉害是厉害,但真让两车门槛对齐,谁还敢不打草稿?

算算日子,新能源汽车产业扶持十年了。你知道有几个产业能被“养育”这么久吗?其实很少,尤其是让一项技术从零到改变全行业格局。十年里,电动车销量暴增,从无人问津直到今天新车市场份额逼近60%。某国产电车企业不仅进了全球前十,甚至蝉联全球前四。另一头猛虎也同样进入前十,成绩远超同类。回想中国汽车行业过去40年寒窗无人问,却未因燃油车和国际巨头肉搏而杀入全球十强。现在不同了。

扶持成功,实力有了,花再多也该下场摔打。如果补贴一直不退场,只靠政策温室,终归是“温柔乡里养蛀虫”。产业再强也逃不掉被国际同行冷嘲热讽:“你那是金镶玉还是官营铁皮?”所以油电平权,不只是政策收紧,更是让电动新势力正面硬刚市场。这才是中国汽车该走的“正道”,如果能顶住市场冲击,中国汽车的核心竞争力才算真正历练出来,这事总得有人说清楚。

而这场“权力转移”,不仅仅是对电车捅刀,恰恰给了燃油车新机会。在出口战场上,几年前中国燃油车就一骑绝尘成为全球最大出口国。去年新能源汽车爆发式增长,出口总量超过三百万辆,但同期燃油车出口202.3万,电车仅106万,汽油味还大于锂电池味。长年出口冠军,也是油车厂商。全球市场油车份额七成,即使美国电车鼻祖特斯拉光环加身,燃油车也占八成。想要在全球真正“站着把钱挣了”,还得靠燃油车打前锋。

当然国内也是一摊难解的棋局。这几年电车如雨后春笋,政策优待满满,可燃油车仍未被一棍子打趴下。你说是电车不够优吧,优惠都给了;说燃油车太顽强吧,也难免被扣个老旧的帽子。现实是,油车还是一棵砍不倒的槐树,电车再猛也只能在枝头晃荡。

等再过两三年,油电平权彻底落地,补贴消失,购置税齐发,养路费平起平坐,到那时候再看,电车是不是还像现在一样呼风唤雨,不好说。最怕的还是技术路线选择上的“正义”,怕不仅是厂家的决策,更多是用户的利益——你是买辆踏实可修的燃油车,还是信仰一把电车新势力?

站在我的专业角度说,国产强企“回头下注燃油车”绝非一时兴起。更多的是对国内外市场结构和现实用户需求的深度洞察,以及对未来汽车产业国际话语权的筹谋。毕竟,出口大头仍是燃油车,国际市场不是随便喊个电动化就能左右。政策的“补贴期”该结束时谁都不能撒娇,技术创新最终还得靠市场裁判,哪条路能走更远,没人能拍胸口保证。

当然,这样的切换也有黑色幽默——近几年,每次开会,老板总问:“我们是不是该All In电车?”技术员叹口气:“还要再给油车留个位子吗?”老板眉头一皱:“那要不我们All In油车?”想象一下,十年以后,电车和油车的工程师坐在一起喝茶,互相嘲讽对方手里是“过时死物”还是“半成品概念”,那场面绝对比推理案还精彩。每个产品经理都是半个福尔摩斯,琢磨用户到底爱喝油还是爱吃电。

国产大厂主攻燃油车,政策补贴收紧,电动汽车购置税将恢复-有驾

至于我本人,习惯了去事故现场一圈圈找证据,现在看产业变局,更多的是站在一旁看风向,少说“应该”,多想“真实”。燃油车和电车谁高谁低,最后还是靠无数用户的数据和需求定乾坤。分析归分析,谁也没法铁口直断。

或许问题该这样抛出来:当产业政策不再推着某一派跑,用户会不会自己用钱包选择技术路线?当“油电平权”,你会选哪种车?燃油车是百年技术,也是百年市场生态,但也有环境压力、维护成本的质疑;电车新贵也在经历自己的“少年危机”。最终这场选拔赛,不只是技术优劣的输赢,还是关于产业竞争力、用户需求、环境责任、成本效益的多重撕扯。

我没有答案,只有一个问题——你站在某个加油站或充电桩前,怎么选?这里的选择,比所有官方文件都真实。不如,咱们一起等等看,谁能在下一个十年,真刀真枪地活到最后。

国产大厂主攻燃油车,政策补贴收紧,电动汽车购置税将恢复-有驾
国产大厂主攻燃油车,政策补贴收紧,电动汽车购置税将恢复-有驾
国产大厂主攻燃油车,政策补贴收紧,电动汽车购置税将恢复-有驾

本报(台/网)坚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积极向上的社会正能量。如发现内容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核实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